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我的前半生》看完,最心疼的人就是唐晶。
这个女孩用最笨最累的方法杀出一条血路,就是为了向她深爱的人证明,她能活成他喜欢的样子。在她认为终于可以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时,早已错过了最好的时光。
我花了整整十年,学会的却是如何离开你。
01 我曾经如此地仰望着你
之前《爱一个人,就是爱上他的缺点》文章发出以后,一位妹妹问我,“为什么贺涵不爱唐晶了?”
其实在我看来,这两个人从来也没好好相爱过,总是一种错位的关系。
贺涵积极追求的时候,唐晶若即若离;而唐晶想要全心投入时,贺涵已经爱上了别人。其实在贺涵爱上子君之前,他和唐晶之间也很缺乏恋人应有的亲密感。
如果说贺涵爱过唐晶,应该也是在她还未出师的时候。他说,在公司第一次遇见她,就有种莫名的感觉。
那个时候,唐晶应该也是很崇拜他的。可等卑微的唐晶攒足了自信,又好像有点用力过猛了。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唐晶似乎占据了主动的地位,连求婚都很突兀。
结果被一口回绝,贺涵说,“要求婚也应该是我来”。
唐晶是贺涵的作品,而作品成熟之时,贺涵再也体会不到她对自己的依赖,甚至还感到了一丝威胁。
失落之余的贺涵,把一腔的热血转向了下一个作品——罗子君。虽然表面看起来是贺涵变心了,而实际上,他从来都没变过。
他在两段恋情里都重复了完全相同的模式:爱上自己的作品。这就像希腊神话里爱上自己雕像的皮格马利翁,好莱坞电影《窈窕淑女》里将卖花女训练成贵妇的老教授。
老教授通过改变口音、举止让卖花女变得高雅,贺涵通过提升唐晶的职场能力,让她“独立”,可是一旦女人们真的变得“更好”,不那么“需要”他们了,男人们又受不了她们的骄傲。
贺涵能舍唐晶而选子君,是因为子君还依赖他,崇拜他,会说“你可是贺涵啊,你想爱谁就能爱谁”,他依然能保住拯救者的身份,可以“真实而放松”。
而这种压倒性的优势,在唐晶那早已经不存在了。
娶了小19岁娇妻的矮大紧老师,曾经骄傲地说,“夕又米的世界观都是我塑造的”。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分手了,此作品毕竟不是彼雕像,终归还是有了自己的想法。
爱上作品的这一类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自恋。最极致的自恋,是爱上自己水中倒影的希腊美少年那耳喀索斯,他的名字Narkissos现在就用来代表“自恋狂”。
过于自恋的人,没有余力爱上别人,只够爱上自己。
贺涵非常强烈地需要崇拜、依赖和认可,而唐晶则一直想要独立、信任和安全感,他们彼此都无法满足。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书中认为,人类的核心情感需要一共有12种,男人最需要信任、接纳、崇拜、鼓励、欣赏和认可,而女人最需要关爱、理解、尊重、忠诚、体贴和安慰。
这并不是说,男人或女人只需要这六种而不需要另外六种情感,而是说满足情感需求男女会有不同的优先级。
比如男性学会理解和尊重女性,女性就能更多接纳和认可男性;女性表达出对男性的信任和崇拜,男性会以关爱和体贴回应。
在感情中自信的人,不介意多去满足对方的需要,积极带动对方有所回应;而感到匮乏的人,倾向于过度索取,更容易加重不满足。
当然,这个优先级受到生理特点、社会角色和文化的影响,如果这几方面发生更多的改变,优先级的顺序也可能变化。
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或者就是现在,唐晶们会把“崇拜”、贺涵们会把“安慰”当做核心情感需求也未可知。
总之,在好的关系中,彼此都应该重视对方不同的情感需求。
我们习惯于把恋爱和婚姻浪漫化,以为只要有过刻骨铭心的爱就代表一辈子,而常常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恋爱和婚姻首先是一种关系。
既然是关系,就要有被满足的需要。如果连核心情感需求都不能满足了,还谈什么长久?
