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咱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用四个字来个概论的话,那就是费孝通先生说的差序格局。差是差额,序是序列。如果这里的序理解为“顺序”、“排列”,即亲疏远近。那么“差”就应该是三纲五常。比如:君臣、父子等人伦关系就是“差”的体现。既然存在差与序,那就必然扯出一大批关系网。那些社会关系如同一张蜘蛛网,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张并且越来越大。越是向外、越是靠近边缘,关系就越薄弱、力量就越小。然而,想要向外生活,就会变得艰难。这也是“安土重迁”的缘由吧。比如一个中国农民,他想要离开家乡去远地生活,他会过得很艰难,甚至活不下去。因为村子里的土地是划分好的,哪块地是谁家的都好似有名有姓。离开了家乡,就离开了自家土地,于是没有了耕作,没有钱糊口,也就难以生存。想要寄托在亲戚家里,那也得看自己的财力与权力。
穷到极致的人,基本没有远亲,近邻也只有自家房屋的几家罢了。而那些富得流油的人,一表三千里。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府,大观园里可以容纳各方表亲。而在现代的中国,难以想象那些疏到没有血缘的亲戚住在同一个家里,即使家财万贯的家族也没有这种情况。但是古代就有,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种差序格局在现代社会已经瓦解了呢?我认为答案是否定。差序格局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只是它的表现形式没有古代那么明显。
在咱们中国,人治与法治相结合,其中必然参杂着“人情”的成分。既然是情,那就有深有浅。谁跟谁的感情比较深,那他们的关系就比较坚,而且更加稳固。可以说这种关系存在稳定性与延续性。比如“世家”。世家之间可能会因为老一辈人的关系深厚而影响下一代人。晚辈会延续长辈的“深厚情义”,于是在社会中依靠这层关系“互相帮助”。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海外商人他在中国订购了一批瓷器,但是由于战争和制作时长等原因,这个商人到死去的那一刻都没有等到这批瓷器。知道有一天,这位商人的孙子突然收到一批来自中国的瓷器,他非常震惊。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他问寄瓷器的老板:“没有票据,并且过了这么长时间,您为什么还要实现承诺”“这笔交易完全可以作废”。这位中国老板就说“这是我爷爷对朋友的承诺,这是诚信也是情义”由此我认为,这种差序格局的存在,有它自身的意义。
既然这是中国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我们就应该尊重它,而不是盲目地全盘否定。人情社会未必只有世态炎凉,它也会有温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