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笑话:古代有两个农妇聊天,其中一个农妇问:“你说皇后娘娘早上吃什么?”
另一个农妇回答:“肯定是大饼卷大葱,酱想蘸多少蘸多少,一点都不心疼。”
宫廷美食是古代社会最上层的饮食,普通人们还是有点好奇,皇帝到底吃的是什么?
《国宝档案·御膳房》为人们揭开了清代宫廷饮食的神秘面纱,这一部由央视出品的9集纪录片,讲述了清朝御膳房的一些故事。宫廷饮食精致、讲究,能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不一样的味道,下的是最沉的功夫。
1八宝豆腐
八宝豆腐主要有8种食材,用豆腐嫩片,切粉碎;加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浓鸡汁中,炒滚起锅。
这道菜深受康熙皇帝喜欢,他品尝后连连称赞,说这豆腐口感绝嫩,鲜美异常。还让御膳房把这种豆腐的制作做法保留好,后来把配方赐给了尚书徐健庵。
2糖醋樱桃肉
首先挑选一块不太厚的五花肉,最好是五花三层、一尺见方。先把肉放在锅里煮,煮到筷子能扎得进了就捞出来。把肉打上十字花刀,切成十几个小方块。然后下到温油里炸,炸完后另起锅,拿糖、醋、红曲收汁。
这是乾隆下江南时吃到的一道菜,吃完这道菜后,他把厨师张东官带进宫中。后来,张东官为乾隆做了狮子头一品、苏造肘子一品等许多苏帮菜。糖醋樱桃肉等成了传统的宫廷佳肴。
3烧猪皮
将带皮的猪肉切成一方一方的小块,放在猪油中煎,直到脆得可以嚼出声音。
这是慈禧年轻时喜欢吃的佳肴。
4镶银芽
挑粗的绿豆芽,掐头去尾。把鸡茸打得非常稀烂,拿绣花针穿上湿的白线,拿湿的白线在鸡茸里过,然后拿绣花针穿过豆芽,沾了鸡茸的湿白线就把鸡茸带到豆芽里去,把鸡茸镶在豆芽里。做好后,放在笊篱上,把烧得滚烫的花椒油往上浇淋,一边浇淋一边抖搂着。看到颜色稍微有点变得透明,撒上细盐;继续抖搂,看到豆芽透亮,能看到里头细细的鸡茸馅了,赶紧倒盘里头。
年老的慈禧牙齿残缺,只好望肉兴叹。为满足慈禧想吃肉的欲望,御厨想出了这道要花费半天功夫的菜肴,这道吃肉不见肉的美食,一般人几乎是不可能吃到。
5菊花火锅
汤是用上等的鸡汤。菊花是暖房里培育的白菊,挑出最嫩的菊花瓣,同新鲜的生鱼片,一起放入锅里。
生鱼片加上菊花的清香,分外可口,慈禧一次能吃几碟生鱼片。
6腊驴腿
进贡的食品,制作方法不详。
慈禧评价这道佳肴香而不腻,淡而不俗。
7火锅
为了让老人们吃上热乎的菜肴,乾隆千叟宴上设置了火锅。一等是一个银火锅、一个锡火锅,有猪肉片、羊肉片、鹿肉片;二等是两个铜火锅。
8双烤
传说中的满汉全席,并无固定的席面。满人喜欢的烤小猪、汉人喜欢的烤鸭,拼在一起,叫双烤。
9文思豆腐
用非常嫩的南豆腐,切得像发丝一样细。切好之后,搁在清水里头散开,再用热水一烫,加上绿丝、菇丝,像国画的泼墨意境。
文思豆腐出自文思和尚之手,乾隆感慨这道美食的可口,说“蔬食殊可口,鹿脯、熊掌,万万不及矣”。如今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还在文思豆腐中加上干贝丁、或银鱼、火腿等食材。
10西餐
溥仪在庄士敦、婉容的影响下,接触西餐,撤御膳房建番菜房。招4名西餐厨师,做面包、汽水、咖啡、奶油冰淇淋、麦片、牛奶等等,每天早上要吃番菜三份,习惯两个菜、一个汤、一份点心,再加上若干面包、水果。溥仪最爱吃的是罗宋汤,喜欢喝西餐中各式各样的汤,觉得清新可口。
