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很明显,这是一本讲怎么读书的书。几年前,就读过了,昨天偶然间又翻到读了几十页,觉得十分惭愧,今天特意推荐。
有句话叫,“听了那么多道理,可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因为,过好这一生,需要的并不是那么多道理,而是听到道理后采取的行动。世界上的道理就那么多,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反反复复说的,一直就那些东西,但听到道理了,然后呢?没有了。那听了一大堆,什么行动也没有,任何改变也没产生,怎么可能过好这一生?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为什么读书?为了休闲,打发时间;为了通过考试,获得证书;为了学得知识,解决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出于不同的目的读书,采取的方法就完全不同。
比如说,休闲读书,本质上是娱乐,自然可以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为通过考试而读书,那就要记笔记,归纳总结,画思维导图,整本书反反复复仔细研究多遍;而为了解决问题而读书呢,那重点就在于结合自己的现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如果目的是黄金屋,却读的是颜如玉的书,那就南辕北辙了。
《这样读书就够了》,主要研究的是出于第三种目的读书的方法,作者称这种类型的书为“致用型书”。
从小到大,我们熟悉的是出于考试而读书的方法:语文,写段落总结,归纳全文中心思想,全文背诵;数学,背诵公式,做一堆和应用毫无关系的“应用题”……这种情况,到了大学,甚至研究生,也没有改变,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进入职场,进入社会后,很多学霸就懵了。再也没有考试,也没有标准答案。世界从一维变成多维,单单学习好不再受欢迎——社会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
面对措手不及的变化,很多人选择了以往熟悉的方式:读书,考证,每天打卡背单词之类等等。可是问题没有解决啊。
我们需要读新的书,与之配套的,需要新的读书方法。
这类书,也就是上面提过的“致用型书”。
作者把读书变成了“拆书”。拆,指“拆为己用”。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能力水平,解决具体问题。就算把思维导图做得尽善尽美,归纳总结比原作者写得都有文采,但就是不内化成自己的能力,那又有什么用?
书还没看完,谨就看的几十页小小总结一下。
1、 要摒弃“书一定要读完”的观点。
我们民族自古都有“敬惜字纸”的传统,“读书”享有崇高的地位,好不容易得到一本书,一定要从到看到尾,仔仔细细拜读。一本大块头,就算十分晦涩难懂,也要咬牙读下去。合上书,两眼一抹黑,除了获得“终于看完这本书了”这种廉价的喜悦,什么也不记得,什么也没学到。
在知识更新很慢的农耕时代,能理解。但放在现在知识爆炸的现代,就很不可取了。
读书,本质上和购物,看电影,参加讲座没有什么区别,不能将此神圣化,一旦奉上神坛,读书就变成了一件需要在特定场景下才能做的事情。
读致用型书,重要的联系自己生活,改变以往的做法、观点,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只要学好、用好一个观念,就已经赚到了。追求读书的数量毫无意义,急吼吼的看完,如果升级打怪一般终于翻到最后一页,却对生活毫无改变,那又何苦。
2、 从以“书”为中心,切换成以“人”为中心
以“书”为中心,我们太熟悉了。围绕一本书,反复做习题,“三年高考,五年模拟”。那是知识性的学习方法,没错。
现在,切换到应用型学习,那就必须以“人”为中心,以自己为中心。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书里提供了什么思路,怎么结合起来?
只有内化成自己能力的,才算自己的。否则,买一堆书,放在书架上吃灰,只会产生一种“已经拥有这些知识“的错觉。
最后,从“书”跳开去,说说我对碎片化学习的看法。
典型的碎片化学习,就是刷朋友圈,看微信公众号了。这和正襟危坐,皱着眉头捧着一本书相比起来,很不高大上,很low的样子。
真的吗?
前面说了,不要把看书神圣化。很多人一想到读书,就不自觉的严肃起来,“斋戒沐浴,焚香更衣”,这样很不好,越是这样,就越难读书。
而从学习的角度,公众号文章有什么不好?两三千字一篇文章,讲明白了一个(几个)道理,不知不觉间就自我教育一次。
碎片化学习,需要注意抛弃“收藏”、“下载”、“储存”的坏习惯。
PC时代,辛辛苦苦下载一大堆课程,1T的硬盘都装满了,心里十分充实,却再也不打开;手机时代,收藏了数百篇文章,一遍都没看过, “先收藏,一会再看”。没有然后了。
没有亲身实践过的知识不是知识。一切行为,最终都要归结于自身,内化成自己能力,采取行动,才有效果。否则,都是空想。
今天是开年的第二个工作日。新的一年,当然要多读书,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提高自己能力,决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