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如何延续人类寿命 —— 《病者生存》读书笔记

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第1章 走出补铁的误区


1、铁元素

(1)对生物的作用

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铁元素。

(2)对人体的作用
  • 铁元素携带来自肺部的氧气,通过血液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处并释放。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体内通常含有 3 ~ 4克铁元素,其中大部分存在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内。缺铁会导致贫血

  • 铁元素还是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酶是我们身体内大多数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帮助身体排毒并把糖分转化为能量。
(3)应用场景

1、对抗全球变暖

人们发现,当陆地上的尘土被吹入海洋时,尘土中的铁元素也随之进入海水中。在少风的海域,如太平洋的部分海域,铁元素无法随风进入海水中,依靠铁元素繁殖的浮游植物群势必会受到影响。

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对抗全球变暖的计划,称作“巨力多溶液计划”( Geritol Solution),其理念大概是这样:通过向海洋倾倒数十亿吨铁溶液来大规模刺激植物生长,从而充分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抵消人类因燃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影响。


2、治疗癌症和感染

病菌疯狂吞噬我们体内的铁元素,癌细胞依靠铁元素迅速繁殖、扩散。

所以治疗癌症和感染的新药物,其基本原理便是限制癌细胞或感染因子获取铁元素。


3、预防感染

首先介绍下螯合剂它是一种蛋白质能与铁元素结合并将其锁住,从而阻止感染因子使用它。我们体内的所有液体,包括泪液、唾液,还有这些开口部位产生的黏液都含有丰富的螯合剂。

一些民间疗法也重新获得了尊重。人们过去常常用蛋清浸泡过的稻草来敷盖伤口,以防止伤口感染,事实证明,这未尝不是一种预防感染的好办法,因为蛋清的确具有预防感染的功效。我们知道,蛋壳是多孔透气的,这样小鸡的胚胎就可以在里面“呼吸”,然而,多孔的蛋壳也是存在危险性的,因为不只空气能够进入蛋壳内,各种各样讨厌的微生物也同样可以进去。这时候就需要蛋清来做好防御工作了。由于蛋清中富含螯合剂(一种能够锁住铁元素的蛋白质,在我们身体的各个“入口处”进行“巡逻”保护),可以保护正在发育中的小鸡胚胎(或者蛋黄)免受感染。

铁元素和感染之间的关系也解释了为何母乳喂养是防止新生儿感染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乳铁蛋白(lactoferrin),它可以与铁元素结合,从而防止细菌吞食新生儿体内的铁元素。

2、血色素沉积症

(1)介绍

西欧人的后裔中,血色素沉积症是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有超过 30% 的人带有该病的遗传基因。

正常情况下,当身体检测到血液中的铁过多时,肠道就会自动减少从食物中吸收的铁量,所以,即使摄入大量的铁,你的身体也不会负荷过多的铁。一旦体内的铁达到了应有的水平,多余的铁就会被代谢掉而不会被吸收。但是对血色素沉积症患者而言,身体总是认为体内没有足够的铁,于是便会继续不断吸收。

症状略。(比较多,网上搜吧)

(2)如何治疗

非常明确的一点是,放血疗法( bleeding)或者按现在的说法叫“静脉切开术”( phlebotomy),是治疗血色素沉积症的首选方法。

【拓展】放血疗法

在西方的医学史中,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源自古希腊的名医盖伦( Galen),他提出了著名的“四体液学说”,这四种体液是指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盖伦及其学派认为,人类所有的疾病都是这四种体液失去平衡所致,而医生的职责就是通过禁食( fasting)、清肠( purging)和放血( bloodletting)等疗法使这四种体液回归平衡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人要是身体不舒服想要放血治疗,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理发店。因为理发师手中有剃刀啊(当时理发师最常用的一种刀叫“柳叶刀”),所以当时的理发师兼外科医生

《柳叶刀》也是知名的英国权威的医学杂志。

如今,我们熟悉的理发店门口放置的红、蓝、白条纹相间的三色旋转柱,其实就是当年理发店提供放血治疗服务的标志(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代表绷带):柱子顶端的黄铜碗用于盛放水蛭,底端的碗则用于装流出来的血液。

静脉切开术能历经数千年并风靡全球,这可能也说明它确实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如果每一个接受放血治疗的人都死了,那么医生估计很快就失业了,放血疗法必然也会迅速退出历史的舞台。

3、黑死病

(1)介绍

公元14世纪,”黑死病”的鼠疫席卷了整个欧洲,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欧洲人在这场瘟疫中丧生,死亡总人数超过了 2 500万。

1347年秋天,停靠在意大利墨西拿( Messina)的热那亚贸易船队被认为是这场欧洲鼠疫最可能的始作俑者。当船队到达港口时,大多数船员已经死亡或者奄奄一息了。

鼠疫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其最常见的感染方式是鼠疫的致病菌( Yersinia pestis,即鼠疫杆菌,也被称作“鼠疫耶尔森菌”,以亚历山大·耶尔森的名字命名;耶尔森是 1894年首次将该细菌分离出来的细菌学家之一)定植在人体的淋巴系统中,进而导致腋下和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疼痛,最终这些肿大的淋巴结会穿破皮肤形成黑斑并使其脓肿、破溃。如果不及时治疗,鼠疫感染者的存活率只有三分之一。(这还只是鼠疫的一种感染形式,即淋巴系统受感染以后的腺鼠疫。当鼠疫杆菌侵入肺部,并通过空气进行传播时,它的杀伤力会变得更强,同时传染性也会更高,患者的死亡率高达 90%! 4)

(2)血色素沉积症的突变

处于人生鼎盛时期的壮年男性是最脆弱、最易受疾病威胁。数据表明, 15~ 44岁的男性死于这种疾病的人数比同年龄段的女性要多出一倍。

即在某一特定的人群中,铁元素的含量越高,感染瘟疫的可能性就越大。过去,健康的成年男性比其他任何人患病的风险都高,因为儿童和老年人往往由于营养不良导致体内缺铁,而成年女性也因月经、妊娠和哺乳周期性地流失铁元素。

