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司马迁
上一篇职场人生课的结尾,我说:“all-in也要选好目标,扬长避短”。这是我另外的一个教训。
我虽然是理工科出身,但是从来对技术活都不感兴趣,毕业前夕拿的一堆offer中,连HR岗位的都有好几个,却没有一个技术岗位,可见一斑。
不过在加入N公司之前,我动摇了。我犯了很多职场新人容易犯的错误,认为只有技术相关岗位,才是学到了真正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的技能。所以最终选择加入了N公司。
这虽然不是一个纯技术岗位,但是因为要负责售前售后等一系列的工作,并且中国区团队本来人就少,所以需要做大量的技术相关学习和英语学习。
那时我信“人定胜天”啊,玩命学玩命干。所以“最终至少没有拖整个团队的后腿”:在团队里混的不赖,升职加薪也挺快,也独立负责了地铁线传输控制等项目。
但是,哪怕我如此努力,因为我对技术实在缺乏兴趣,所以我最终的工作仅仅能够称得上优秀,绝对称不上卓越。因为技术从一开始就是我的短板。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弥补自己的短板,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呢。所谓木桶理论,短板才决定了你盛水的多少,长板多长那都是浮云。
但是后来我活明白了:这都是骗人的套路!你要着重发展你的长板,让你的长处更长!如果你有多余的精力,才去做弥补你短板的事情,重点弥补你的短板,是本末倒置。
蔡振华曾经说:中国乒乓球的训练,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所长,让你的优势大到可以足以淹没一切弱点。所以你擅长正拍就不停的练正拍,擅长反拍就练反拍。个人发展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就是要充分发挥所长。先承认人无完人,然后精益求精。
现代社会,相对于平庸的通才,更需要一个专才。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人凭借“一招鲜,吃遍天”,都在一些细小领域成为了专家。这些领域小到以前闻所未闻,比如有“断舍离专家”“治疗拖延症专家”“穿衣专家”“塑性专家”等等,只要你充分挖掘你的长板,哪怕你有很多短板,没关系,你能够获取足够的价值。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喜欢弥补自己的短板,而不想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呢?
因为我们接受的传统“木桶理论”的教育。必须承认,“木桶理论”在团队和项目管理中,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但是对现阶段个人发展而言,已经跟不上形势,所以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这个理论。
因为弥补短板见效更快,提高长处比较痛苦。一般情况下,只需要20%的精力就能做到60%及格水准,但是你如果追求卓越,剩下的40%你需要付出80%的精力。所以,弥补短板更加简单,成效更快,而提高长处,却是一个体力和毅力的双重磨炼。
因为人这种动物天生对不亏更敏感。心理学里面的“损失规避”,说我们对“不亏”的敏感程度要远大于“少得”,面对损失的痛苦程度远大于获得的快乐感。所以为了“不亏”,我们会有更有热情的弥补自己的短板,而不是发挥自己的长处。
因为我们总以为长处是天赋。我们看到某些人演讲比较厉害,或者写代码很厉害,会认为这是他们的天赋。然而这是我们给自己下意识找的理由。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大部分人的优势都是训练出来的,而以我们的努力程度而言,还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的地步!
懂得了扬长避短的道理之后,如何去更好的锻炼自己的长处呢?方法很简单,刻意练习!具体的内容,可以看我之前转载的一篇文章:十分钟读完《刻意练习》。
关于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如何在职场相应作出选择?下次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我总结的“四软+四硬”实践方法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