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仍教七年级语文,班里分几个在六年级时就是易犯错的学生,大家开玩笑的说今年有活干了。
通过几个月的课堂教学磨合经历,并跟踪了前几界学生学习生活,让我深感教学不仅相长还应与时俱进的道理。
课堂的管理要转型,由硬管理过渡到软管理。
大多数七0后、八O后的老师们,经过八十年代的生活,回忆起当时人们生活中最微小的换新衣服这件事,穿一件新衣服要经过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而从这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可知,人们当年过得真很穷。
那是短缺的年代,缺信息、缺资源。学生的教育家长本着树大自然直,根本不操心。有了问题抬手就打,动口就骂。
虽然简单粗暴,但是也是支持教育吧,毕竟当年培养了不少国家栋梁。
穷苦生活让人的认知往往单纯直接、少事无事。几千前的老子说过可使民使之,不可使民知之,有一定的道理。
娱乐活动基本就地取材、自娱自乐,例如甩纸牌、摔泥炮、斗拐等,乡村最高档精神乐趣是跑几里路程能看上一场电影。
穷、乏、无的日常生活,让人处理问题时也原始化、直接了当。对于课堂捣乱的学生,老师也是不打就骂,简单明了,课堂效果非常好。
家长都是理解支持的,因为长年绕村头、地边转的家长知道树不剪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皮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犯错!该打!
这是当时大家的共识,也是那个时代人们的认知。
七0后的人回忆起自己学生的生活时,常会记起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再不老实,打给你几下。"教室里马上变得鸦雀无声。
捣乱等于挨打,常识!
个别学生犯错就是真被老师狠狠地修理了,他也会痛改前非,以后变得老老实实。这种管理是硬管理,核心就是学生出了问题用嘴硬钢,动手K0,一切ok。
那个时代的家长,人穷子女多,散养。大多数人收入靠地,见世面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教养自己的孩子非打即骂,家庭教育也是硬刚。
家、校管理学生上,共同的思路,一样的模式。所以我们回忆当时的家长对待自己孩子不好好学习时也是K0式:再不好好上学,不是让她们下地干活,就是狂揍再猛喊一句:"不改把腿打断"。
老师的管教却成了小菜一蝶。老师和家长步调高度的一致,知音!
孩子呢,兄弟姐妹多,父母不会溺爱,自小经历挫折多,心理坚强。并且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上学,落后的乡村,繁重的农活,让部分孩子早早失学。能上学是一种机会,而且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家长学生都珍惜。
硬刚管理成了不二法宝,必选项,这种管理教育了七0后,影响了八0后。大家在管理现代的学生时,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往往也釆用硬管理,结果是学生跟自己硬刚。问题没有处理,自己身心疲惫。
例如:一位老师上课时,后排的一个学生一会儿,他摆弄东西发出声响,一会儿,他又偷偷的下座位上其它学生身旁捣乱。这位老师见状顿时气得怒发冲冠,挥戒尺敲这个学生几下,让其上教室外反醒。结果,学生口出狂言"你再打一下试试。"
最后,他的班主任上来把这个学生叫办公室内处理。这位老师气得中午吃饭时还说自己饱饱得,不饿。
时代变了,现在社全是富、多、乱。富,物质多了,被人称为冗余时代,而人变的很现实,整个社会充满物欲化,亲情、人情淡薄。耳熏目染的孩子也缺少感恩的心,薄情寡义。孩子怎么?大家都疑问。
多,学生从手机、电脑里接触大量的信息后,模仿。十几岁身体,三四十岁的行为,吸烟、喝酒、撒谎、逃学、谈恋爱……学生变了,变得痞子化,变得极端化,变得油盐不进,百法不治。愁,成了老师的共识。
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空心村,让乡村成了老、小的天地。跨辈亲,隔代疼成了老一辈溺爱的借口。惯子如杀子,任性、猖狂、无知、无识、无礼、偏激成了本性。孩子成了啥?可怜天下父母心,只能在远方默默地流泪。
在学校硬管理只能让问题成为更大问题。例吴老师在六班上课时,一位女生一直低头玩手机不听课,两旁学生也伸头看。吴老师无奈只能将其手机收走。这个女生竞在课堂上不依不饶要吴老师将手机给她,吴老师气的将其家长喊来。
在办公室里,家长的训斥,老师的指责。这个女生突然朝墙撞去,以死来要挟。
指责和控诉使事情发展的让人措手不及,问题变的更大、更麻烦。
硬管理过时了,只能用软管理。软管理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它的核心是认清和看轻,基础是对学生支持和关爱。
认清三方面,首先认清家长和学生。孩子是家长的影子,有的学生在班里特别横,不讲理,不服管。了解其家庭,家长一般会是有钱的、有人的、有势的、有权的。孩子自小横惯了,周围人让着他。出了问题,说情的人多,纪律对他而言成摆设。老师无可奈何,只能任其发展,尽量减少对其他学生影响。
其次,认清自己。多学习跟上时代的变迁。一只粉笔_一张嘴渡春秋的时代已过,旧方不治新病,老,旧,破的知识面貌怎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应让课堂丰富起来,多彩起来,有趣起来。
单调乏味的课堂,只能让个别学生乘机捣乱。
若给每界学生上课,堂堂乱。那么一定是授课方面出问题了,因为你把课上的味如嚼蜡。
还要认清后果,老师只是一种职业,跟社会上各行各业一样,养家糊口而己。对偏激、极端学生要及时止言止行。因为一旦事情变得无法收场,倒霉的一定是当事老师。例-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偷偷地溜下座位,某老师生气地训斥他回位,没料道这个学生不回位跟老师钢起来。老师挥手一巴掌拍学生身上,学生竟也挥手回应。
让人无语的是事后学生家长竟在学校闹了几天,纠缠老师能不能打学生。捣乱课堂的学生老师能不能管?无人问。
老师遇事想后果,不是怕事,更不是变的佛系了。而是减少自身的损失,因为当你真摊上事时,回身看看,除了自己的影子无人帮你。
看轻二关。第一关,别人的评价关,不用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他说你中,你真中吗?他说你不行,你该行仍行。双手难捂百人口,若在意别人的嘴,那么你活得真累。若摊了差班,只要自已尽力了,内心无愧。乱点就乱点,谁说也不用在意,他能让他教,一样也是一地鸡毛,还不如你。
毛主席说到啥山上唱啥歌。风水轮流转,不能年年是烂班吧,风物长宜放眼量。
第二关,自己的认识关。时代变了,过去自己认为不行的或不能接受的人或事,要适应,例如节俭朴素,有学生的行为浪费要劝不要责。例某老师见班里某女生今天一身运动装,明天又一套新衣服,禁不住斥责其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能光讲吃穿。
晚上,其母亲对老师一陈唠叨,"我们花自己的钱,你操得什么心?穷老师。″
出力不讨好,安心吧。过去得认识得变,与时代接轨,必须的。
关爱和支持这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润物细无声。
注:个人见解,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