携带血色素沉积症突变基因的人对鼠疫的抵抗力尤其强大,这是因为他们体内有缺铁的巨噬细胞来保护他们免受病毒的侵害。所以,即便这种突变基因在几十年后会夺走他们的生命,至少在当时他们比未患血色素沉积症的人更有可能在瘟疫中存活下来,繁衍生息,并将这种突变基因遗传给子孙后代。

”为什么你会服用一种能在 40年之内杀死你的药物?只有一种原因,对吧?那就是:这是唯一能够阻止你明天就一命归西的办法。“ —— 两权相害选其轻。

血色素沉积症突变基因携带者(拥有抵御瘟疫的潜质)人数的不断增加,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之后出现的鼠疫没有 1347年至 1350年发生的鼠疫具有那么大的致命性和杀伤力。

血色素沉积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而且在鼠疫爆发之前就已经存在。最近的研究表明,血色素沉积症起源于维京人(北欧海盗)。

4、其他

(1)囊性纤维化

除了血色素沉积症,欧洲人群中第二种最常见的遗传病是囊性纤维化( cystic fibrosis)。

新的研究表明,携带囊性纤维化致病基因的一个等位基因似乎就会对预防结核病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5、总结

那些企图杀死我们却始终未能得逞的东西,反而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但也付出了遗传病的病症的代价。

第2章 血糖里隐藏的秘密


1、糖尿病

(1)介绍

据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估计,目前全球有 1. 71亿人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有两种类型: 1型和 2型。根据发病年龄的不同,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也分别被称为“青少年型糖尿病”和“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85%的 2型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的人。随着儿童肥胖率的暴涨,儿童中 2型糖尿病的人数也快速增加,导致“成年发病型糖尿病”越来越成为一种误称。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体自然存在的防御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的某些细胞识别为“外来入侵者”并出手将它们消灭。在 1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受到这种错误攻击的细胞恰好就是胰腺中参与胰岛素合成的细胞。目前,1型糖尿病只能通过每日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进行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仍然可以产生胰岛素,通常可以在不注射胰岛素的情况下,通过其他药物治疗、谨慎的饮食、合理的运动、减轻体重和监测血糖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2)致病原因

糖尿病的致病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事实上,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遗传因素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子。

2、猜想

(1)糖也是防冻剂

我们知道,冰晶只能由纯水组成,但是冰晶开始形成的温度取决于水中的其他物质,因为任何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都会妨碍液态水形成固态冰晶六边形格子的能力。举个例子,富含盐分的海水一般会在大约 28华氏度(约为零下 6. 7摄氏度)时结冰,而不是在我们认为的水的冰点 32华氏度(即 0摄氏度)。人们放在冰箱里的伏特加酒也是个好例子。通常情况下,伏特加酒的酒精含量大概占到了瓶子中液体体积的 40%,而这些酒精对防止伏特加酒结冰发挥着重要作用,除非你把伏特加酒冷却到零下 20华氏度(约为零下 33摄氏度),否则它不会结冰。此外,即使是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也不会正好在 32华氏度时结冰,因为这些水中通常含有微量的矿物质或者其他杂质,降低了冰点。

和盐分、酒精一样,也是一种天然的防冻剂

(2)动植物界的例子

1、葡萄

当葡萄首次“感知”到霜冻的侵害时,排除其果肉所含水分其实是从两个方面保护了自己:首先是减少了水分,其次是提高了残留水分中的糖浓度。这样,葡萄就能经受住更低的温度而不至于被冻结。


2、林蛙

北美林蛙(Rana sylvatica)有个特殊的本领:冻成冰块还能活过来。

林蛙在森林地面上冬眠身体里的水分2/3都会结冰,林蛙体内的冰,主要分布在体腔、皮下、淋巴这些不太要命的地方,脑和内脏保持完好。这时候它不呼吸,没有心跳,新陈代谢完全宕机,就像一件玻璃制品。

在林蛙的皮肤感知到温度即将降至冰点附近几分钟之后,它开始将血液和组织器官细胞中的水分排出,这一过程不是通过排尿实现的,而是将水分集中储存在了腹部。与此同时,肝脏将大量的(相对于小小的林蛙而言)葡萄糖释放到了血液中,并辅以释放额外的糖醇,使林蛙体内的血糖水平上升了数百倍。所有的这些变化都大大降低了林蛙血液中残留水分的冰点,并有效地将其转化为一种含糖的防冻剂。

虽然林蛙的血液中留有部分水分,但是高浓度的糖不仅降低了血液的冰点,还能迫使冰晶形成更小、锯齿更少的形状,防止晶体刺穿或划破细胞壁或者毛细血管壁,从而将伤害降至最低。


3、老鼠

当老鼠暴露在冰点温度之下时,它们的身体就会对自身的胰岛素产生抗性。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对抗寒冷的反应就是我们所说的糖尿病。


4、人

我们知道,当人体被冷冻时,血液中的水分也会被冻结,形成的冰碎片会刺破血液细胞,导致毛细血管破裂。

目前,通过冷冻为人们保存卵子和精子,深低温保藏技术已经使生殖医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此技术用到了糖作为冷冻保护剂)

目前只能实现冷冻生殖细胞,器官和整个人体还不行。

(3)糖尿病的突变

糖尿病有可能真的帮助过欧洲居民的祖先在新仙女木期突至的寒冷中生存了下来。

比如,在天气寒冷的地区,在较冷的月份里被确诊为糖尿病的人明显增多

3、总结

请记住,进化的过程虽然很了不起,但是它并不完美。

第3章 胆固醇升高也有裨益


1、阳光

(1)晒黑

① 人为什么会晒黑

皮肤的颜色在一定程度上会因日晒而发生变化,触发这种变化的就是垂体(pituitary gland,一种内分泌腺)。在正常的情况下,一旦你暴露在阳光下,垂体就开始分泌激素,这种激素能够刺激黑色素细胞迅速生成大量的黑色素(但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大约相同数量的黑色素细胞)。但是不幸的是,这个过程很容易被破坏。因为垂体是从视神经中获得信息的,当视神经感受到光线时,它就会向垂体发出信号,启动黑色素细胞的工作程序。

猜猜当你戴上太阳镜之后会发生什么?由于到达视神经的光线变少,所以传递到垂体的警告信号也会减少,继而刺激黑色素细胞的激素的释放也会少得多,最终导致黑色素生成量减少,从而使得皮肤灼伤的风险大大增加。如果此刻的你正戴着太阳镜、惬意地躺在沙滩上阅读本书,那就请你为自己的皮肤着想,把太阳镜摘掉吧!

