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半夜醒来,你发现你很久没有读书,而且没有什么负罪感的话,那说明你已经堕落了。”这是北大教授陈平原先生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没有读书就一定意味着堕落吗?那,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回溯怀古,有宋人黄庭坚的“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有王符的“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有刘向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展望视今,有高尔基的“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有雨果的“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有培根的“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古今中外,漫漫长河,流淌着的是书籍所带给我们的生命和不息的斗志,是热血,是积蓄,是礴发。
心思于读,读以为书。读书更像是与书中的世界的谈话与思考。《阅读至乐》的作者约翰·凯里虽然反对枯燥无味的书,提倡要先读有趣的书,但它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向读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书籍这种媒介与电影电视媒介相比,具有不完美的缺陷。”约翰·凯里这样说到。读书让我们拥有更多想象力,让我们更多的去体会、领悟和思索,让我们掌握这个复杂的从文字解码成图像的能力。不可置否,它让我们的个体变得更好,让我们在读中不断完善自己。
读书之人看到余晖斜阳,想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书之人看到空山绝谷,想到的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读书之人看到沧海天地,想到的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而不读书的人,精神上永远缺少能量,身体仿佛是一个虚有的躯壳,内心受不到洗礼,也自然不会感受到真正的丰盈,他们只会用最直接的暴力语言进行攻击。相对于读书的人,他们会把读后的余味留给自己,品味、沉淀再升华。有希望也有意义。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的人赢得的正是这种骨子里流露的气质,正是内心深处自然的精神挥发。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日新月异,变化发展。随着时代的脚步,我们的快生活和快消费将我们带入了“快餐式”阅读的世界,它让我们更便捷快速的去享用文化。但同时,“快餐式”阅读把人们带入“浅阅读”的时代,缺少了精读,人们读书仅局限于文章表面,不能深入发掘,使我们削弱对问题深层次思考的能力,使学习过于肤浅。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是为增强我们的个体见解,是为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是为抓住我们的独立思维。
读书是另一维度的穿越。是思维间的碰撞和思考时产生的火花。而这种“穿越”,于人所论,正如古人所言:书对于人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愤而读之以当金明琴瑟也。读给人以感悟,书给人以指引。感受文化本身,体验人生哲理。书之所在,即诗和远方;思之所向,即人和世界。所谓“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读书的意味也就言溢于表。
常言道:“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书之所读,不仅在赏,不仅在品,且在心悦,在心愉,即读书乐,乐读书。古诗云: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董风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如此,读书之乐矣。
读书,读之成书,书自在读。如何读?何为读?王国维曰读书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对学问执着追求,登高望远,悉察路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坚定不移,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心生阔达,顿悟贯通,豁然开朗。此之三境,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进能变通运用,巧舌如簧,有一得;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吾之所读,不为小成,不为一得,而为厚积,为博览,为方大就。
有一种生存哲学,叫做左手珠算经世,右手诗书自华。读书,是个体的修炼,是国家的兴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自强不息,而其余诸系古文明衰亡,是因为中华文明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就是读书人的存在。为何读书,不仅仅为我们个人,更为我们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亘古传承!
2017年楚才杯作文竞赛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