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的自传《绝非偶然》。之前只看过他的《社会性动物》,虽然觉得那本书写得很有趣,但也有很多没看明白的地方。而之所以选择看这本书,是看豆瓣的评分(8.8)还不错,而且难得的是短评都是一边倒的称赞。看完之后,我也只能发出一声“这本书确实值得一看”的感叹。
先说一点离题的感想,阿伦森被称为“美国健在的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这样的头衔很容易把他想象成是性格坚毅、一往无前的人。但事实上,他和你我并无区别,出生在一个平常的家庭,童年谈不上幸福,从小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父亲壮年离世,在他之前还有一个“光彩照人、魅力四射”的哥哥,对比之下他总是给人胆小、腼腆,资质平平的印象。虽然年少时对哥哥难免有羡慕嫉妒之情,但兄弟俩的感情一直不错,简单来说,如兄如父,如师如友。所以当哥哥贾森因为癌症,也在壮年离世时,给了阿伦森很大的打击。
在书的最后,作者还特意用哥哥贾森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做了总结,可见他对哥哥的感情之深。这段话是贾森跟他分享自己最喜欢坐过山车的哪一段的时候说的:“坐过几次过山车后,我突然醒悟,我之所以没法享受其余的路程,是因为我只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于是我跟自己开了个玩笑,假设自己最喜欢开始冲下陡坡的那一刹那。于是发现我总是在等待那一时刻的来临,而忽略了其他路程的美妙。我又往后退一段,假设自己最喜欢爬坡那一段……终于,我发现选择最喜欢的一段其实是很愚蠢的,因为每一段都是过山车行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上下起伏,爬上去、落下来,缓缓地转弯,又骤然扭转,这些都是过山车形式中的一部分。”
这虽然是在说过山车,但何尝又不是我们的人生呢?
至于本文的题目,来自本书一个小节的延伸感想。这个小节的名字叫做“个人吸引力研究”。作者认为,比起完美无缺的人,我们更喜欢有才但偶尔表现出缺点的人。虽然之前已经在他的《社会性动物》里看到过这个理论,但今天突然把这个理论和其他读过的书做了联想。
首先,对于两性的相处,不用让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丈夫或妻子,人总是有缺点的,没有人可以永远对一个人付出而不求回报,太完美反而会给人一种压力,甚至对关系产生破坏。不是很多两性专家都说适当的示弱,求助,反而会让双方的关系更和谐融洽吗?这不就是不要让自己太完美吗?而且就我自己的生活实践来说,有时候在某些事上面“蠢”一点,老公确实挺受用的。
其次,在亲子关系上,也不用让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完美这个词过于主观化,或许自己觉得完美,但在别人眼里未必需要,就好像你给了孩子一车香蕉,但孩子喜欢的却是苹果,你感觉给了孩子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最终却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克服困难的机会。另外,完美也意味着要极端自律,长久地维持一种恒定的品质,对于付出的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至少,我自己没有那个信心在孩子面前维持一辈子的完美形象。在他惹我生气的时候,我也会“认真的”生气,告诉他为什么妈妈不开心,在他需要妈妈帮忙的时候,也会“无辜的”表示我也不会,你要自己想办法。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之前被全网热议的朱雨辰的妈妈,这样的爱初看之下很让人感动,但长久的相处只会让人感到压抑。
所以,放心大胆的做个不完美的人,说不定反而会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呢?当然了阿伦森的这个实验也是有限定条件的:只有对那些近乎完美的人,偶尔的犯错会让他们比完美的人更受欢迎;但是对于平庸之人,犯错只会让他们显得更平庸,更加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