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国人写中国历史的优势:
视野和观察角度不一样。中国人写中国历史,就像屋子的主人在屋子里,能知道屋子的每一处细节,但是却无法从屋子外部观察这个屋子。
评论:不同文化背景下,以不同视角去看问题的是有价值的。
2.战国
1.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观念,在知识分子的流动下缓和,并逐渐形成了“天下观”。
评论:民族,国家,人种也许只是我们之间沟通和理解的不够的产物。
3.秦
1.秦统一了中国,但是统一的“中国人”认知还未形成,这显然需要经历更长的时间。
评论:我猜测,人们认为自己不是XX人,而是XX人,至少得经过一代人的时间,区区15年显然不够。
2.皇帝是神化的概念,而是欧洲的王不是神。
3.普遍兵役制度退出,军人朝职业化发展。
4.汉
1.儒学开始被国家推崇,但其约束力比较有限。
2.地方王族和大家族势力的崛起,制约着中央,最终脱离中央的掌控,分别灭了西汉和东汉。
评论:中国皇帝和XX的制衡游戏第一集。
3.吸取了秦朝制度,因此重点去丑化秦始皇本人。
5.南北朝
1.由于北方的战乱和黄河的失修,导致人口向南迁徙。
2.因为依托门第的人才选拔制度,此时的社会上层固化,知识分子转而追求文学,美学,哲学和生活享乐,形成了所谓的“魏晋风度”。
评论:联想到最近一部分人相信和推崇的“寒门难出贵子”理论。但你往后的未来历史看一眼,就真的会莞尔一笑了。
3.设置军户,世袭军人产生。
4.佛教和道教的兴起,开始影响社会生活。
6.唐朝
1.为控制地方,设置中央指派,权力极大的节度使,但也留下了隐患。
2.受胡人文化影响,李世明构想的是一个农耕名族和游牧名族的大帝国。
评论:唐太宗其实是混血王子。
3.安史之乱,导致盛唐终结,藩镇割据。
4.文化影响力扩张到朝鲜,日本,越南,形成了中国文化圈。
7.宋
1.上层转型:皇帝+士大夫(职业文官,不同于“士族”,不是通过门第血统来界定,而是通过对儒家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来界定)。
2.儒学成为治理国家的主导思想(活字印刷术,让思想更有效率的传播),开始约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妇女裹脚的开始)。
评论:活字印刷这一技术的发明,增强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3.儒学开始佛教,道家的理论,并经过北宋五子和朱熹的改良。
4.国际关系上,倾向于和平(部分原因是开国皇帝赵匡胤,对内部武将势力的压制(比如:杯酒释兵权))。
8.元明
1.蒙古的征服导致中国传统政治理念断绝,过往制约皇权的势力和礼法也都衰弱,这个影响延续到明朝,朱元璋废除宰相,同时将皇帝个人制定的规则至于法律之上。
2.小冰河期导致的天灾,引起了民变和游牧民族的入侵。
评论:气候影响人类历史的典型案例。
3.在东方不断出现的欧洲人,开始影响中国。
9.清
1.版图扩展到历史最大(元朝实际控制的领土没有清朝大)
2.清朝也参与了帝国主义的竞赛,至少在18世纪之前非常成功,西方学者不再将中国描述成一个受害者,而是众多同时期欧亚大陆近代兴起的早期帝国之一。
评论:受害者妄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