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荷
校对:艳萍、 吉莲
编辑:杨荷 桂香 艳萍
我坚信,如果我们以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来评价自己,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获益。——《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我们说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指我们心灵层面的需要,不是行为上和策略上的,区分开来就叫需要和策略。
昨天,我去了一个特殊学校,给学校的老师们上了一堂课。因为有一位老师是心理咨询师,所以带他们做的练习就稍微有一点深度。老学员都知道,关于“应该”的练习,我们首次做这个练习一般会比较简单,只是去找一下感受,只停留在表层。这次因为有个老师是心理咨询师,我就让他们找到自己需要,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还要找到深层的原因。
这位老师一开始写的是:“我应该给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他是这样说的:“在我说完我应该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的时候,我感到有些压力和焦虑。因为最好的教育没有标准,能不能提供得了也不知道,所以就有点焦虑。”当他改为:“我选择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教育,是因为如果他得到好的教育的话,我就不用那么紧张,我就可以放轻松,就不用管他了。”后来他又发现说:“好像这样说能满足我的安全感。”然后,他又说:“当我找到我的需要是放松和安全的时候,我突然就没那么焦虑,一下子就清晰了。”结合我们刚才说的这句话,问一下自己,我们的需要是什么?我们平时可能会把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当成我们的需要。但实际上你即使让你孩子上了清华,你都不一定认为这是最好的教育,教育肯定要从很多的维度来衡量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盯着的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渴望,而不是表面的行为和策略。
所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以我们的需要是不是得到满足来评价。比如,刚才说的家长的努力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安全感。更多的安全感,我们除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之外,还可以用我们自己的进步、修行来提高。而我们的修行我们的成长,也会影响孩子向正向去发展,这样我们会更接近我们的安全、放松的需要。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就会开始良性循环,而不是现在的恶性循环。家长特别焦虑,孩子也很焦虑,然后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更焦虑,一直恶性循环,到最后,家长觉得自己很冤枉:“我花了这么多心血,花了这么多钱培养孩子,到头来,成绩还是这么差”;孩子觉得:“我都是在为你学习,我一点快乐都没有得到”;老师也很冤:“我花了很大的精力来教你的孩子。可是,你的孩子就是学不会”。我们都没有在为自己活着,同时又在为自己活着,活得很矛盾很纠结。如果说我们都能把注意力关注到自身的需要上,当孩子认为选择上学是为了满足他自己成长的需要的时候,你就不用天天唠叨他了。
所以如果你要想满足自己放松、安全等等这些需要,一定要选择多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尝试,让双方都舒服,而不是就过过嘴瘾,把孩子说一顿、骂一顿、打一顿,到最后大家都不舒服,成绩也没提升,可能还更加地抵触学习。因为学习等于耻辱,学习等于痛苦,学习等于无助。一旦他把学习和这些难过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你再想让他热爱学习,你要付出的努力就会更多。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我们需要的层面,从更高的层面去解决问题,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方法和策略上。策略和方法暂时可能有效,但是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发生变化,效力和结果也会发生改变。
希望大家多关注自己的需要,然后紧紧拥抱你的需要,轻轻触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