贺涵和唐晶的关系,变的不是贺涵,而是唐晶。
贺涵为什么不爱唐晶了?因为唐晶已经走得太远,而贺涵还在原地,是他追不上唐晶了。
02 我们的前半生
每一个前半生的我们,都是唐晶。
敏感、孤独、懵懂、脆弱,渴望爱,却看不懂关系的秘密。
我们常常会爱上一个比我们强大很多、需要仰视的人,像老卓之于洛洛、贺涵之于唐晶。
为了配得上你,我想把自己变得更好。
洛洛对老卓说,我要做你最好的员工,让你离不开我,所以她把酱子管理得井井有条;而老卓,把酱子交给洛洛,还旧情债去了。
好不容易从地平线爬出云层,你终于看到我了,但也是你要离开我的时刻。
我们的前半生,被动地爱,为了别人改变自己;而我们的后半生,要学会接受真实的自己。
除了短暂的母系社会之外,女性一直被认为是“第二性”。即便是在现代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提高了很多,但定义女性,还是离不开“第一性”。
唐晶如此能干,但贺涵选了子君,大家的第一反应还是,子君肯定哪里比唐晶更好。
在这样的环境里,对于女性来说,认识自己是件很困难的事。
为什么在一段感情来的时候患得患失,失去了又追悔莫及?
为什么爱的时候你从来不能好好表达,只有离开的时候才敢痛快地告诉对方,自己有多么爱他?
为什么你的自尊如此重要,让你不敢暴露自己的软弱去依靠别人,哪怕是一会儿也好?
当我们太执着于追求独立或者维系一段重要的感情时,常常就会忘记了自己;越是不自信,就越是想要把自己装扮得很强大,把真实的“我”隐藏起来。
是把感情看得比天还重,还是应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是去全部依赖一个人,还是学着自己面对?
当我们可以相信自己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地坦然。爱,就大胆去爱;不爱,就了无遗憾地转身。
失去了那个本来就不曾真正拥有的人,我们却重新找回了自己。
并不是爱情或者事业不可靠,而是它们都无法单独承担人生的全部。
03 我们的后半生
亦舒小说里,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分界线设定成了35岁,按照发展心理学的划分,还属于成年早期,从现代人的寿命来看,这可能还算不上半生。
在这个阶段,人的大部分器官已经发育成熟,只有大脑,一直不会停止发育。只要你愿意,你的思维和认知可以飞速地发展。
而发达的智力可以被用在事业、家庭和社交等等任何一种长期的目标上。除了爱情,你可以投入的地方还有很多。
就算是爱情,我们也可以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处理方式。
成年早期的情感冲突,更多在于双方能不能完成人格的成熟和独立。无论哪一方成长得更快,双方都会感觉不协调了。
所以稳固的感情,一定是两个人一起成长;那些成长不同步的人分开也是很自然的事,唐晶离开贺涵,未见得是坏事。
毕竟,人生还长。
三、四十岁的女性,正是最好的时候:体力和外在还没有彻底下滑,但内在已经发展出了更多的智慧。离开了贺涵的唐晶,正好可以大展拳脚,继续走下去就好。
成年早期(20-40岁左右),是亲密对疏离的关键阶段,建立亲密关系非常重要。如果这个阶段你还不愿意走入亲密关系,估计以后就更不愿意了。
少年人喜欢问“有情人为什么不成眷属”,而成年人却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既然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错过的就让它错过吧。
不要因为和谁分开了,就不再相信真爱,每个人都值得更好的亲密关系,充满了互动、了解、信任和依赖。
对于爱情,这世上唯一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一切还愿意相信。
蔡康永说过,预先把事情想到最惨,然后决定“那还是算了吧”,这是悲观;预先把事情想到最惨,然后决定“最惨也不过这样”,这是乐观。
如果前半生充满了懵懂和委屈,那后半生,就多一些明白和坦然吧;
如果前半生充满了自卑和自恋,那后半生,就多一些成长和成熟吧;
我们的前半生,都是唐晶,跌得满身是伤;但若是为了成长,多痛也值得。
共勉。
·End·
作者 | 八段锦,心理科普作者+建筑师,已出版两本心理学专著。转载须授权,如果觉得有用请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