② 晒黑的好处

皮肤越黑,吸收的紫外线就越少

③ 晒黑的坏处

不美观。

(2)日晒

虽然晒黑不美观,但是大家还是要适当的日晒。

① 日晒的好处 - 生成维生素 D

如果我们适度地暴露于阳光下,我们的皮肤会将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 D

生活中最常用的防晒霜在阻隔紫外线、防止我们的皮肤被晒黑的同时,也将阻碍身体合成维生素 D所需的紫外线。

② 日晒的坏处 - 破坏叶酸

破坏我们体内的叶酸储备。

叶酸(Folate、folic acid)也称为维生素B9、维生素M、维生素Bc,属于维生素B,叶酸得名于拉丁语词汇“叶子”,因为叶酸的最佳来源之一是绿叶蔬菜,如菠菜和卷心菜等。

叶酸可分为叶酸和叶酸盐(叶酸盐是叶酸的一种综合形式,前者具有生物活性,而后者没有生物活性。机体吸收叶酸要比吸收叶酸盐快,但机体内的叶酸必须转换成叶酸盐才能够发挥作用),它们对人类的生存都很重要。

所以深色皮肤并不仅仅是一种为保护皮肤免于晒伤而发生的适应性变化,而且是一种防止叶酸流失的适应机制。

(3)我们原本是黑人

最近在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科学调查研究甚至认为,白皮肤的人实际上是黑皮肤人种的变种人,是黑皮肤的人在丧失了产生大量黑色素的能力之后,发生基因突变形成的。

例子1:因纽特人是亚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尽管他们能够接收到的阳光有限,但皮肤却是黑色的。此事颇有蹊跷?没错,你的怀疑是对的。不过,他们之所以不需要进化出较浅的肤色以保证体内能够合成足够的维生素 D,是因为他们的饮食基本上全是富含脂肪的鱼类,而鱼又恰好是自然界中富含维生素 D的食物之一

没有基因突变的动力。

例子2:生活在欧洲地区的浅色皮肤人群也会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在那里,不是深色皮肤阻挡了阳光,而是尽管人们拥有浅色皮肤,却没有足够的光照可以帮助合成维生素 D。

有基因突变的动力。

所以,通过基因型分析确定的种群似乎比通过肤色或自我声明确定的种群更具有可信度。比如一些黑皮肤的北非人可能与肤色较浅的南欧人血缘关系更近。

2、喷嚏综合征

ACHOO综合征,俗称“喷嚏综合征”,全称是“强迫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光眼激发综合征”( autosomal dominant compelling helioopthalmic outburst syndrome)。这种“疾病”的典型症状是见光打喷嚏,即当某个人从黑暗的环境中突然暴露在强光(通常是阳光)下时,就会不受控制地打喷嚏。

若追根溯源,我们还要从我们祖先的生活环境说起。很久以前,由于我们的祖先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山洞里,因而这种打喷嚏的反射能够帮助他们清除鼻腔或者上呼吸道中的霉菌或微生物。但如今,当某个人开车穿过黑暗的隧道,在进入明媚阳光下的那一刻,突然情不自禁地打起了喷嚏时, ACHOO显然没有在发挥积极的保护作用,而且危险至极,

3、喝酒脸红

(1)亚洲红脸症

被称为“亚洲红脸症”( Asian flush),或者更正式一点的名称是“酒精性脸红反应”( alcohol flush response)。 将近半数的亚洲人饮酒之后都会出现红脸反应,而这在其他种族里却很少见到,

尽管这一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但也需要多种酶和其他器官协力完成。首先,一种叫作“醇脱氢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的酶会将酒精转化为一种叫作“乙醛”( acetaldehyde)的化学物质;然后,另一种被称为“乙醛脱氢酶”( 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的酶将乙醛转化为乙酸( acetate);最后,第三种酶再将乙酸转化为脂肪、二氧化碳和水(酒精代谢产生的能量一般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这也正是喝酒会引起“啤酒肚”的原因)。

许多亚洲人体内存在一种基因变异(标记为 ALDH2* 2),导致他们体内产生了一种作用不太强大的乙醛脱氢酶,因而无法有效地将酒精的第一副产物乙醛转化为乙酸,从而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乙醛的毒性是酒精的 30倍,一丁点儿量就能让人显出醉态,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脸颊变红。

所以喝酒脸红是身体的警讯,喝酒脸红的人最好不喝或者少喝酒

以至于医生经常会给酗酒者开一种叫作“戒酒硫”( disulfiram,也称安塔布司)的药物来治疗酒瘾,其本质上就是在模仿 ALDH2* 2的效果。

其实这个原理很像乳糖不耐。

(2)欧洲人为什么少有红脸症

以前的人如何获取清洁的饮用水便成为摆在人们眼前的巨大挑战。一些理论认为,不同的文明孕育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 在欧洲,人们使用了发酵的方法,由此产生的酒精能杀死水中的微生物,但与此同时,这种酒精通常也会与水混合在一起。
  • 而在世界另一端的亚洲,人们采用煮水和泡茶的方法来净化他们的水源。

结果,欧洲人面临着更大的进化压力,最终使他们获得了酒后不红脸的能力,能够不断饮酒、分解酒精、解毒,而亚洲人在这方面的进化压力则要小得多。

4、高血压

你可能听说过可以令你的血压升高的说法吧。

非洲裔美国人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几乎是其他美国人的两倍,而生活在非洲的黑人的高血压发病率远没有非洲裔美国人那么高。遗传学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黑奴贸易写下了最可耻、最卑劣的一页。利欲熏心的奴隶贩子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黑奴们面对的运输环境和条件极其恶劣,通常都饿着肚子,甚至连水都没法喝,所以死亡率非常高。在此种情况下,那些体内天生能保存较多盐分的人存活的希望可能会大一些,因为额外的盐分可以帮助他们体内储存足够的水分,以避免致命性脱水的发生。假如这是真的,那么奴隶贸易其实造成了一种非自然的选择,使得非洲裔美国人体内储存盐分的能力增强了

5、补充

制药行业已经开始考虑人群间的遗传差异了。研究遗传变异对药物治疗影响的学科被称为药物遗传学( pharmacogenetics)。

第4章 “嘿,蚕豆兄,帮个忙好吗?”


