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盗梦空间》剧照
2010年9月2日(中国大陆)《盗梦空间》上映,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烧脑”电影,丰富的细节、错综复杂的叙事,将观众带入一个潜意识的迷宫。反物理学的探讨、梦中梦,一部结构极其复杂,但却非常引人入胜的科幻梦境之旅。
其实早在1938年就已经产生了类似2010年《盗梦空间》中的剧情,姑且说是1938年版的《盗梦空间》。
我们不难发现下面这张图中的奥妙与恰如其分的“机缘巧合”,从左到右走白天渐渐退去,黑夜降临,农田仿佛受到感召变成白天鹅;从右到左同理,黑夜退去,迎来光明。
《日与夜》,木刻,1938
有时候我们好像被催眠了,看着看着就相信了,好像图中的“故事”讲得如此合理!对于这幅图它有自己的名字叫《日与夜》。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这个图,在靠近中间位置的地方出现了白天与黑夜的“临界”,我们举个例子来剖析:
《日与夜》的构架就像上面交叉的手,画面左边的手对应的是白天,而右侧的手对应黑夜,你有没有恍然大悟呢?
这张神奇的画主人是谁?先提出关于他几个烧脑的词:平面镶嵌、不可能的结构、悖论、循环、分形、对称、双曲几何、多面体、拓扑学……
他就是诡异世界的缔造者——M.C.埃舍尔(M. C. Escher,1898~1972)
M.C.埃舍尔(M. C. Escher,1898~1972),荷兰科学思维版画大师
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已经不是第一次走进我们的视野了(之前两期内容,任意门:《迈着魔鬼步伐的艺术作品,有人神评论说是广场舞》、《用一幅画来表达正无穷,非此画莫属!》),这一期我们深入走近埃舍尔。
先上提纲:
一.循环
《骑士》,木刻,1946
这是埃舍尔很经典的作品《骑士》,沿着画面中的骑士方向行进回环往复永无止境。
《结》,木刻,1965
这个图形是拓扑学里的三叶结,也是充分诠释了“循环”这个概念。
《升与降》,石版画,1960
这幅画中形成了一个魔爪“怪圈”,这里的人们只会拼命埋头往前走,没有尽头。
《画廊》,石版画,1956
“我是这个世界的演员,还是观众?”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二.相对性
《相对论》,石版画,1953
这个场景就和《盗梦空间》里的场景很相似了,在这样一个空间中,如果要区分上下看来只能就某一个参照来说了。
《异度空间II》,木刻,1947
在这个异度空间里真的会让人怀疑人生,一眼望过去或平视、或仰视、或俯视,感叹艺术的细腻与美妙。
《凸与凹》,石版画,1955
这幅画的奥秘很多,我来抛砖引玉,大家看中心的贝壳图案,当你的感知这个区域是地板的时候中心的贝壳图案是凹陷的;反过来,当感知这块区域是天花板时,贝克团是凸起的。
三.无穷
《越来越小》,木口木刻,1956
这个小话题在前边的文章已经有讨论,请走任意门:《用一幅画来表达正无穷,非此画莫属!》
四.变形
《美洲鳄》,石版画,1943
书中的鳄鱼变形到了现实,现实中的又变形到了书中,犹如人生的轮回,经历坎坷向死而生。
《变形I》,木刻,1937
阿马尔菲海岸的建筑变为立方体,又变为平面的正六边形,最终变成了东亚风格的人形。
2010年《盗梦空间》剧照
什么是梦?什么是现实?
其实,我们就是一直活在一个叫做“现实”的这层梦境中……
这里不仅仅有美术,
还有你的故事~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