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很少读到“方法论”的书,多数时候都是聚焦于“文学艺术与人文社科”领域的书籍。成立“共筑书架”读书小组,在选择第一本书的时候,使我首先要摒弃自己的阅读习惯,更多的从小组成员角度考虑,再加上组内成员职业的单一性(都是教师),两者考虑最终决定读这本书。
当我在捧起这本书的时候,有几个问题是要带着读下去的:
1、为什么要买这本书?这本书有“价值”吗?
2、深度工作是什么?是不是像深度睡眠一样?这还需要别人来教吗?
3、为什么此时需要深度工作?
作者卡尔·纽波特通过荣格的案例引出:深度工作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对应的一种工作方式是“浮浅工作”: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为什么此时需要深度工作?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次知识革命颠覆了我们的诸多生活方式,在提升生活品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高便捷性的同时,我们无可避免的对科技对产品产生了重度依赖症。这种依赖症导致我们逐渐散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天,一月,一年的时间,变为了碎片化的一秒,一分,一小时。而手机更像我们的大脑,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上厕所要拿着,躺在床边休息睡觉也要放在咫尺之间,那些APP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快打开我购物消费,快打开我看娱乐节目,快打开我看新闻,快打开我锻炼身体,快打开我聊天点赞······碎片化的时间渐渐的钝化了我们的专注能力。当我们不再专注的时候,思考便不会展开。庸庸碌碌间疲于奔命,总是慨叹,时间过得好快······
我想,如果是十年前,或者五年前,这本书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不会引人注目成为畅销书。科技这把双刃剑使人们依赖机器越来越“傻瓜化”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唯有认识自我,才可能超越自我。
作者卡尔·纽波特首先论证了其“深度工作假设”理念(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紧接着,在“理论”部分,作者从“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深度工作是少见的”、“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使读者深信“不论从何种角度审视,深度的人生是美好的”。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进入“深度工作”呢?卡尔·纽波特提出了“深度工作”的四个准则——
一是将深度工作变成一种日常工作习惯。
人们整天都在抵抗欲望。欲望是常态,而非个例。常见的欲望有五种:吃、睡、性、在困难工作中休息一会儿、社交网络。意志力的有限性在使用过程中又不断的消耗,以教师职业为例,一天的工作时间很多时候都是碎块化的,上午两节课,下午一节课,今天可能开科组会议,紧接着是德育会议,班主任会议、全校会议,安全会议,即使是完整的没课的一个上午,也可能被各种突发的学生情况,无休无止的档案工作所打断,这还不包括得闲的时候打开网页、打开手机APP等等。
作者分析四种“深度工作哲学”:禁欲主义哲学;双峰哲学;节奏哲学;新闻记者哲学。禁欲主义哲学要求与外界切断联系;双峰哲学将个人时间分为两块,一段时间用于深度工作,其余时间用于浅层工作;节奏哲学贴合人类真实天性将“深度工作”转化为常规习惯;新闻记者哲学要求随时能够从浅层工作中切入到深度工作。对于教师职业来讲,禁欲注意哲学和新闻记者哲学显然不切实际,而“双峰哲学”+“节奏哲学”的形式较适用。
“伟大的创造性头脑如艺术家般思考,却如会计般工作”。选定哲学后,就要将其习惯化,并难以被人轻易打乱,要注意三个普遍问题:
1)我将在何处工作?工作多长时间?(环境、时间)
2)工作开始之后我将如何继续工作?(工作状态描述。比如关掉手机)
3)我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给自己设立的奖惩机制)
这些问题帮助我们打磨深度工作的习惯,再佐以“协作深度工作”和“4DX框架4原则”并“享受安逸时光”,深入工作便是一种日常的习惯。
二是拥抱无聊,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
工作人群可以区分为“一直进行多任务”和“很少进行多任务”两种。一直进行多任务工作的人不能过滤掉无关的事务,无法维持一个关于工作的记忆,注意力是长期分散的,总是启用更多的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这种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了“心智残疾”。一旦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恶习。
更具体地说,如果你生活中潜在的每一刻无聊时光——比如排队等待的那5分钟,等人的那段时间——都是用浏览手机来打发,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已经是“心智残疾”。这时你的大脑已经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即使你也会经常安排时间来训练专注能力。
如何克服分心?第一要做到“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有计划的制定网络时段,每天选择固定的时间关闭网络。在各个闲散时间刻意不碰手机,而去选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冥想(然后及时记录自己的想法)、读书等。通过重新编排自己的大脑使其可以从容抵挡令人分心的刺激。要明白的是,深度工作需要专注的强度远远超出了大部分知识工作者的舒适区。你经常容易分心,其实是因为,你在心底里感到无聊,并且想要寻求更多的新奇刺激——但你得抵抗——你抵抗这种冲动的实践越多,你的抵抗力就越强。第二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时的发起冲锋。对优先的深度工作设定截止期限,用不懈的高度精力集中解决任务。第三是要有成果的冥想: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淋雨、等人),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三是远离社交媒体,谨慎选择网络工具。
