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信技术能够改变课堂,在这个各行各业已经都在加快脚步融入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也应该要信息化。在开启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之路时,我们要做好两件事:第一,坚定信念,相信“技术会推进更好的教育”;第二,坚持刻意练习,在不断地实践中抵达更高阶的融合创新。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考教学,要记住三个关键词:“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这三个关键词是从学习者角度思考的教学哲学,也是一套学生中心的教学心法,涵盖了教学的所有层面包括时间安排、教材内容和课堂行为。既是心法,实践方式自然也就不难,那就是要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说太多、不要给太多、不要想着要快点。信息化教学让课堂更多变、更活泼、更接近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这一切都源于课堂上学生生成的数据。是数据使教师的教学更贴近学生,回归以生为本的教学。
听完“什么是课堂上的好教材”之后,令我反思自己以前上课的情况,每次备课很多时候都是以自己的角度去备课,忽视了学生的想法,最大的心力都花在了课件如何制作的更加精美和有吸引力,这个时候就要去研究PPT制作的各种功能,特效等等。PPT做得是越来越酷炫,确实也有吸引到学生,但是,学生的专注力往往停留在那一页页的动画效果之中,适得其反。教学中应回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中去。
“改变顺序,翻转理念”,也是以生为本的体现,书上提到的老师上课的模式那么的似曾相识。看似探究,其实学生都是顺着老师设计好的道路一步一步地走,看似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其实参与面并不广。而教学中通过改变课堂教学顺序,课堂开始展现以全体学生为本的新貌,学生开始参与对话与思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碰撞、升级。小小的改变就会有大收获。
转型“学生中心”的有效路径:从重视“教”转向重视“学”,是教师自身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什么样的课堂才有资格被称为“学生中心”呢?王博士所描述的“学生中心”的课堂,“教师必须刻意减少讲述时间,从课堂的讲述者转型成为一名教练,拟定学习目标,指导学习方法,过程中只要从旁观察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指出他们的错误,提示可以精进之处。”
第一模块内容学完,让我懂得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生为本,融合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