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己学会主动拿起笔真正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手指与笔就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感觉,传递到心灵一个叫未知的地方。其实每次写作,都是自己与心的一次亲密交流,纤细的笔和雪白的纸能读懂你内心的世界,能读懂灵魂深处另外的一个你。
初之写作,是老师要求,也是为了写而写,以完成任务。平时写的最多的是,老师说了某个题目或者给了某个命题,再提了点点要求便让我们写。每次考试的时候也有作文这个大题来压轴,讲究“凤头豹尾和猪肚”。在作文这方面,老师也没少教我们开头结尾应该怎样写,中间内容又应该怎样写,怎么选题,怎么组织语言,怎么去引经据典,怎么写才能拿到高分,而这所做的一切在那个时候都只是为了得到更高的作文分数。起初,是为了要写而写,不是内心驱使,不是自己想去写,而是为了任务,我必须写,这样的文章又有何真情?现在回过头去想想,是不是大部分试卷,作文本收了上去批改,大部分也是文章中的糟糠吧?唯一能做的就是平时背诵好词好句,以辞藻的华丽来为当时的文章做一点渲染,用一些以为能感人至深的词语去为文章增添点情感,以求能得到好一点分数。
现在离开学校有两年了,当“丢了”书本,从学校毕业出来,不再有为不想写而又不得不写得文章发愁了,就算有也是少数吧。很多人从此弃笔,踏上社会为生活奔波,可能空闲的时候有兴趣的人会看看小说,但很少人会去想着写点什么。即使突然来了兴趣,想写点什么了,摊开纸来,却发现不知道写点什么。即使知道了自己想去写点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去开这个头,怎么去写,而且还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不会写,另一个是连字都快忘了怎么写。第一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文字功底不扎实,平时又不经常写,在写作上又没有什么经验。平常也不怎么看书看文章,没有借鉴渠道跟方向。以至于就算自己突然有感触了,对某件事情有看法了,或者是要写一份自己所需要的文件档案了,都感觉无从下手。第二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动手写得少。不常写则容易忘字,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键盘码子的人多了,如需要,以求方便直接打印出来便可,很多方面都不需要手写了。有一天当你提笔时,你会发现你写的这个字好像越写越不像了,而且字体本身也越写越差了。
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中国的文化也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文明需要文字来传承记载的,所以请认真对待我们的汉字文化,别把它们抛到了九霄云外。没有它,即使你文思泉涌又当如何来?每天主动写写,提笔忘字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少,现在最普遍的是写日记,这也不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很多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断断续续的居多,想起来有时间就写两句,能一直坚持的则寥寥无几。坚持写日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习惯,这也是属于写作的一部分。把每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记录下来,总结今天发生过,自己做过的事。会写日记的不一定是一位真正的作家,但是写作也不是作家或者某个人的专利,当你想表达一些心情或其他的东西,你可以拿起笔写你心中所想。但是一位真正的作家都会有写日记的好习惯,他们善于积累,做到厚积薄发,实现真正的写作。
写作是心与生活的经历所碰撞出的火花。很多知名作家之所以能写出不朽的著作,除了扎实的文字功底,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自身的经历。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本就是一本书,善读者,能悟其中之真理。就像著名作家贾平凹说的散文写作:散文写作有无限的可能性,但真情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没有真正触动你的东西,没有你体会的东西,就不要写散文。”虽然这是贾先生对散文写作的看法,但是放到其他地方,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情”字往往是一篇文章及一部小说的灵魂。
但是很多人最终会觉的无东西可写。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写作范围越缩越小,写作套路没有创新。例如一篇文章,你总以抒情的形式去写,试问有那么多情去抒?最后被自己的思路羁绊在里面,找不到出路的眉头。当你放开自己的思想,在人生上,在社会上,在学习上,在实践上。看见的,听见的,自己亲身体验的,公众舆论的等等。大千世界,在这基础上,有感而来了,再好好静心体会写上一两篇,文章自然就出来了,到不用刻意围绕我这篇文章将要以抒情这个刻板的形式去写。
如今,写作界的大家有很多,也创造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他们的写作精神,写作技巧对于爱写作的其他人来讲是最好的模板。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理解也比普通人要理解的透彻,这也是经典之作之所以能够“经典”之处。不过也出现了许多低级趣味乃至夹杂色情淫秽的小说。为何会出现?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抓住一些人的欲望心理,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市场。于是就是考验人的兴趣是否高雅,人的三观是否摆正,是对灵魂乃至生命的追问。唯一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写作上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才华。
我不是什么大家,写作也可以成为一种兴趣爱好。我写我所想,爱我所写,我愿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我愿用我的心来作答。我享受写作的过程,那笔尖流淌出的文字落在白纸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