课伊始,我指着学校的课程表问:“这节是什么课!” “是经典课!”孩子们齐刷刷地大声回答。教室里荡着他们的童真。
“什么是‘经典’ ,谁来告诉我?”我微笑着问。教室里立刻像断了电似的安静下来,有的侧目期待,有的抓耳挠腮,有的两两对视。
我把“经典”二字认真地写在黑板上,孩子们跟着小声地念:“经—典”。
“嗯,是经典!什么是经典呢?老师也不知怎么告诉你们,不过,你们一定看过《西游记》吧!这是一部—— ”我故意拉长声音,孩子们突然兴致大发,大声疾呼:“好看的电视剧”。
“你最喜欢《西游记》的哪个故事? ’ ”
“三大白骨精”
“真假美猴王”
“红孩儿”
“孙悟空”
……
我说的这部西游记是八三年版的。知道演孙悟空的人是谁吗?”
“六小龄童!”从第三组小组冒出一个圆圆的脑袋,他“倏”的一声站起来,大声说。
“哦,这个你也知道!”这个同学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因为,这个问题抛出后,我就后悔了。我担心,他们接不下话茬,没想到,他的回答竟打破了我自己设的僵局。
“你真棒! ”我摸着他圆圆的脑袋说,“你能来说一说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吗? ”
“太精彩了”
“具体一点。”
“她把孙悟空演的像极了猴子。’”说着,他在座位上学着孙悟空的样子比划起来,旁边的同学也受激发,个个跃跃欲试。
“是的,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实在太好了,即使后来又有好多人也表演了孙悟空,但没有人能超越!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可以说是经典!八三版的《西游记》里的故事是经典。30多年过去了,不管是年过花甲的老翁,还是刚出生的牛犊,都喜欢他!《西游记》是经典。谁来说说什么是‘经典’? ”
“经典就是很精彩的”
“经典就是让人难以忘记的。”
“经典就是过了很长时间,还有很多人喜欢。”
“经典就是好的。”
“经典就是能让人喜欢”
……
我欣喜地发现,这个班的孩子概括能力如此好。他们能把一个抽象的“经典”具体地总结成若干的几点。而这里的每一点又是那么具像。我想,这就是“思维”了。我趁热打铁:“《西游记》是经典,还有哪些作品是经典呢? ”
“俗世奇人”
“窗边的小豆豆”
“草房子”
……
教室里,孩子们的脸上像开放的花儿。
“对,《俗世奇人》是一本经典,作者冯骥才是老师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令人热泪盈眶,谁读过这本书? ”
“我”
“我”
“我”
……
教室里小手林立,我知道,孩子们是有备而来的。而接下来,考核升级。
“谁来说一说俗世奇人的一个故事? ”
“张大力”
“刷子里”
“拔牙”
“苏七块”
孩子们个个热情高涨,活灵活现,又是表演,又是朗读。教室里,朗读声、笑声、拍桌声响成一片。有时说到“唯张大力举起不算”时气急败坏,有破涕为笑
我静静的站在旁边,欣喜地看着,文学的种子悄悄地植入孩子们好奇的土壤里,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会生根发芽。
“何为经典?何为经典的语文课堂?”我想,一堂好课,他一定能调动孩子们的思维,激发孩子们去发现,去归纳,去成长。作为老师、我只是点拨者,我没办法给他们太多,但是,播种“思维”“判断”“阅读”的种子是我应该努力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