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咨询让我有一些启发,决定记录下来。
我的情绪非常不稳定,经常长时间陷入情绪的泥藻,以至于常常中断我的热情,导致我做事总是半途而废。这给我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今天的咨询中,有回想了两个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
事例一:学画画
去年突然萌生想利用业余时间学画画的念头。其实自己一直喜欢画画,平时在家也会利用空余时间画一下,但技术有限,想画的东西总是画不好——因为没有基础,完全凭感觉在画。所以想去系统的进行学习,把基础打好。
一开始很顺利,热情也很高涨,但过了一段时间,低谷期来了,意志瘫痪,完全没有动力从事一切非必要活动。开始的第一周还规矩的向老师请了假,但后面连请假的动力都没有了,老师微信询问也不回复,直接“旷课”。大概一个月左右,恢复了,但由于旷了几次课,觉得不好意思面对老师,所以干脆不去了,多交了的钱也没好意思要回来——情绪到了,就是这么任性,感觉什么都不在乎,金钱在我眼里也不过是粪土。
觉得不好意思面对老师的原因,首先是觉得“旷课”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觉得老师一定对我有看法。如果我是一个老师,我有这样一个学生的话,我想我会生气。二是,再去上课,老师一定会追问“旷课”的原因,到时我还得绞尽脑汁编造一个谎言,内心有愧。三是感觉很气馁,因为能大致预感到,以后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所以,就算这次顺利过关,那下次又该如何应对?
总之,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画画这件事又半途而废。
事例二:抑郁形象维护
由于进入抑郁情绪期,在生活和工作中会变得能不用说话就不说话,也不参与大家的闲聊,对人不理不睬,朋友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公司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但等到恢复后发现:靠,过去的两周我好像又给自己塑造了一个“高冷的、难以接近的”形像,以致于我发现一些同事在面对我时也会刻意保持适当的距离。
虽然情绪已经恢复,但如果就贸然由着性子来,突然变得话多、工作积极,我想大家会觉得我有人格分裂吧。所以,为了保持前后形象的一致性,我只好继续维持抑郁情绪期的待人处事方式,继续做个“高冷”的人。但为了安抚自身“人际交往的需要”,我会骗自己说:他们的话题太无聊了,又没有营养,不值得加入,以此达到心理平衡。
最终结果,本来亲和力还算可以的我,变成了一个有距离感的人。
分析: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其实我可能是一个回避型人格,喜欢保守、安全的处理方式。
(1)首先我会对事物有很多预设,而这些预设全是建立在我个人的主观经验上,并且,全部是负面的、困难重重的。
(2)由于预设了很多负面结果,并且困难重重,那我何不选择回避?
我不知道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心理反应。所以我其实不太清楚我的反应是否是合理的,但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在认知上应该是有问题的:
1、预设中全是负面结果,完全不给自己留任何侥幸的余地。
2、主观放大预设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几乎认定必然就会发生。
3、主观放大问题解决难度,甚至认为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当一件负面的、必然发生的、无法解决的事件出现时,我想正常人都会选择回避吧。所以我的问题,可能并不是我习惯回避问题,而是习惯放大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事件的实际影响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二是多想一些可能的解决途经,或设想换作其他人,他们会如何进行处理。
虽然,我最根本的问题,其实还是反复发作的情绪障碍,以及,陷入抑郁情绪后不能很快进行恢复的不良状态。但我觉得,我之所以会陷入抑郁情绪久久不能自拔,也和我这种“认知方式”有一定关系。
首先,因为夸大问题,导致回避行为,这本身就是一个“需求”被压抑的过程——如事例一中想学画画的需求,事例二中人际交往的需求。如果自身需求经常被如此压抑,得不到满足,那”抑郁“可能也是在所难免的。
第二,虽然回避行为暂时获得了心理平衡,可以不用去面对”解决不了的难题“,但其实内心的自责并没有减轻,因此便会产生”受挫“的心理——”我又搞砸了一件事“。长期如此”受挫“,自信势必会被打跨,这也可能是导致”抑郁“的原因之一。
所以,改变对事件的认知方式,这可能是我急需学习的一门课程。
不管怎么,我又更进一步认识了自己,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如果你碰巧看到了这篇文章,我非常希望你也能写下你在遇到此类问题时的想法及处理方式,好让有此困扰的人能多去了解别人的处理模式,进而和自己的方式进行对比,找到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