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有关唐宋诗词故事的评书,非常不错,却没有文稿或书籍,就想着记录下来。但由于评书有些用语过于口语化,做过一些调整。另外,有些人名或地名能查的都努力去查过,查不到就只能音译了,若是音译的话会有指出,请知悉谅解!
提起王维,应该说他是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这个王维不仅攻诗善画,而且精通音律,擅长书法。琴诗画书是相互贯通,而且有独特的造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说,“我品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我看王维的画,画中有诗。”
后人也就用这句话来评价王右丞。为什么叫王右丞呢?王维这一生啊做过许多官职,在他21岁,开元九年就中了进士,后来被贬为冀州的司功参军,到了宰相张九龄执政时期,把王维提拔为右拾遗,转为监察御史。可是好事没过几年,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所以又把王维派到凉州河西做了节度使判官。两年之后给调回京师,不过没过多久又把他撵到湖北襄阳去主持考试工作。到了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王维被安禄山的叛军所俘,本意是想让他做一个官职,为自己所用。可是王维假装自己患有疾病,还有传染性,安禄山就只能给他找了地方养病,就把王维放到了洛阳的普济寺里囚禁起来。王维没做这个官是对的,若是跟着安禄山做了官,那可就要倒霉了。安史之乱平息之后,凡是为安禄山做官的那些人都给判了罪,或大或小,唯独王维没事。尤其王维在被俘期间还做了一首诗,叫《凝碧池》,怀念朝廷痛骂安禄山。所以肃宗即位之后,对王维大加赞许。再加之王维有个弟弟,就是平息叛乱的胞弟王缙,于是就封王维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因此也叫王维王右丞。
不过至此,王维经历了官场沉浮,宦海波澜,使他变得更加消沉。所以就过着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在奉佛参禅,吟山咏水的日子中度过了自己的晚年。王维的诗歌创作道路,大致以开元26年张九龄罢相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诗作大多反映现实,具有明显的政治进步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盛唐时期积极进取的精神;后期的诗作,多半描山绘水,歌颂田园风光,也曲折表达了对于现实政治的不满,但情绪的主调是颓唐消极的。
在王维身上还有许多的迷,比方说王维的生年就是历史之谜。在新旧两唐书上都有所记载,说王维享年61岁,在新唐书上记载说王维是上元年间初年去世的,在旧唐书上说是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761年7月去世的。清代王维的研究专家赵殿成说王维死于上元二年7月,那么根据他享年61岁来推算,王维生于公元701年。也就是说他和大诗人李白是同年生。但是王维有个胞弟叫王缙,官至宰相,他死于建中2年,也就是781年,享年82岁。要这么一推,王缙是公元700年生的,这弟弟反而比哥哥早出生一年,却都有实有据。所以后人研究认定,取大多数意见,认为王维应该是生于长安元年,也就是生于701年,死于761年。所以您看到一些王维的生平,可能会看到701?-761,就是说这个生年是推断出来的,究竟是不是,这是一个谜。
王维从小就聪慧过人,9岁能够提笔写文章。开元天宝年间成为了著名的诗人,擅长于书法,草书和隶书。而且非常喜欢丝竹音律,又擅长绘画,可以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才子啊!在青年时代,就已经名动京师,得到很多皇族亲王的器重,当时的宁王和薛王待王维是半师半友。在很多记载中也有所体现,其中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当时在京城中有个人叫张九稿(音译),想要考取功名,但是心里没底,于是便找关系找门路找到了当时的玉真公主,这是多硬的后台啊!许以重金,结果中间人传话说,公主说了肯定和主持考试的官员说让你得第一,张九稿(音译)是千恩万谢啊。
不巧的是这届考生中也有王维,他在齐王府家里住着。王维也想考第一名,所以就问齐王。齐王本就想推荐王维,可也听到了风声,说现在据说第一名已经内定了,还是公主定的。便想了一计,让王维用自己的才学去争取。可巧过了几天,机会来了。公主正好要开个宴会,王维穿着当时艺人的衣服抱着琵琶和齐王一起来到公主府。齐王说找到一个精通音律的艺人,宴会上可以给大家助兴,公主也就答应了。宴会那天是人满为患,公主唤那艺人来给大家弹奏一曲。王维一曲弹毕,在场所有人无不吃惊,那声调哀切,委委婉婉,满座之人无不为之动容。琵琶声低沉时有如涓涓流水,高昂时犹如疾风骤雨,美不胜收。公主便问,这弹奏得是什么曲子?王维答说这个曲子叫《郁轮袍》。齐王一看正是时候,便说此人不仅精通音律,在词学方面更是超乎常人。公主让王维拿首自己的诗给她看看,早有准备的王维从袖筒中拿出一卷诗卷献给公主。公主展开一看,更加吃惊,他的诗比音律更胜一筹。当公主读到《竹里馆》一诗时,连声称赞,乃上乘佳作啊!
也正是因为这首诗,公主一改以往的想法,把那个张九稿(音译)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推荐王维得了当时的第一名。那这首诗描写得是什么样的意境,让公主保荐王维呢?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