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开始看教育相关的书籍,对自己而言就已是一大转变了。
以前的自己,其实是对教育这之类的字眼带着鄙视的吧。这样的心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学时期的教育心理学专业课,实在是太糟糕的体验。直觉这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但当时那位老师太年轻(好像也刚毕业),缺乏教学经验,于是满堂都是理论,各种理论。到后来,也就听不下去了。然后,大四时为参加招聘备考,被逼开始啃教育学和心理学,一遍又一遍。自以为自己还是一个善于从阅读中发现乐趣的人,但这样的轰炸式且功利的读书方法,真的让人喜欢不起来,连带着对所看的内容也有了偏见。于是变成现在这种闻”教育“而皱眉的状况。
最近开始研读心理学和学习相关的书籍,发现以前强灌进脑中的众多相关概念频频出现,惊觉,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于是觉得,趁着激情尚在,是时候重新好好研究一下让我熟悉又陌生的教育心理学了。
选择的是Anita Woolfolk的版本,伍新春译本。虽然是国外的著作,但应该也无太大影响。一方面,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很多领域国外都相对领先,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是具有普遍性的,因种族或文化等产生的差异相对较少(而且这种情况在书中一般也会说明)。
第一章 学习、教学与教育心理学
模块1 学习与教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简言之,就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于是,首先应该了解的,是这二者的现状。
如今的学生群体具有多元化和高科技两重属性。
美国课堂上,学生的来源早已不再单一,各色人种和不同语言混杂已是常态,进而也能见出在家庭环境和经济水平上的差异。这都为老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中国的学生群体则相对单一,以汉人为主,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则又有其民族特点。虽说如此,但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不同,性格行为表现也势必各有特点。这也是教师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
而另一个特点,则是所有经济正常发展国家都已呈现出的愈发明显的趋势。高科技早已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也不例外。甚至,因为学生是年轻团体,是接触新事物的主力,所以高科技的使用对他们的影响应该更大。可以说,他们现在对待科技的态度,决定着未来世界生活图景将如何展开。那么,如何将科技因素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也很值得思考。
是的,思考,这是一个教师在面对一切与学生、与教学、与发生在学校里的一切有关的事情时,应该具备的一种条件反射般的基本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具有高度教师效能感(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的。他”坚信他有能力帮助任何一个学生甚至是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习“。效能感的获得,一方面是由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和对自我与学生的双重自信决定的,另一方面,来自同事或专家的精神支持和实际帮助也同样重要。
教师应该主动培养自己的效能感,因为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的水平,以及他们与学生的关系,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就读学校时,不能只考虑学校环境,教师的个人质素也应被纳入考虑范围。
如何判断一个教师优秀与否?最直观的是考察他的教学成效。(注意,教学成效包括成绩,但并不仅仅是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于何谓优质的教学,已争论了许多年。但一个优秀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还是能从不同观点中总结出来的:他们”应该身兼博学与创造性于一体“,他们既拥有广博的学科知识,也了解一些管理策略,并能灵活运用于不同学生、不同情境。他们还应该擅长差异化教学。
所谓差异化教学,是“一种超越对学习者差异性的适应,而将多样性看作有效构建知识优势的一种取向”。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按照他们不同的情况和需要来设计教学。更重要的,是并不把这看成是问题,而是当作让学生得以更好发展的机会。
如此,方堪当”优秀“二字。
模块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目标是理解并改善教与学的过程。其研究所使用到的知识和方法,既有本学科的,也有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提供者、教学内容、受教育者、教学环境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
有一个普遍现象需要了解:任何研究结果(或者它的对立面),可能看起来都是普通的常识。当研究结果以一种清晰的方式直接呈现在眼前时,人们能够很容易理解它,于是可能就误以为,这是它本来就了解的,研究只是多余。然而这只是错觉。在教育心理学上,这一现象同样常见。而实验证明,我们的常识可能跟研究得出的结果恰恰相反。
为了取得更可靠的研究成果,教育心理学家们也会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单一被试研究、微观发生研究。在教学中主动参与并起着重要作用的教师,其实也有另一重身份,即研究者。能够用研究的方式对待教学的老师,能够从中学到更多。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有多次提到“基于科学的研究”。既然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正式的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势必具备科学性。再次看到对科学研究的阐述,再次了解到其重要性。何为科学,真的需要好好了解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