1、蚕豆病

(1)介绍

蚕豆病( favism,现代医学对它的称谓如此贴切)是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症,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酶缺乏症,大约有 4亿人患有这种疾病。在极端的情况下,患有蚕豆病的人在进食蚕豆(或服用某些药物)以后会迅速出现严重的贫血,并且经常会导致死亡。

说起“自由基”( free radicals),你可能早就从新闻报道中对它有所耳闻了,知道它们对我们的身体有危害。其实,理解自由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记住:大自然母亲喜欢配对,扮演着化学反应中“媒人”的角色。自由基本质上是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原子,而不成对的电子盼着自己能够出双入对。不幸的是,这些电子在机体内所有错误的地方寻找着“爱情”。当不成对的电子试图与其他分子中的电子配对时,便会引起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会破坏细胞中的化学物质,导致细胞早死,这也是自由基会引起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

蚕豆中含有两种与糖有关的化合物——蚕豆嘧啶葡萄糖苷( vicine)和伴蚕豆嘧啶核苷( convicine)。这两种化合物都能在人体内产生自由基,特别是过氧化氢。

吃蚕豆会将自由基释放到血液中;患有蚕豆病的人由于体内缺乏 G6PD酶,因而不能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最终会导致红细胞破裂并引发贫血症。

(2)小结

1、从地图上来看,蚕豆的种植区域和潜在的蚕豆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居住区域存在高度的吻合。

在地中海周围的北非和南欧地区,蚕豆都是最常见的作物,也是最致命的,而这里恰好也是历史上广泛种植和食用蚕豆的区域。

2、任何一种像蚕豆病这样普遍存在于 4亿多人中的基因突变,曾经给它的携带者带来的益处必定大于害处。

2、植物

(1)果实

植物能够结出可食用的果实,是它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化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成熟的果实容易采摘,而且经常会自己掉落,而未成熟的果实很难采摘。

(2)刺

刺是植物最明显的防御机制,但绝不是唯一的,

(3)植物激素

苜蓿、甘薯和大豆都属于一类含有一种叫作植物雌激素的化学物质的植物。听起来很熟悉,对吧?没错,植物雌激素与雌激素等动物性激素的作用相似。如果动物吃了过多含有植物雌激素的植物,过量的雌激素样化合物会严重影响它们的生殖能力。

天才的化学家卡尔·杰拉西( Carl Djerassi)正是基于植物的这种避孕作用,研发出了避孕药。不过,他并没有选择苜蓿作为原料,而用的是甘薯,确切地说是墨西哥山药。他从山药中的一种植物雌激素“薯蓣皂苷元”( disogenin)着手,然后以此为基础,于 1951年合成了第一种可销售的避孕药

[拓展]也有好处:

但植物雌激素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听起来这似乎有失偏颇,因为有些植物雌激素,比如染料木黄酮(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可能有助于阻止或减缓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3、味觉

(1)辣

哺乳动物对辣椒素极其敏感,因为辣椒素会作用于哺乳动物感知疼痛和温度的神经纤维,但是鸟类通常感觉不到辣味,因为其体内缺乏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

这是好事,因为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会破坏它们的小种子。但是鸟类在吃辣椒时既不会破坏辣椒的种子,也不会受到辣椒素的影响。

植物进化出了辣椒素,防止被哺乳动物吃,而只让被鸟吃掉。

辣椒素是一种具有黏性的毒素,它能附着在黏膜上。这就是为什么用触碰过辣椒的手揉搓眼睛时会有火辣辣的灼烧感,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这种灼烧感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用水清洗也无济于事,因为 辣椒素的黏性使其不易溶于水。在这种情况下,喝杯牛奶(最好是低温的全脂牛奶)或是吃点其他含有脂肪的东西更能缓解辣味,因为脂肪是疏水性的,它有助于将辣椒素从黏膜中剥离出来,从而使你恢复平静。

在其他大量食用辣椒的种族中,胃癌的发病率的确更高。

[拓展]也有好处:

辣椒中的辣椒素可以刺激内啡肽的释放,从而使人产生愉悦感,减轻压力感。与此同时,辣椒素还能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率——有些人认为可提升高达 25%。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辣椒素可能有助于减轻各种疼痛,包括由关节炎、带状疱疹和术后不适等引起的疼痛。

(2)苦

苦味与植物毒素检测联系在了一起,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味苦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

而”超级味觉者”会觉得葡萄柚、咖啡和茶等食物都苦涩难耐。拥有敏感的味觉在今天看来可能并不是一种优势。

他们对甜味的敏感程度可能也是普通人的两倍,而且也更容易感受到辣椒引起的灼烧感。

今天,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对植物毒素的自然警报已经逐渐解除了,对苦味产生强烈的反应反倒可能成为一种劣势,因为它并不是在帮你避开毒素,而是让你远离了对你有益的食物。

良药苦口。

4、植物的防御机制

(1)如何防御

请记住,植物的化学武器大多不是针对我们人类的,它们更多的是针对昆虫、细菌、真菌以及某些专门食草的哺乳动物。

由此可见,在感受到攻击的时候,芹菜特别擅长加足马力大量生成补骨脂内酯。伤痕累累的芹菜秆所产生的补骨脂内酯可以达到未受伤害的芹菜秆的 100倍。农民使用合成杀虫剂虽然会带来一大堆其他的问题,但是基本上可以保护植物免受攻击。而种植有机作物的农民不使用合成杀虫剂,就意味着他们给了植物攻击者以可乘之机,使得正在生长中的有机芹菜的茎秆容易受到昆虫和真菌的侵袭。当这些茎秆不可避免地成为“盘中餐”时,芹菜就会产生大量的补骨脂内酯。种植有机芹菜的农民本想使其免受杀虫剂中毒素的污染,没想到却保护了植物中合成大量毒素的生物学过程。

