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农历猪年,我想替为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猪写点什么。
据专家考证,早在距今一万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华夏民族的先人就开始养猪了。猪是除狗以外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它是由野猪驯养而来的。人类养猪的目的之一当然是食用,于是猪肉就成了餐桌上亘古不变的一道佳肴。换言之,人类如果没有猪肉,舌尖上的味道不知要逊色多少。而且古人讲究孝道,崇拜祖先及天地鬼神,重视祭祀,自己享受的美味,当然要贡献给他们享用。于是,祭祀时有“太牢”、“中牢”和“少牢”之说。所谓“太牢”,就是祭品中有全牛、全羊和全猪;“中牢”指全羊和全猪;“少牢”就只有羊或猪了。不管哪种祭品,都离不开猪。而太牢只有帝王之家才有条件使用,寻常百姓家就只能用猪。在长期的演变中,用整头猪做祭品也不太方便,于是就改为用猪头来代替。家乡春节的祭祀是全年最隆重的,全村人要集合到祖堂去“团年”。团年就是祭祀祖先,一般要用猪头(猪神福)、雄鸡和鲤鱼三牲作为祭品。
古籍上虽然没记载古人如何烹调猪肉,估计不能像现在煎、炒、烹、烧五花八门,但应该别具特色。最有名气的莫过于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吃法了。苏东坡在黄州为官时,曾写过一首吃肉诗,名为《猪肉颂》。诗云:“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人们称用此法烧的肉为“东坡肉”。如今家乡的餐馆里就有这么一道招牌菜,猪肉切成一寸见方的一块块,肥瘦合在一起,炖得略显红色,加上佐料,香气扑鼻,让人眼馋。
其实古人驯养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积肥。古代是农耕社会,种庄稼离不开肥料,养猪积肥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这种做法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现在,家乡的农户还有人家保留了猪圈连粪坑的老式厕所。猪大粪是最好的农家有机肥。改革开放前农村大集体时期,农户特别重视养猪,当然有一举两得的意义。尤其是养猪能卖个好价钱,是农户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当时政府就有“粮棉油猪全面发展”的号召。记得当年妻子在家种责任田,每年都要养两头猪,一头留待春节宰杀改善生活,一头卖给供销社。卖猪的收入很可观,让我那点民师的报酬相形见绌。
上古养猪更是非同寻常。养猪成本高,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于是猪又成了财富、富贵,甚至吉祥的象征。室内有“豕”(猪的别称)才称“家”,说明猪在家中的地位之高。商代就有“青铜猪尊”传世,可见猪之尊贵。后世有用黄金铸成“转运珠(猪)”,佩戴于身,期盼时来运转。更有富贵人家存有金猪装饰的聚宝盆,将猪视为吉品。这可能就是因为猪能给人们带来财富吧。年画中的“肥猪拱门”更表达了老百姓对猪送来财富的祈盼,猪也就成了传送富贵的使者。直到今日,小孩子用的储币罐还是猪形呢。
非但如此,因为猪是由野猪驯养而来的,而野猪在野生动物中算得上凶猛的一类,其勇敢的一面很受古人崇拜,以猪的别称“彘”为姓或为名的大有人在。春秋时士鲂的食邑在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封彘恭子,就是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第四等,其后世便以彘为姓。西汉开国大将有位列侯叫陈豨,官至赵相国,汉立国十一年后又反叛,兵败被斩。“豨”也是猪的古称。而“敢”的甲骨文就是人徒手捉猪的样子,古人认为,能徒手捉猪的人才是勇敢的人。据说从唐代开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约定,如果他们中有人今后担任了宰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书”(红笔)在雁塔题名。因“朱”与“猪”同音,“题”与“蹄”音谐,所以猪也成了学子金榜题名的吉祥物。每当有人进京考试,亲友们都赠送红烧猪蹄,预祝考试者“朱笔题名”。
不知从何时开始,猪成了人们厌恶的动物。这恐怕因为它是最老实的家畜,一副憨厚呆板相,吃了睡,睡了吃,老实本分的缘故,于是猪便成为愚蠢、懒惰、贪婪和丑恶的代名词,有了贬义色彩。汉末曹操曾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若刘景升(刘表)儿子,豚犬耳!”“豚”,小猪也。后人据此常谦称自己的儿子为豚儿、犬子,意思就是很不出众。成语一龙一猪,将龙与猪相比,说明贤愚悬殊,也是这个典故。至于成语“猪狗不如”、“猪朋狗友”、“泥猪癞狗”、“猪卑狗险”等,无一不是比喻道德品质低劣之人。即使是“猪突豨勇”,也含讽刺意味,指“不怕死,拼命向前冲的亡命之徒”。至于关于猪的俗语,更是贬得厉害。说人长相丑,是“像猪一样”;说人懒,也是“像猪”;遇到不顺心的事,是“被猪咬了”;待人不热情,面无表情,是“端猪头”。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猪,它憨厚老实,与人为善,默默地为人类做出贡献,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因此,我衷心地期待猪年能为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人民富裕吉祥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