社交媒体工具已经把我们的时间碎片化,削弱了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如果你正在试图提升深度工作的能力,这个问题就变的非常严重。如果你在训练自己的同时沉迷于手机应用网页浏览中,那么你的努力就可能会事倍功半。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你的工具对你越有吸引力,你就越难在重要的事情上集中注意力。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工具并不是完全邪恶的,网络的使用存在着一个中庸状态。任何益处法认为,一旦你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这个方法的缺点让我们忽略了它的害处,不去权衡利弊,殊不知,它的害处可能会大于益处:网络工具具有致瘾性——抢走你的时间和注意力——过度使用这些工具,你将陷入精疲力竭、注意力散乱的网络依赖状态。在网络工具的背景下,我们已经习惯了任何益处的思维定式,但是如果我们放宽视界,在熟练劳动的维度下思考这种思维定式,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种诡异的、目光短浅的思维选择方法论。如果你习惯了熟练劳动,你就会发现网络工具并没有那么特别,它们只是工具,并不异于铁匠的锤子或是画家的刷子,只是熟练劳动用来更好完成工作的工具,并且偶尔能增添乐趣。对于一个培养深度工作习惯有兴趣的人,我们应该像其他技术工人一样谨慎地选择工具。(与“任何益处法”相对的)“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法”:明确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这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那么如何进行选择呢?根据“关键少数法则”,作者提出了以下三个步骤:
1)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在职业领域中,这些目标的细节决定了你如何谋生。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自己的最重要目标清单,并且要适当保持这个清单的高层次。作为教师,应该追求两个重要目标:一是致力于成为课堂和教研上有成效的老师和对学生人生有助益的导师;二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技能人”和“职业经理人”的“双岗型”教师。
2)明确了这些目标之后,再列出为实现每一个目标而需要的两到三个重要活动--------继续润色自己的目标。
3)只有你认为一种工具会给你实质的积极影响并且这些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后,才继续使用这种工具。
作者毫不客气的提出:互相点赞和评论——给每人带来一种不需要努力就能获得重要性的假象——悄悄地放弃使用这些服务可以帮助你检测自己真实的地位——这种刷存在感的做法是使人们草率地将时间和精力碎片化的重要原因。社交媒体到底是不是你生活的重心?当你尝试了远离它的时候,你才会知道你属于哪一类人。
新时代的我们,娱乐时间往往是堕落的,主要是胡乱点一些普遍没有价值的数字娱乐信息。主动利用自己工作外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减少网络工具对深度工作能力的干扰,因此,在娱乐时间我们可以做更多的思考,做“一天中的一天的贵族”。
人需要懂得一个道理:人的智力系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活动:它不像人的手脚一样会疲倦。除睡觉之外,它只需要变化,而不是停止。如果你在全部的清醒时间都能给自己的大脑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放任自己在迷糊的状态下漫无目的地浏览几个小时的网页,那么在一天结束之时,你会觉得更加充实,第二天开始时也会觉得更加轻松。如果你想抵御娱乐网站对你时间和精力的诱惑,那么就给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它会让你体会到何为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四是摒弃浮浅工作,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摈弃并不意味着要像唐吉柯德一样的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深度工作,而是减少肤浅工作在日程中的分量。我们要学会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肤浅工作,因为其害处经常被低估,作用却常常被高估。肤浅工作不可避免,但我们必须加以限制,使其不影响深度工作。在此,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以下策略:
1、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要尊重自己的时间,一个人的日程都是由内在驱动和外在要求两股力量决定的,因此要提前觉得一天的每一分钟要做什么工作。一个同时具有综合计划能力和修正自己计划的意愿的人,相比那些采用传统“自发性”方法、一天没有任何计划的人,将享有更多的创造性洞见。
2、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一旦明确了活动的深浅度计量表,就把时间倾注于深度工作。在一天的时间里常拿出时间来问自己“在今天剩下的时间里,我做什么最有道理”是一个很简单但需要养成的习惯。
3、五点半之前结束工作。在某个固定时间后不再工作,在工作中寻找提高产出的策略以达成目标。固定日程生产力是一种简单却影响广泛的超习惯。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工作日上,使日程安排更紧密。
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说:“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每个人在读本书的时候,都会会和自身的处境对照——纽波特说的适合我吗?以教师职业为例,日复一日的庸俗日常,每天机械性的处理各种文件应付各种检查开各种毫无意义的冗长会议。我还有时间深度工作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要克服的是“跨出舒适区”的恐惧。对于教师这份“创造性”职业来讲,开会、做档案、写各种计划总结和机械的重复性的上一节课并没有本质区别,就像我们依赖手机和网络一样,对于无需动脑和费劲的工作,我们口头抱怨,内心却不想改变。要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虽然我们厌烦这样的生活,但鲜少有人会主动改变或者跳出这个“舒适区”如果在一个“能者多劳”又“多劳不多得”的环境中,“深度工作”便更显艰难。回归教育的本真,面对那些“浅层工作”我们需要学会整合,提高效率。而我们的深层工作一是在课堂,二是在工作之外。核心是“教”和“学”。教育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工作,“创造力”一定离不开“深层工作”。而对于那些无可避免的“浅层工作”,就让我们用本书中“深层工作”的方法努力调高“浅层工作”的工作效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