方舟子也拿这个现象来支持有机食品并不如一般的食品安全。

(2)人类怎样面对

通过烹饪或者浸泡,许多植物的防御系统就会失效。过去有将豆类和豆类蔬菜浸泡过夜的传统,这一传统正是起到了这样的功效:它能中和造成我们新陈代谢紊乱的大多数化学物质。

我们为什么要继续种植和食用数千种对我们来说有毒的植物?人类每年平均摄入的天然毒素竟多达 5 000到 10 000种!研究人员估计,近 20%的肿瘤相关性死亡是由我们饮食中的天然成分引起的。

[拓展]也有好处:

现如今,世界上大约有 60%甚至更多的人仍然直接将植物作为药物。

(3)小结

生命,本就是一种妥协。

第5章 微生物与人类


1、介绍

一个成年人体内“外来的”微生物细胞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 10倍之多。

你必须先摒弃一些旧的观念,比如所有的细菌都是坏蛋,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掠夺者,所有的病毒都是恶棍等。事实上,我们一直都与这些微生物共同进化,而且这种进化往往是互惠互利的。

性吸引力也与疾病有关。看到某位性感的异性,为什么你会觉得他(她)身上的气味如此具有诱惑力?这通常表明你和他(她)有着不同的免疫系统,如果你们俩一起生育下一代,那么你们的孩子会拥有比你们更广泛的免疫力

2、寄生虫

(1)黄蜂与蜘蛛

“考德领主”在哥斯达黎加的丛林中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着,每天织着圆形的蜘蛛网,并将自己挂在网中心,等待着误闯入“家中”的猎物自投罗网,然后将其包裹起来以备日后慢慢享用。直到有一天,“麦克白夫人”不知从哪儿突然飞了过来,趁其不备蜇了“考德领主”一下,使后者麻痹。这时候,“麦克白夫人”乘虚而入,迅速在“考德领主”的腹部产下了一颗虫卵。大约 10 ~ 15分钟后,“考德领主”苏醒过来,又开始继续织网、捕猎。可怜的“考德领主”完全不知道,从“麦克白夫人”第一次将毒针刺向它的那一刻开始,它的命运注定是一场悲剧。成年黄蜂存放在蜘蛛体内的卵很快孵化成为幼虫。幼虫(我们就称它为“小麦克白”吧)开始在蜘蛛的腹部打洞,慢慢吸干它的血。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黄蜂幼虫一直依靠着蜘蛛生存,而蜘蛛一如既往地织着网,浑然不觉。然后,当黄蜂的幼虫准备作茧,并开始完成其转化为成年黄蜂的最后一个阶段时,“小麦克白”便向“老考德领主”的体内注入一种化学物质,这彻底改变了蜘蛛的行为,成功地将它变成了幼虫的奴隶。此时的蜘蛛不再织圆形的网,而是在相同的几根网丝上来回移动,如此反复编织多次,最终织出一张可以保护黄蜂幼虫的茧的特殊之网来。之后在午夜时分(大自然母亲精心安排的好戏通常在这一时刻上演),蜘蛛坐在这个特别的网的中心位置,一动不动。接下来就是“小麦克白”的“独角戏”了……

(2)金线虫与蝗虫

金线虫( Spinochordodes tellinii)是法国南部的一种线虫,主要寄生在蝗虫的体内生长至成虫。这是另外一种可以让宿主产生自杀行为的蠕虫,它就像一个永远不会离开的房客一样,直至宿主杀死自己。一旦金线虫的幼虫生长至成年,它就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不幸的法国蝗虫便会身不由己地找到最近的水池,纵身跳进去,就像停泊在马赛港的船只上面喝醉了酒的水手一样,完全忘记了自己不会游泳的事实。一旦进入水中,蝗虫便会慢慢地被淹死,金线虫则借机从奄奄一息的蝗虫体内钻了出来,然后四处游走寻找浪漫的爱情,繁殖下一代。

(3)弓形虫

弓形虫以猫科动物为最终宿主。

当老鼠吃了被感染的猫的粪便时,寄生虫便会以其惯用的伎俩进入老鼠的肌肉和脑细胞中。一旦进入老鼠的大脑,寄生虫就会对老鼠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作用机制我们尚未完全弄清楚。首先,老鼠会变得肥胖而又无精打采。然后,它就会失去对其天敌——猫——的天然恐惧。事实上,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受感染的老鼠非但没有逃离有猫尿标记的地方,反而会被它的气味吸引。

最近的实验研究也支持了弓形虫可能会引发精神分裂症的观点。

(4)蛲虫

当宿主在夜间睡眠时,肛门括约肌会松弛,怀孕的雌虫便会从大肠中爬至肛门外(和其他很多寄生虫一样),把它们微小的卵子产在受感染的孩子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同时,它们产下的过敏原会引起严重的瘙痒。

当感染了蛲虫的孩子用手挠他(或她)的屁股时,虫卵便会趁机钻入他(或她)的指甲盖中。

(5)补充

对于很多寄生虫来说,所有的努力都将归结为一点:如何从一个宿主的体内迁移到另一个宿主的体内

3、病毒和细菌

(1)益生菌

这些微生物大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它们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广谱抗生素(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s),即抗菌范围广泛的抗生素,会误杀益生菌。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医生建议,在服用抗生素的同时最好喝点酸奶,因为酸奶中的细菌是友好的益生菌。

前面说过,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形式都需要依靠铁来生存吗?当然也会有例外,其中之一就是一种被称为乳酸菌的细菌,它是最常见的益生菌之一,主要依靠钴和锰而不是铁来生存,这就意味着它不会觊觎你体内的铁元素。

