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养好的习惯怎样养成?从微习惯开始养成习惯!
先纠正我们的习惯形成的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动力来源于情感
动力依赖于情感,情感属于人类的感性层面,它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是这种动力往往不能持续,会随着时间慢慢递减。这个“情绪递减法则”,会使我们做事的激情和好奇感会一点一点的消失。
误区之二:动力来源于意志力
那么意志力呢?意志力同样也会递减。
通过研究表明,习惯才是人能够坚持下去的最可靠的能量来源。为什么习惯如此强大呢?
习惯在我们大脑中的“样子”:
习惯的产生要归功于两个脑部器官:一个叫作基底神经节,负责行为的模仿;另一个叫作前额皮层,负责理性思考,防止不当行为的发生。
有了这两个脑器官是不够的,因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不断地去重复。一旦某件事情被我们不断重复,基底神经节就开始记录这种行为,前额皮层意识到了行为的良性,也会放权不阻止。
就这样,随着重复次数不断增加,在大脑中就会形成一个神经通路,这个神经通路只对应一个我们养成的习惯行为,一旦到了触发这个行为的时间节点,我们就会不假思索的去干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几乎不用到动力和意志力。
如何利用微习惯?
荀子有一句话非常好,他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要养成任何好习惯都要从最小的步伐开始,只有迈好迈熟小步子,才能有以后更大的提高。
在如何重复行为上,“微习惯”模式:
一小步+想要做的事,等于更进一步的可能性。
一天只做1个俯卧撑,一天只跑100米,一天只走1000步,一天只看书10分钟……
不要嫌难度太小,你肯定听说过因为给自己设定了幅度巨大的改变计划而打退堂鼓的。
如果一开始就给自己制定50个俯卧撑,一天跑5公里,一天走10000步,一天读书2小时的目标,身体根本就无法适应,这时就会退缩。
相反,每天只做个俯卧撑,一天只跑100米,一天只走1000步,一天只看书10分钟……根本不会对大脑产生任何威胁,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地重复一种行为,慢慢增加挑战难度。直到基底神经节牢记这个行为,最终变成了习惯。
这就叫做: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因为简单,大脑不免会产生一些藐视的情绪,觉得可以再多完成一些,留有余地。但千万不要轻易拓展能力圈,一定要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