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才发现我是多么地喜爱Jo这个女孩,她好像是住在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女孩,突然活灵活现地出现,带给我的不只是惊讶,更多的是惊艳。
她喜欢写作,喜欢咬文嚼字,喜欢夜深人静时放肆地沉浸在那个仅属于她的世界,真正时的她就是无与伦比,就是让我着迷的她。在那个还比较久远的,没有电灯的,只有蜡烛才可以撑起黑暗中的光亮的年代,微亮的光在黑暗中照亮了她的纸笔,照亮了她那认真的脸庞,右手纸笔,写累过后再换成左手继续写着,思绪不断笔就不停,这好像是每个热爱写作的人永久不变的执着。很多时候我都会羡慕那个思绪万千的她,总有写不完的灵感,这对于一个热爱写作的人而言无疑是最大的乐趣。
Jo是不一样的女子,她痴狂于自由,厌烦条条框框,裙子被大火烧烂不能参加跳舞,对于欧洲不能提及资本主义,但是骨子里对于文字的自由也好,生活中的自由也罢,她不懂地隐藏。她不愿安于现状,想要跟随父亲上战场,无奈自为女儿身。她拿着努力写出的稿子去出版社,交给那位傲慢的出版商人,尽管许多文字被删除仅留下唏嘘文字,甚至结局都不允许自己决定,但是她的初心在她的不那么富裕的家庭里却是这样的脆弱,和生计相比,只能默默低头。毋庸置疑的是,她深爱着家人,母亲,姐妹,还有战场上的父亲。
圣诞节前她早已经写好剧本,四姐妹也各自拥有着有趣的角色,但是生活总是有许多的不可预料。邻居家贫穷的无法享受新的一年美味的食物,孩子寒冷的挤在一张床上,婴儿也是饥饿地嗷嗷大哭。母亲希望她们能够分享给她们,虽然自己本身也还算贫穷但是还不至于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善良的四姐妹虽然有迟疑,毕竟是期望这顿美味也来之不易,但善良的她们总是愿意为他人着想,带去的不仅是美食还有温暖。一家人嬉笑的过去送温暖,安抚孩子,然后再心满意足的返回,发现家中餐桌上摆放着的是丰富的菜肴,说是隔壁大房子的那个吝啬老头派人送来,是他家孙子提议,所以说生活就是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劳拉先生是和她们一样大的孩子,也是一个叛逆而有随意的公子。但是他遇见了Jo,一切都不再一样。他欣赏她,毫无疑问。他为了Jo改变了恶习,带着她去做她喜欢做的事情,一切的行为无不在表现出他是爱她的,但一直没有说破,直到姐姐梅根结婚,当一份友情中明明知道会被拒绝的爱意被说破的时候,感情就不会变的这么存粹,反而变质,他们便是这样。
Jo热爱自由,不愿意结婚即使她也很欣赏劳伦先生,但是那份热爱在她心中的分量大过爱情。后来这份感情也在时间的流逝中被消磨殆尽,而她选择了纽约,追求她的热爱。在纽约,遇见了她所认为的朋友,但是面对这位朋友对自己文章的犀利点评过后,她愤然离席,这对于一个靠文字而活的人无疑是一个打击。小妹的病种也让她不得不回到家中,那个充满了美好回忆的地方。小妹本身身体不好加上重病,剩下的日子肯定难说。她带着小妹坐在海边,彼此依偎,小妹喜欢她写的故事,也想她为自己写故事,经历过重击的她没有办法拒绝小妹,所以她讲述了小时候她们幸福的过去。都说回忆如潮水,的确如此。
小妹以前生过一次大病,那个时候的Jo也像这样一直陪在她身边,一天早上发现小妹不在床上,急忙跑下楼,发现小妹和妈妈安然无恙地坐在餐桌上用餐,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但是这次的大病,她看到的是妈妈伤心欲绝。后来收拾衣物的时候,妈妈问起她和劳伦的事情,Jo在纽约的这些年也想清楚,回来再也不走了,准备这次若是劳伦先生回来再追求她,那么她会接受。妈妈的一句你爱他吗?Jo只是说我愿意被爱。被爱,就是她仍然热爱自由的一个回答。无论世上有多少的美好的诱惑,都无法撼动一个热爱自己的独立的女子,她便是这样。
女孩的归宿只能是婚姻吗,或者说,一个人的归宿只能是婚姻吗?并不一定,至少在这个年代。一生说长不长,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应该存在的位置。家庭才是最终的归宿,但家庭不一定需要自己参与婚姻。离婚率越来越高,结婚率越来越低,这说明当代人对待婚姻的态度是这样的动荡不安,而这份不安脆弱至极,就像豆腐,一戳就破。那么等待就变的万分重要,不是自己眼光太高,而是对的人还没有出现,有些人很快就等到了,但有些人就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等待这个不知是不是会来的人,但是比起应该或者就该进入这个阶段的说法,等待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