(2)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寄居于宿主的唾液腺中,使宿主难以吞咽。由于宿主无法吞咽,便会口吐白沫,唾液中充满了狂犬病病毒。一旦宿主开始口吐白沫,病毒很可能已经感染了它的大脑,其中的化学物质使宿主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越来越有种想攻击其他动物的冲动。当宿主终于无法忍受这种感觉时,就会撕咬其他动物。由于宿主唾液中充满了狂犬病病毒,所以它们的撕咬是有传染性的。愤怒的一咬加上具有传染性的唾液,新的宿主由此产生,同时也意味着该病毒可以继续存活和繁殖了。

此外,狼人的传说也极有可能源于古代人对狂犬病病毒发作时的观察,传说中狼人只需要咬上一口,就能将受害者变成一只像狼人一样疯狂咬人的野兽。

(3)霍乱

霍乱主要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

在严重的情况下,持续性的腹泻会导致脱水和死亡。

而正是腹泻,引起水土源的进一步污染,导致霍乱的再一次传播。

(4)疟疾

疟疾是由受感染的雌性疟蚊传播的疾病。

疟疾也有操控人类宿主的独特方式,它会让我们变得无能力( incapacitating)。感染了疟疾的患者会经历可怕的全身发冷和发热的周期性循环,并伴有虚弱和疲乏的症状。

想象一下,当你卧病在床,虚弱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时,此时的你无疑是蚊子的绝佳目标。

(5)感冒

感冒后,至少身体是可以移动的。这就是为什么当你感冒的时候,尽管一直感觉难受,但却依然能起床上班。感冒病毒就是要确保你可以乘坐地铁去上班,一路喷嚏不断、咳嗽不止。埃瓦尔德认为,这种感冒病毒在进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毒力进化得恰到好处,既保证我们活动自如,又确保它们可以存活下来。事实上,他也认为感冒病毒可能永远不会进化到置我们于死地或者使我们严重瘫痪的地步。

(6)疱疹病毒

换句话说,有时候疱疹病毒可能盼着你多多发生性行为。

(7)补充

我们应该主动控制病原体的进化方向,袒护那些毒力相对较弱的菌株,从而将那些病原体驯化,使它们回归到以前毒力较弱的状态。由于病原体的毒力大大减弱了,大多数人即便是被感染了,也可能毫无察觉,就好像是打了一剂免费的活疫苗一样。

第6章 人类基因库探秘


1、非编码 DNA

我们体内只有不到 3% 的 DNA含有构建细胞的指令,而绝大多数,也就是其余的 97%,都不具备活性来指导形成任何物质。

这些遗传物质的标准术语甚至也随之升级——从“垃圾 DNA”变成了“非编码 DNA”( noncoding DNA),这就意味着它们不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2、基因突变

当机体暴露于辐射或强化学物质(如香烟烟雾和其他致癌物中的物质)时,也会发生突变。

流感的暴发和大流行被认为是由病毒的 DNA发生突变时引起的。

20世纪时, 9次太阳黑子活动高峰中有 6次都与大规模的流感暴发同时发生。事实上, 1918— 1919年爆发的 20世纪最严重的一次流感,也是紧随着 1917年的太阳黑子活动高峰发生的,这次流感造成了数百万人死亡。当然,这也可能只是巧合。

3、获得性遗传

人们普遍认为,拉马克是“获得性遗传理论”的主要倡导者。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父(母)在其有生之年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他(她)的后代

例如:铁匠的儿子生来就会有两条强壮的手臂,因为他的父亲在无数次锤击铁砧的过程中已经锻炼出了健硕的肌肉。

4、跳跃基因

(1)介绍

跳跃基因是那些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并能在生物染色体间移动的基因物质。

今天,麦克林托克发现的这些基因中的“游牧民族”被称为“跳跃基因”( jumping genes),它们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突变和进化的理解。

1983年, 81岁高龄的芭芭拉·麦克林托克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们的非编码 DNA的很大一部分是由“跳跃基因”组成的,所占的比例多达一半

(2)作用

① 帮助初始化发育

“跳跃基因”在大脑发育的早期阶段是非常活跃的,实际上是胚胎发育初始阶段的一种关键的调节因子。

② 造成突变

进而帮助创造多样性和个性。

麦克林托克不仅发现“跳跃基因”通常会在面临压力的时候出现,而且她还指出,它们跳跃到某些特定位置的概率要远大于其余的位置。换言之,色子总是掷向能够为玉米带来好处的一面,尽管这种好处只是微乎其微。

有倾向性。

当处于压力之下时,这些细菌的突变也会随之进入“超光速推进状态”。尽管相关的证据越来越多,但是“超变”是否真实存在尚无定论。

存在快速突变。

③ 实现有限的编码 DNA实现不了的功能

人体的免疫系统使用了 100多万种不同的抗体——针对特定入侵者的特异性的蛋白质。到目前为止,产生如此之多不同类型特异性蛋白质的机制尚不得而知,特别是当我们没有足够的基因来解释它的时候(别忘了,我们只有大约 25 000个活跃的编码基因,而我们正在讨论的可是 100万多种不同的抗体的可能性)。但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将免疫系统的抗体生成机制与“跳跃基因”的行为联系在了一起。

这也是母乳喂养对婴儿有益处的众多原因之一——母乳中含有一些母亲的抗体,这些抗体在婴儿的免疫系统正常运转之前,可以起到暂时的被动免疫接种的作用,从而可以预防感染。

(3)总结

“跳跃基因”越来越像是大自然版本的“动态基因工程”。

(4)跳跃基因是病毒?