11片儿汤
片儿汤又叫咣儿汤。把各种特别好的食材,如肉末、肉馅儿,调好,先打到汤里头,然后把鸡蛋再甩成一片片,片在汤里,再放上宫里特有的一些香料,制成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一种汤。是宫中的一种快餐,口感很好。
传说道光皇帝想吃片儿汤,御膳房的人说不会做。第二天内务府上奏,申请万两白银的费用,建片儿汤御膳房。道光皇帝便要小太监到宫外去买,结果也没有买回来。
12白煮肉
整块的白肉,放进锅里头煮,煮得七八成熟。
这是用来祭祀的肉,上供后分给大臣,包括宫中侍卫,拿着小刀切成片。后用宣纸蘸上白酱油,涂在刀口上,沾上些酱油味儿。
猪肉是凉性的,白煮了后特别适合在初夏食用。
13砂锅白肉
按白煮肉的做法,把肉煮好了,切片儿,放在小砂锅里,再用猪肉的汤和酸菜、粉丝、海米、口蘑一起,小火慢慢煨制,就成了另一道小吃——砂锅白肉。
砂锅白肉是过去北京最便宜的菜,也是老北京人冬天的一大享受。
14豆汁儿和麻豆腐
豆汁儿和麻豆腐是“亲兄弟”。麻豆腐和豆汁儿都来自粉坊,是制造绿豆粉丝和淀粉的下脚料。把这下脚料用火烧开,用布过滤后,流下去的是豆汁儿,布上控净水分留下的便是麻豆腐。麻豆腐和豆汁儿一样,都有一种特殊的酸香味。
豆汁儿看起来颜色灰里透绿,喝起来又酸又臭,一般人很难接受。乾隆18年,宫廷招了两名豆汁儿匠,派到御膳房当差,专门为皇上做豆汁儿。豆汁儿讲究个酸、辣、烫,是夏天去暑的,夏天睡了午觉之后,喝上一碗提精神。
麻豆腐比豆汁儿容易被人们接受。在麻豆腐上搁个小窝,放青韭末。炸一勺现炸的辣椒油,把滚烫的辣椒油浇在麻豆腐的青韭之上,香气四溢。慈禧年少时与一家做豆腐的为邻,进宫后念念不忘麻豆腐,御厨改良了坊间麻豆腐的做法,深受慈禧的喜爱。
15民间小吃
宫廷膳食与民间食品相互交融。民间的豌豆黄、芸豆卷、小窝头、驴打滚儿等也出现在宫中。
驴打滚儿本名为豆面糕,因为外面裹着豆面粉,看上去像小毛驴儿撒欢打滚儿后沾了一身黄土。
16团圆宴
过年时的团圆宴设在乾清宫。
皇帝桌上有热菜20品,冷菜20品,加上汤菜、小菜、鲜果、糕点等,共109品。皇后及后妃的宴桌上,每人桌子上是15品菜肴。
这样的宴会是每人一张桌子,皇子皇孙们不参加。
桌上摆着各种美味,包括各种肉食、燕窝、蘑菇、木耳和各类蔬菜;也沿用至今的家常菜炒鸡蛋、煽白菜等,甚至还有台湾西瓜。
17素馅饺子
大年初一,皇帝一个人吃素馅的饺子。
清朝称水饺为饽饽,皇帝一个人吃的素馅饺子,以干菜为主拌馅儿,有被称为长寿菜的马齿苋,有金针菜和木耳,辅以蘑菇、笋丝、面筋。
大年初一,皇帝为什么要吃素馅饺子呢?因为清朝皇帝都信奉藏传佛教,皇帝吃的饺子是和敬佛的饺子,从一个锅子里煮出来的,都是素馅的,意思是祈福来年平安素静。
这个纪录片号称是“集权威性、故事性、观赏性”为一体,而见惯了大世面的网友并不买账,豆瓣评分6.7分。
其实权威性和故事性都还不错,就是观赏性差点。如:场景再现的场面有点假,容易使人出戏;每一集都有那个太监、宫女们捧着食盒的镜头重复出现;装美食的器皿只有重复的那几个;说好的菊花火锅是用的白菊花,镜头里的菊花却是黄色的;说好的镶银芽,要把绿豆芽的头尾去掉,镜头里就是糊弄着上了一盘黄豆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