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玲
新生入学与初入职场一样,都在面临着生涯适应问题,如何提升自己的生涯适应能力呢?希望本文跟大家探讨一二。
回想一下,新生入学后的一段时间,生活和学习的很多方面是否有不习惯。比如住宿环境、人际环境、学习环境、吃饭的环境,特别是大学的课堂和考试等。跟高中相比,有的同学睡眠不好,吃不下。宿舍同学睡觉打呼噜,南方的同学可能到北方不习惯大家在一起浴池洗澡,北方的同学难以理解广东同学为何天天洗澡。山西的同学到北方找不到好吃的醋,大学老师上课不复习,不知如何应对考试。这些不习惯都是“适应性反应”。而当你毕业,进入职场时,同样会发生一些适应性反应,如办公室与教室环境不同,职场的人际关系与宿舍人际关系不同,自己以为努力工作就会得到合适的报酬,然而发现被老板耍了。
新生入学与初入职场有一个共同的生涯主题:生涯适应力。
生涯适应力是生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课题。美国学者Savickas(1997)把生涯适应力定义为“个体对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以及生涯改变或生涯情境中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的因应准备程度”,国内赵小云(2010)认为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因应生涯角色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的能力”。生涯适应力强调生涯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体现着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主动去适应新的、不断变迁的生活环境的能力。
生涯适应力,主要包括四方面:
A 生涯关注,指能够对自己的未来生涯有所关注。当我们回顾过去的生活时,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涯轨迹,在哪里居住过,参加的活动,交流的小伙伴。。你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满意吗?是否愿景改变呢?未来生涯希望什么样子的?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又或假设今天是你人生的最后一天,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你后悔没有做的事又是什么呢?当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时,说明已开始关注和思考自己的生涯,生涯意识已唤醒。
B 生涯控制,能够强化自己对未来生涯的掌控感。对未来,我们总是希望有选择权,而不是被选择。增强对未来的掌控感,需要有选择的能力和实力,需要有养活自己的专业技能,如何打造呢?
C 生涯好奇,能够展现出对未来情景探索与可能自我的好奇心。好奇心你引领自己不断迫近自己和世界,找到各种可能性。就像创蓝的余彬晶,本成为企业的CEO,偶然间接触到全脑记忆,发现自己的新天赋——数学推理能力,从而参加最强大脑挑战《分形之美》,三位嘉宾都打出最高预判分5。
D 生涯自信,能够不断增进自己对实现生涯目标的信心。这份信心来自行动,而不是制订目标的结果。不断去实践的信心,受挫之后,可以从失利信息中找到正确方法继续进取的信心。就像最强大脑王昱珩,挑战机器人小度失败后,他说“我很想赢,但也不怕输”。而这份自信的背后,是王昱珩过去的生涯经历中千万次的观察训练,他知道自己可能通过继续训练提升赢的机率。
同样是学生角色,大学生与高中生、初中生的角色却有很大不同,包括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学业内容、学习地点等,当这些外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大学生个体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做出适应性的反应。适应力也是人格的一部分,适应力越好越自由,如未来在扬州工作,派去广州,或者欧洲,都能很快适应,这就是自由度好。大学生从父母的羽翼下来大学,需要适应;将来从大学走向社会职场,也需要适应;未来还要结婚、担当父母等角色。不断适应外届环境的变化是人生常态,因此生涯适应力培养一生受益。
某种程度上来讲,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讲,比起强调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生涯适应显得更加重要,甚至比生涯规划还要重要。因为,只有适应了,你才能够生存下来,然后才是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
你又是如何适应大学和职场的呢?
金玲:高校生涯教育者,副教授,国家生涯规划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个喜欢音乐、品茶、乐于分享的邻家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