① 原理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家一直都认为遗传信息只会朝着一个方向流动,即从 DNA到 RNA再到蛋白质。逆转录病毒如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逆转录病毒是由 RNA组成的,通过使用一种被称为“逆转录酶”( reverse transcriptase)的酶,它们将自己从 RNA转录成 DNA,在这一过程中它们实际上逆转了信息流。

② 猜想

这些“跳跃基因”看起来像极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病毒。

维拉里尔称病毒为“终极基因创造者,创造了数量庞大的新的基因,而其中的一些基因在稳定的病毒定植( viral colonization)之后会进入宿主的家族谱系中。”

如果最初来自病毒的遗传密码成为生物体基因库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很难去判断哪一方是基因的真正起源,因为病毒和生物体已经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了。

最后的事实竟是,很大比例的人类 DNA都与病毒有关

③ 积极意义

从本质上来讲,这种与病毒的合作关系或许曾经帮助我们进化成为如此复杂的生物体,合作进化的速度要比我们孤军奋战时快得多。

第7章 甲基的疯狂——最终表型之路


1、基因组计划

一批科学家宣布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一项为期 10年的规模宏大的研究计划,目的是完整绘制出组成人类 DNA的 30亿个碱基对序列。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介绍

表观遗传学( epigenetics)主要研究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子女如何从父母身上遗传并且表达看似新的性状。也就是说,指令是相同的,但是其他的东西会凌驾于它们之上。

这种基因抑制的过程被称为“ DNA甲基化”( DNA methylation)。当一种被称为“甲基”的化合物与基因结合,改变了基因表达,但实际上并未改变 DNA时,“甲基化”便发生了。维生素补充剂中的化合物含有“甲基供体”( methyl donors)——形成甲基的化学分子,能够阻断遗传信号

完全相同的一组基因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取决于它们是否经历了 DNA甲基化。表观遗传效应能够影响你的表型,但是却不改变你的基因型。

(2)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

然而,表观遗传学却给沾沾自喜的科学家泼了一盆冷水,把一切计划都打乱了。

我们所不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哪些基因是被哪些甲基供体关闭或者减弱的。

2003年秋天,一群欧洲的科学家宣布了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他们的目标是在甲基化标记物可以附着并且改变某个特定基因表达的每一个位点上都添加一个指示标记。

3、引起甲基化的原因

(1)母体效应

母体的营养补充可以在不改变基因本身的前提下,永久地改变其后代的基因表达。

营养供给

科学家发现,母鼠分娩后最初的几个小时内对初生幼鼠关注程度的不同对幼鼠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受到母亲温柔舔舐爱抚的幼鼠最终长成了自信的大鼠,它们相对从容淡定,也更善于应对突发状况;而被母亲忽略的幼鼠长大以后却变得“神经兮兮”,往往对陌生环境充满警惧。

精神心理

(2)父体效应

跟母亲一样,父亲慈爱的、积极互动的情绪状态会通过一种精神甲基化的方式传递给他们的孩子。

(3)环境

在小田鼠降生之前,发育中的基因组基本上就已经获得了“天气预报”,所以它知道小田鼠应该长出什么样的“外衣”以应对母体外的环境。

有点像星座。(星座的理论依据是行星的运动和位置,以及出生时的气候)

相同的双胞胎拥有近乎完全相同的 DNA,然而 DNA不代表宿命,原因之一就是甲基化。在 40余年中,她们接触的是不同的环境,因而可能在埃莉诺的基因周围产生了不同的甲基化模式,不幸的是,这种模式可能导致了乳腺癌的发生。

由于某种不明的原因,准妈妈的精神状态会引发生理或者表观遗传事件,这些事件可以影响她的妊娠过程以及男性或女性胎儿相对的生存能力。太平盛世,意味着更多的男孩;艰难时期,则意味着更多的女孩

(4)生活习惯

在印度,有数百万人嗜好嚼槟榔。槟榔果是一种辛辣的种子,人们咀嚼它的时候会使牙齿和牙龈都染上红色。就像尼古丁一样,它会使人精神兴奋,很容易上瘾,并且会严重致癌。

4、甲基化并不是基因打开或者关闭的唯一途径

我们的体内有一套完整的启动子( promoters)和阻遏子( repressors)系统,它们可以控制特定的基因通过转录成为 mRNA,然后翻译成蛋白质来表达自己的程度。这一系统就相当于一个内部的调节器,它可以打开、关闭,甚至加速特定蛋白质的生成以应对身体不断变化的需求。

当某个人饮酒之后,他或她的肝细胞中的基因启动子就会加速产生酶,(还记得乙醇脱氢酶吗?)。

第8章 这就是人生:为什么你和你的iPod终将走向死亡


1、衰老的原因

(1)基因

早老症基因的存在恰好证明了可能是基因控制了老化过程。

(2)端粒

细胞增殖(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的这一极限被称为“海弗利克极限”。海佛烈克极限发现与DNA链末端的端粒区域长度相关。

想象一下,现在你的手上有一本手稿需要复印 50份,但是金考快印却出其不意地刁难你。他们没有向你收取费用,而是每次复印手稿他们都要拿走最后一页。那么问题就来了——你的手稿有 200页,如果每复印一次都将最后一页给他们,那么最后复印的那本手稿就只有 150页了,无论谁拿到它都将错过四分之一的故事。不过作为一个高度进化的生物体,你拥有想出聪明的解决方案的天赋:你在手稿的末尾增加了 50页空白页,并给金考快印店提供了一本 250页的手稿。这样一来, 50本复印手稿都将有完整的故事,除非你决定复印第 51本,否则你不会丢失有宝贵信息的任何一页。端粒就如同这些空白页;随着细胞的分裂,端粒会不断地缩短,而真正有价值的 DNA信息却得到了保护。但是一旦细胞分裂了 50 ~ 60次,端粒就基本消失了,好的物质也会处于危险之中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进化出一个限制细胞增殖的极限呢?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癌症。

正如我们已经讨论过的,我们的身体拥有多重防御癌症的机制。有一些特定的基因负责抑制肿瘤的生长,有一些基因负责创建专门的猎人程序来搜寻和摧毁肿瘤细胞,还有一些基因负责修复对抗癌症的基因。细胞甚至拥有“慷慨就义”的机制:当细胞察觉到自己已被感染或受损时,“细胞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便会发生;或者当其他细胞发现问题时,也会“说服”危险细胞自杀。除此之外,还有“海弗利克极限”。

人类体细胞分裂次数的极限大约是 52 ~ 60次。 而干细胞不受“海弗利克极限”的限制——它们也是永生化的。

所以大多数癌细胞是干细胞。

端粒酶又是做什么的呢?它能够延长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被抑制,因此端粒通常会随着细胞的分裂而缩短。但是,肿瘤细胞有时可以将端粒酶的活性重新激活

