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哲人和一个青年的辩论,哲人全程以阿德勒的心理学理念来回复青年的任何问题,开篇就说到世界很简单,是我把他看复杂了。就是指主观解释掩盖了客观事实。打个比方,对方在我身边走,碰到我了:对面有个青年路过我身边的时候撞到我胳膊了。这是客观事实。这个人太讨厌了,走路都不看的啊,都撞到我了;他是不是对我有意思故意的过来撞我一下?他为什么撞我,我的钱包还在不在?小偷?这是主观解释。把世界看复杂的原因就来自于已经把原本一个人路过我身边撞到我胳膊的事实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覆盖的全是自己的评价,想法,解释。
这让我想到了情绪ABC,那个B是啥,随后的C就会不停地变化。A在我看来代表感受是无法改变的,不能说撞了胳膊了本身很疼,非说好开心,这不是大脑能控制的。但是这个B的想法,确实大脑硬凹出来的,而且凹成什么样,我们是有选择权的,随后呈现出来的C那就也是可选择的了。往回倒的话,C的不同展示其实是我们B的不同选择,而B确确实实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里就出来了,阿德勒的目的论。
他否定因果论,不从过去找原因,否定精神创伤。立足目的论,人时候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目的论的前提是人可以改变,时常在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无法改变,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是因为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怎样才能改变生活方式呢,要有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就是不要总想着,如果我没走这条路就好了,如果我是明天再来办这个业务就好了。摒弃推责他人或者环境什么的。那这样责任不就落到自己头上来了吗?不就成了否定自己了吗。
接下来他就开始讲为什么讨厌自己了?套用目的论,是因为我们下了一个“不去喜欢自己”的决心。我们为什么这么啥要干这样的事呢,谁不想喜欢自己啊,受人欢迎。但是这种决定某种意义上对自己是“善”的,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们可以躲避人际关系,避免受伤,人际关系就是会受伤,要想清楚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我们为什么又要躲避人际关系呢,是什么让我们受伤呢?是自卑情节。人们往往多多少少都有自卑。自卑来自主观解释而非客观事实。自卑感和自卑情节是有区别的
自卑感是证明有上进心,想更好,促使人进步的,这样是正常健康的
而自卑情节,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的使用状态。
我是这么理解的,比如我看见别人跳舞特别好看,我也想那么美。但是我胖锉矮,我自卑。我有美好愿望,我想变瘦变美变得更好,这是向上的,我可以去做他做的事情,然后得到成果
自卑情结就好像因为我太胖了,所以我根本就跳不了那么好看的舞蹈,那么自信,然后就这么自卑着不行动,这是自卑情节。
无人可以长久的承受自卑感,所以就会行动起来,去弥补缺失,但自卑情结的人不愿意牺牲享乐时间去行动。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与别人比较,而是与“理想的自己”。 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地朝前迈进,不是与他人相比。
一旦与他人比较就会有胜负,竞争,然后烦恼和不幸就来临了。
当自卑情节升起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得把周边人都看成敌人。你看他们为什么都做的这么好,哼,他有什么了不起。我要超越他!我怎么就不行!
竞争考虑的是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他人的幸福就是我的失败。其实最在意自己长相的只有自己。
孩子要从小就有合作意识,如果把他人,成绩都看作是自己的敌人,将无法合作。
重复不幸的人是想显得“特别”以弱势行使特权,这里说到了,婴儿。婴儿岁最柔弱的,但同时她也是最有力量的,他能指示动任何人。所以为什么很多孩子甚至大人都会退行,一直让自己弱,因为这样会特别,会有特权,一旦强大起来了,没人关注了,“我”就不存在了,太可怕了,不行不能这样。
讲到了人际关系是源头,那就得说说人际关系中的相处模式了。这里我记录了两点,权力斗争和复仇。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觉得小时候对孩子态度不好啊,或者没在身边啊,安全感不足,要去太严厉等等原因导致了孩子现在和我们关系差,对抗,不听话。其实事实并非因为过去的原因,而是因为他现在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要报复父母,让父母不舒服,让他们崩溃,难过,无力。
其实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有我自己的保留意见。那么孩子的这种目的是从何而来的呢?过去的那些父母对待的方式不是他们做这种目的的原因吗?这样一看还是因果论啊,还是说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并不是他有这个目的的原因,而是上边讲到的ABC,两个孩子同样都经历了A,但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B,所以他们有了不同的目的C?如果这样讲的话,那就是说B是可控的,可改变的,可选择的。B是关键因素,而并不是那个已经发生了的无法改变的A事实才是关键因素。
我在那本智慧父母的亲子攻略上边看到了一个工具的使用,好像是叫什么六字问。六字就是感受,想法,行动
第一个问题,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第三个问题,你打算如何行动?
在车上我实践了一下这个工具,我儿子问姥姥,你有没有感觉空调的空气不新鲜?姥姥就敷衍他啊,没有啊什么的。我在前面试图张嘴,但我又觉得自己有情绪,就硬生生的给咽回去了,儿子在后视镜里看到了我这个动作,问我你为什么这样呢,我说我把要说出来的话咽回去了。儿子说你说出来啊,憋在心里不说出来是不行的,我就当听不见的。哈哈哈哈,这小孩,我过了几秒钟,我就说,我说完了,我儿子说你还没说呢啊,我说你说你权当听不见的,那我就没说声来,在心里说了,反正你也装听不见的。我儿子说,那好,我好好听,你说吧,我说我希望得到你的反馈。
我问他,对于你觉得空气不新鲜了这个感受,你有什么想法?
我的想法是想打开那个C换气的那个按钮
那你的行动是什么呢?
妈妈,可以请你帮我把换气的按钮打开吗?
好的。
妈妈你看你说出来你想说的话,我们这个事不就轻松解决了嘛,开始教育起我来了
我说是的,你这样反馈我,我很喜欢,但是有时候我说出来了,你听不见,甚至不好好对我说,我就不愿意再继续说了。我们以后多多这样交流吧。
然后下午我就一直在线,我可以把感受情绪(A)想法决定(B)行动(C)这样铺在纸上和我儿子不停地去讨论练习,就像数学题的举一反三一样,拿一个相同的感受,两个箭头指向不同的想法,在指向不同的行为,展开演练,讨论。可以作为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习。尤其是拿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一些案例。
人际关系中,一旦陷入“我是正确的”就会步入权力之争了,这个太感同身受了,我认为先写完作业再玩就是正确的,你和我不一样你就是错误的,我是正确的要听我的,我说了算。我认为你这样胖揍孩子一顿就是错误至极的做法,我这样循循善诱才是正确的,你不这样做,就是在说我是错的,听你的还是听我的,我们得较量一番!
其实把别人看成敌人而不是伙伴的原因是在逃避“人生的课题”
阿德勒的行为和心理两方面都提出来了明确目标
行为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相处”
支撑行为的心理方面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不得不面对的人生课题可以说是义务,转嫁他人责任可以让我们逃避这种人生课题,想去面对,需要勇气
阿德勒主张的是“使用的心理学”而非“拥有的心理学”
就是指不在于被给与了什么,而是如何去使用被给与的东西
拥有心理学转入决定论,使用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
这句话让我想到前面我看的那本书,人生不设限,那个力克,如果他运用拥有心理学,那他就会做出决定,我什么都没有,胳膊腿都没有,我只能依靠他人,或者我根本不存在价值,我不该活着。而他本人其实就是运用了使用心理学。如何使用被给与的。甚至如何使用未被给与的。他没有四肢,但他格外受人关注,他还观察到自己漂亮的眼睛,他拥有正常的头脑和语言表达,接下来他使用这些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演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