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看到一则新闻是关于一名女子结婚收礼的讨论,新闻大概是该女子在一个仅有泛泛之交的同事群里面将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发出去,并表示大家可以不用给现金,支付宝转帐就行了,婚礼人都可以不来,钱到即可。这则新闻在网上引起了极大的讨论,绝大多数网友对此并不赞同,我亦如此。可我将这件事告诉我的父母长辈时,他们却表示可以理解这种行为,对此我一度十分困惑,也曾经追问过他们为什么要认同这种送礼行为,得到的回答是大家都这样做,不会有错的。可我观察身边的年轻人和我自己时,发现我们这些年轻一代并没像我们父母一样有送礼的习惯,相反我们对送礼这种行为有着一种厌恶的心理。
我这里所说的送礼并不是指亲朋好友过生日时的送礼,而是带功利性、交际性的送礼,例如送给领导、送礼给一些泛泛之交。这种送礼在我们父母一辈是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一辈反而受到厌恶呢?我在阅读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后有了些自己的看法。
在书中,费孝通先生指出过去我国的基层社会是乡土社会,在这里有着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是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而我们的父母便是生长在这种环境里,这是一个十分稳定的环境。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管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此外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村落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孤立、隔离的,具有地方性。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区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所以在我们在我们父母长辈这一代看来送礼的对象都是自己熟悉的人,不存在所谓的泛泛之交,严格意义上的上级,没有我们这辈心理上的障碍。都是自己从小看惯的人,送点礼办点事又有什么难的呢。
你会因为向对自己从小看惯的长辈送礼求他办事而感到难为情吗?我想绝大多数人不会有太大的心理障碍。因为同样对于他们而言我们是他从小看到大的晚辈,对于晚辈长辈总是不介意的。
但我们从社会学的书籍上可以知道送礼的本质是希望得到对方的回报,为什么我的父母一辈可以放心送礼,我们却不希望送礼呢?
我认为除了人口流动的稳定性,大家都是生于斯,死于斯的乡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除此以外那就是大家都守规矩。
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例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似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是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出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因此我们的父母一辈对于送礼并不担忧,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他们送出的礼物必定会得到回报,对于他们而言,送礼是一种肯定会得到回报且带有长辈善意帮助的行为。
但送礼这一行为对于我们这一代而言却不是如此。我们从小生活在一个由陌生人构成,流动性极大的社会中,我们带有功利性的送礼对象往往不是熟悉的人,得到的回报是带有极强的交换性质而不是善意的帮助,且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得到。就如上文提到的泛泛之交的女同事索要礼金的行为,你无法保证当你结婚时你的同事一定会送出相同的礼金给你。因为你既无法保证她一定会送还(没有规则的保证),也无法保证届时她还和你一起工作,可以将礼金送还(当代人口流动性极大)。对于送领导亦是如此。对于我们这一代而言,送礼成为了一种风险投资。
对于老一辈送礼认为习以为常,而我们这一辈却是厌恶这一现象。我认为我们双方其实都没有错误,只是时代、社会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