(3)体型

我们注意到在哺乳动物中,除了少数例外,体形大小和预期寿命密切相关。体形越大,寿命越长。

(4)外部威胁

预期寿命的缩短与外部威胁的增加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如果一个物种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威胁和强大的掠食者,那么它就要面临着更大的进化压力,因而在很小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繁殖,这样它才会更快地进化到成年期。

按照这种想法,老化就像是“计划报废”的生物学版本。计划报废是工业上的一种策略,虽然产品制造商们经常会否认这一观念,但是依然会广泛采用:从冰箱到汽车的所有制造商都有意为其产品设计了有限的使用寿命,令产品在被使用了有限的几年之后就报废。这样做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为消费者的利益考虑,另一方面这么做必定会给制造商带来好处。首先,这使得产品可以不断地推陈出新、更新换代。其次,这意味着你需要不断地购买新的产品。

而其最终的目的是为改变,也就是为进化提供空间

通过交配和繁殖,物种也能不断地改良和升级。

2、分娩与颅骨

由于大脑袋很难通过狭窄紧绷的产道,所以人类大部分大脑发育都是在出生之后才开始的。

这正是新生儿的头部非常脆弱的原因之一:颅骨实际上是由多块分离的骨头经颅缝连接起来组成的,这使得它在受到产道挤压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新生儿的颅骨尚未发育完全,相邻骨头之间的间隙很宽,直到婴儿大约 12个月到 18个月大时,这些颅缝才开始闭合,而且直到成年之后才会完全闭合(这比黑猩猩颅缝闭合的时间要晚得多)。

这也是婴儿在出生后的头 3个月如此无助的原因之一,此时他们的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的状态。实际上许多医生将这 3个月称为“怀孕的第四个阶段”(英文写作 the fourth trimester,即第四个“ 3个月”)。

硕大的脑袋、为适应直立行走而专门“设计”的骨盆以及胎儿娩出时背对着母亲,这“三重威胁”导致了人类在分娩中出现了近乎普遍的“相互帮助”的传统。而其他的灵长类动物在分娩时通常会选择独自战斗。

3、直立行走的假说

(1)传统假说 - 以男性为主

对于人类从四足行走变为双足行走的原因,传统观点是“稀树草原假说”。

这一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我们的类人猿祖先之所以放弃黑暗的非洲森林,迁徙到了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也许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了大规模的环境变化,从而驱使他们做出了这种选择。在森林里,食物品种丰富,各种水果、坚果和叶子一应俱全。但是当他们来到热带稀树草原以后,生活顿时变得艰难起来,所以我们的祖先不得不寻找新的途径来获取食物。于是,男性祖先开始勇敢地在食草动物群中狩猎。如此一来,他们不但需要环视四周、寻找食物或者提防掠食者,而且还要为了食物和水源长途跋涉,这些新的情况组合在一起,使得热带稀树草原上的这些原始人类开始直立行走。与此同时,其他的适应性变化也与新的环境有着类似的相关性:狩猎需要使用工具和相互合作,而相对聪明的类人猿能够制造出更好的工具,找到更好的合作伙伴,因而他们能够活得更长久,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异性,而这一过程就会选择更大的大脑。非洲稀树大草原上阳光强劲毒辣,而那些勇士在户外狂奔、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身体过热致死的危险,所以他们最终脱去了毛发,裸露的皮肤可以帮助他们的身体散热降温。

(2)新假说 - 以女性为主

摩根不明白为什么与繁殖如此密切相关的进化只会为男性的需求所驱动。“整件事情都集中到了男性的身上,”,当他看到一群林地猿被孤立在了现今埃塞俄比亚附近的一个大岛上,它们经常在环礁湖中涉水、游泳、觅食,被迫适应了水栖生活,于是摩根建立了一套令人信服的理论,也就是我们现在已知的“水猿假说”。

躲避掠食者时可以有双重选择——当被豹子追捕时,半水栖猿类可以快速地潜入水中;当被鳄鱼追赶时,他们又能迅速地跑进丛林里。在水中生活的猿类自然会朝着双足直立行走的方向进化——直立使他们在向更深的水域探索时仍然能够保持呼吸,水能够帮助支撑他们的上半身,因而双足也能更轻松地支撑他们的身体。

跟其他水栖哺乳动物一样失去了皮毛——可以减少水中活动的阻力,流线型的身体使我们在水中更加自如地活动。

这一理论还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的鼻子高挺、鼻孔朝下——这使我们可以潜水。其他唯一有突出鼻子的灵长类动物(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有着与其鼻子的特点很吻合的名字,叫作“长鼻猴”,而它恰好也是一种半水栖动物,能够用两条腿蹚水过河,并且擅长游泳。

最后,水猿理论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会有厚厚的皮下脂肪。就像其他水栖哺乳动物,比如海豚和海豹一样,我们在水下游动时,皮下脂肪可以帮助我们保存热量。

首先,无论是母亲还是新生儿,受感染的概率都没有增加。事实上,水中分娩提供了一种额外的保护措施,可以使新生儿免受吸入性肺炎的感染。婴儿在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空气之前,是不会大口喘气进行呼吸的;当他们在水中的时候,所有哺乳动物都具有的“潜水反射”会使他们屏住呼吸。(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确实会“呼吸”,但他们实际上吸入的是羊水,而不是空气,这也是肺部发育的关键环节。)在常规分娩中,一旦婴儿感觉到面部接触到了空气,就会立刻开始呼吸;如果他们在医生将其面部清洁干净之前就大吸了一口气的话,他们很可能会吸入排泄物或者“分娩残留物”,从而导致肺部发生感染,即感染吸入性肺炎。但是如果婴儿在水中分娩,就不会面临这种风险——在被抱出水面之前,他们不会从胎儿血液循环切换到正常血液循环,因而不会有吸入水的风险,并且在婴儿离开水面、进行第一次呼吸之前,接生人员也有足够的时间在水下对他们的面部进行清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