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空闲,就想着带学生练练《那是我的祖国》。排一个节目,总要抓紧些时间,每天完成点东西,似乎才能心安。眼巴巴地想着这体育课的福利时间,带孩子看看,听听,记记,排排。
还是课下的时候,家琪拿了一个大苹果。红红的,看起来着实不错,那上面的小黄色斑点,就像夜空中亮晶晶的小星星。她的一个不注意,这苹果就稀里哗啦地进到了我的手里“用手一撮,一口就咬到了汁水。”学生那眼睛一愣一愣的,不可思议地说着:“老师,你这是啥操作”。
看着我啃着苹果,那些小孩儿都笑了。学生的苹果,竟然在班主任的口中甜香了起来。加加班,这就算是自己的犒劳了吧!要跟他们讲东西,指导朗诵,润润喉!权当是借,有机会再还。啃食苹果的时候,还是下课。可是下课,怎么也觉得自己没个正形呢!
拿出朗诵稿,打开朗诵讲解视频。一句句标注,一句句记录,一句句聆听,一句句讲解,再一句句练习一遍。是声音的上扬,还是语音的下降。此刻语文的魅力,就在这语句声音的抑扬顿挫之间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艺涵提出了自己的不解:“小郭老师,同样是那是我的祖国,为什么朗诵却不一样呢?”这个问题,肯定是要和句子的实际,情感的表达结合呀。就像上课时,老师只用一种腔调去授课,迟早你们会疲惫的。发挥声音的魅力,这样才会有意思的多。
刚开始记朗诵技巧的时候,段煜洋小宝宝丢了,他跑去了操场。所以只能找学生王幼熙,像公差抓捕逃犯式的去操场请他过来。朗诵这个集体,可是一个宝贝疙瘩都不能少。
明月老师提出来了宝贵意见,将改编的歌曲半生雪部分加入到诗歌里面。为了减少孩子的负担,我们把歌曲替换掉诗歌的一节,这样既可以不增加孩子的负担,也不会添加朗诵的时常。唱歌的时候,咱们也男女分开,女合,男合,男1男2,女1女儿2,最后全合。打字的时候,把备注女儿2写成了女儿。孩子们不懂了,疑惑了?经过几句解释,这女儿的笑声,算是飘荡在了班级的教室之间。
记录完毕,开始练习。录一个视频,咱们也把这次活动做成一个过程。让孩子们有一个过程性地成长,而不仅仅只是有一个结果性地璀璨。享受过程,在过程中抓住成长的影子。拍摄式,逸帆没站直,声音没放开。他的母亲就发来了消息,提出了孩子的问题。这下强大的后方起到作用了。回家肯定会和孩子提成长建议的。
只不过我的目的今天已经结束,让孩子记录生朗诵的发音技巧,已经大致完成。这一遍的朗诵,就是练习一遍,走个流程,拍个视频。当看到家长提议后,默默地感到高兴,也欣慰于孩子母亲对于孩子成长提高的关心。
让孩子听一遍,那不到一分钟的歌曲,一个个那调跑得,似乎比坐上飞机和高铁都快。就连泽涵小朋友都说“今天唱歌,你觉得咋样?”咋样?听过后,感觉代价有点高,有种晕乎乎,想要呕吐的感觉。不过看平淡些,第一遍唱,又哪能要求他们表演出演唱会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