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扬孩子才能让孩子越来越自信:
第一,表扬要具体而清晰,要用肯定性我信息代替表扬。 第二,真心实意、不带任何目的的表扬孩子。 第三,肯定过程,而不是肯定结果。 第四,给孩子全面的自信心。(不足处找亮点) 第五,要持续给予肯定。
恰当的表扬一般有两个特点: 1,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他们产生持续的影响。 2,让孩子对自己有恰当的评价。
肯定孩子具体的行为,表达你自己的感受,以及这件事对你的影响。
~~“你今天把碗洗得真干净,节省了妈妈不少时间,妈妈好开心啊。”(肯定行为+表达感受+影响)
~~"看到你这次考试成绩进步了,妈妈好高兴啊”(肯定具体行为)
有时候我们会在表扬中夹带期待,希望通过表扬强化孩子的行为。的确,表扬是能够强化一个人的行为的,但是这是副产品,不是我们的目的。如果你带有目的去表扬孩子,孩子就会感受到你的操控。
“看到你这次考试成绩进步了,妈妈好高兴啊。你看,努力总是有成果啊,过去为什么没考好,你现在知道原因了吧!"这种就是表面强是表扬,其实夹带着指责。孩子刚开始听到很高兴,到后面一盆冷水泼下来,非常扫兴。
孩子做了事情,是很渴望有人回应的。这个回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归因的过程,父母是把孩子的成功归因于外在不可控制的因素呢,还是归因于内在可控的因素呢,这对孩子有很大影响。
我们可以肯定他:“妈妈看到你为这次考试做了很多准备,而且考试的时候都很仔细。你看这些容易错的地方,你都做对了,真为你感到开心。”努力、仔细,这些都是孩子可以控制的因素。孩子下次没考好也不会一蹶不振,因为只要努力仔细就可以了,这种培养的就是成长型思维。
可是如果你是说:“哇,你考了第一名,真的太聪明了!”那么就把他的成绩归因于聪明、运气等不可控的因素了。下次考试,他就会有很大压力,想努力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种就是固定型思维。
前一个表扬,重视的是过程。后一个表扬,重视的是结果。
父母如果总是强调结果,强调竞争,孩子就会很看重结果,只能接受表扬,不能接受批评。事事都要争第一,玩游戏输了就要哭,打羽毛球没接住球也会哭,害怕自己会失败。
孩子总有些方面是强项,有些方面是弱项,不要他做得好的时候才表扬他。
有时候,他做得不好的地方更需要我们看到。比如,孩子语文一直很好,当然可以表扬。
他数学不好,但是这次比上次成绩提高,就需要看见。
如果成绩也没有提高,但是有一个容易错的地方,他没有错,这更值得我们去看见。
这样,孩子就不会寻求某一方面的肯定了,不会出现越来越偏科的情况,他会有多个支撑点,也更能全民发展自己的能力。
即使是经常做得事情,也要经常肯定。(比如孩子经常做家务,我们也要持续的肯定)。
正面标签是需要的。可灵活运用。
错误的表扬会带来孩子“表扬依赖”
他们活在外在的评价里,做事情的动力不是发自内在,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样的孩子即使表面上很自信,那也是假的。因为只要被批评,只要做不好,他的自信就会马上转为自卑。
孩子这样,与父母的表扬有很大关系。很多父母是这样表扬孩子的:"你太棒了!""你太聪明了!""你考了第一名,太厉害了!"等等…
时间长了,孩子会形成一种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天分、运气等无法控制的因素。因为无法控制,也难以评价,所以他会非常依赖别人给他的表扬打分。别人说好,他就认为自己好;别人说不好,他就认为不好。
这样的话,他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如何做是没有底的。一旦有挑战,他就会害怕,不知道自己的聪明到底够不够用。所以他容易走极端,没挫折的时候自信过了头,变成了盲目自大。一旦遇到挫折,立马变成自卑,妄自菲薄,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作业:
1、你经常是怎么表扬孩子的呢?结合表扬应注意的5点,说一说你做的好的和有待进步的地方吧。
表扬的时候要注意:
第一,用肯定性我信息代替表扬;第二,真心实意、不带任何目的地表扬孩子;第三,肯定过程,而不是肯定结果;第四,要给孩子全面的自信心;第五,持续地肯定孩子。
通常我是肯定孩子的行为,比较少的去表达感受以及在孩子的不足处去找亮点。
想要激发孩子内驱力,恰到好处的肯定性言语非常非常重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吝惜自己的言语,多去肯定孩子吧。特别注意的是,可以在孩子的不足处给予关注,注入积极正向的力量。
2、学习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悟?
好孩子都是父母夸出来的。
3、在日后你打算如何实践?
从明天起床起开始去肯定儿子做得好的地方,尤其是平常薄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