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谢小楼
我刚写精读《唐诗三百首》的文章的时候,没有想过顺序,所以就按着《唐诗三百首》的编排顺序来写,写得有些吃力。
《唐诗三百首》的编排顺序是: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
其中最难读的就是五古跟七古,这两部分里有好多长篇,读得我头都大了。
照这样写下去,写到《琵琶行》这样的长篇时,我又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写完一篇。
所以,我决定调整一下写作顺序,由易入难,先写五绝七绝,再写五律七律,最后再回到五古七古。
这样的顺序,一来我可以保证更新的速度,二来也符合学诗先易后难的学习规律。
那么,我们就先跳到后面,读五绝。
今天读五绝的第一首,王维的《鹿柴》。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通释
鹿柴(音债),柴,通砦,木栅栏。《广韵》:砦,羊栖息处。鹿砦,本意是鹿栖息的地方,这里是王维隐居地辋川的一个地名。王维《辋川集序》称:“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泮、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但,只。
空寂的山林的里,看不到一个人,只听到人的语声在深林中回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返景,《初学记·日部》:“日西光返照于东,,谓之日景。景在上曰反景,在下曰倒景。”“返”、“反“通,”景“、“影”通。返景,即夕阳返照。
一抺夕阳返照穿过林隙投入深林,照在幽暗的青苔上。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鹿柴深林的空寂幽深,前两句写空寂,后两句写幽深。
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表现出不同的意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
山是空寂清冷的,这时却传来了一声人语,但是由于山深林密,听到人语却看不到人。有人语,这山林应该不会再那么空寂清冷了吧?恰恰相反,人语过后,深林复归于寂静,这时深森的空寂之感更加深切。
因为,人语响是局部的,而山林的空寂是整体的,人语响是一时的,而山林的空寂是长久的。写局部的一时的人语响,更加突显出了山林整体的长久的空寂。这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反衬手法。
三四句依然用的是反衬手法。写山林的的幽深,却引入了一缕夕照。山林是幽暗潮湿的,地上长满了青苔,在这幽深潮湿的深林中,一缕夕照能给深林带来温暖吗,当然不能,反而让深林显得更加幽深。
而这一缕阳光,也会让人联想到深林外阳光普照的大地,对比之下,深林的幽深之感更加深切。
《唐诗训解》云:不见人,幽矣;闻人语,则非寂灭也。景照青苔,冷淡自在。
感发
读一首诗,我们常常会问,这首诗写了什么?
而这首诗,似乎什么都没有写,一个山林的空寂幽深,有什么可写?
是的,这首诗什么都没有写,它既不抒发什么思想感情,也不表达什么人生志趣。
这首诗写的只是一种极致的感官审美体验。
读这首诗,需要我们打开全身的每一个毛孔,打开全身的每一根神经触角,来感受这首诗为我们营造的一种空寂幽深的感觉。
在一片空寂的山林中,偶然传过来一声人语,然而举目张望,满眼都是荆棘草木,看到不一个人影。人语在山林中沉寂,一缕落日的阳光穿过浓密的深林,照在潮湿的青苔之上。
这是一种极致幽微的感官体验。
这首诗,也回到了文学的本真——美。
而我们现在,似乎忘掉了这种美。我们更容易欣赏宏大的、喧闹的美,对这种孤寂的、幽深的美已经因心灵的麻木而难以体验。
老子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我们不应该太过放纵自己的感官,沉溺于声色犬马。
不然,我们以为自己获得了许多,其实却失去了对真正的美的体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