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先思考再找理由还是先选择再找理由?类似的问题还有“人先思考再行动还是先行动再思考”、“人先感觉再决定还是先决定再感觉”。
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类意识、认知和行为的关系,不同的心理学理论提供了不同的观点。下面我将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人的知行关系。
先思考再行动:这种行事方式通常被人们认可。不论是在读书做题还是在工作解决问题时,我们通常会先进行思考甚至绞尽脑汁,然后才开始行动。
这种观点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的思考过程被视为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处理,这些过程会预先影响我们的行为。
先行动再思考:人们常常认为自己的每个行动都包含了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举个例子,比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行为是完全自发进行的,无需思考。
还有一个例子,小时候和朋友一起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跟着他走,他也跟着我走,然后突然我们互相质疑起来:“你往这个方向走干嘛?”,然后我们又前后回答:“我在跟着你走啊”。这个例子明显是一个先行动再思考的例子,我们先往前走,然后在行动的过程中才开始反思是否正确。
这种观点可以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找到。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刺激和反应的关系确定的,而我们的内心体验(包括思考和情绪)是次要的。
先选择再找理由:假设你走进一家鞋店,看上了一双特别漂亮但价格昂贵的鞋子。你决定购买这双鞋子。但在决定购买后,你可能开始后悔,然后为自己找理由:这双鞋子是真皮的,质量很好,非常耐穿;这双鞋子的设计特别,穿上去会让你看起来非常时尚;你工作努力,买这双鞋子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
然而,实际上,这个决定可能是基于冲动行为或受到商家的营销策略影响。
这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后设理论,用于描述人们倾向于为自己的行为或决策构建一种看似合理的解释或理由,即使这些行为或决策可能并非基于这些理由产生。这种理由构建过程可能是自动的,并且人们可能并不意识到这个过程。
先感觉再决定: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况。让我们考虑一个人际交往的例子。假设你参加一个聚会,遇到了一个陌生人。这个人没有做任何特别的事情,只是与你交谈。然而,你的直觉告诉你,你不太喜欢这个人。你可能无法清楚地解释这种感觉,但你就是感到不太舒服。然后,你决定尽量避免与这个人打交道。
在这个例子中,你的感觉(对陌生人的不喜欢)在前,你的决定(避免和这个人打交道)在后。你可能会去找一些理由来解释你的感觉,比如这个人的态度、语气或微表情让你不舒服。但事实上,这些可能都是你在做出决定后,为了给自己的感觉找出的理由。这就是一个“先感觉再决定”的例子。
这种观点体现了情绪心理学的一部分,即我们的情绪和感觉对我们的思考和决策有重要影响。
先决定再感觉:这种顺序涉及到认知失调理论,该理论主张,当个体的两个或更多认知(例如,观念、信念或知识)彼此冲突时,会产生一种名为认知失调的心理不适。为了减轻这种不适,个体会试图改变或调整他们的认知。
举个例子,让我们考虑一个吸烟者。这个人知道吸烟对健康有害(认知1),但他仍然继续吸烟(认知2)。这两个认知是相互冲突的,因此产生了认知失调。这个人可能会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并试图减轻这种不适。他可能会开始寻找并相信那些表示吸烟并不那么有害的信息,这样他的行为就不再与他的健康观念产生冲突。
人的认知和行为并不总是单一或线性的。在很多情况下,思考、感觉、选择和行动是同时发生并相互影响的。例如,在一个矛盾的情况中,你可能同时体验到愤怒和难过的情绪,你可能在思考和感觉之间来回摇摆,也可能在行动前做出选择,但在行动后再进行反思。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学中的动态系统理论,这个理论强调了个体在复杂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非线性变化和多变性。
人的思考、感觉和行动是复杂的,它们受到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划分为先后顺序,而是应该考虑它们如何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中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人的知行关系具有复杂性,但通过不同的心理学理论,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知行关系。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与他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