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很多种:为消遣、为得资讯、为增进理解力等。
以前我每天花很多时间在各种读报(微信群里总有一些人每天会坚持发资讯,罗列一二三四五,各条毫无关系)、杂志上,然而过了没几天,就发现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看了这本书后,我十分认同作者对不同阅读的分类——为获得资讯而阅读与为增进理解而阅读,其间差异不能以道里计,只有后者才能突破认知壁垒。而前者只能增加资讯,却不能提高理解力。之前我与同事小华每周都会看《财经郎眼》,之后我发现每期基本都是得到郎教授的一些数据,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分析(郎教授三板斧)。其实更像是个结论,之后我就将时间更多的用于看书,而小华还是一如既往,每每问他:看完以后有啥收获?经常得到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什么。
然后该书提出阅读的四种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者关系依次递进,如会分析阅读必会检视阅读。原来我之前读书都只是基础阅读(作者定义小学毕业后就具备基础阅读,当然基础阅读有强有弱)。
检视阅读可以理解为略读,书中提到的方法在这里就不累赘了。检视阅读可以帮我们快速确认这本书是不是一本值得读的书?它讲的主题你感兴趣吗?因为人的时间太有限,而每年新出版的书不计其数,你不会挑书,只能更大几率错过它们。
分析阅读就是本书终点篇幅写的,它还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概括:(1)书本是哪种类型的书(2)简短说出整本书在说什么(3)书本的纲要如何,作者是如何串联它们的,我觉得这步像画思维导图(4)作者在问的问题或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概括:(1)找出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在书中出现多次的关键字如果你对它有歧义,那真是件糟糕的事(2)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重要主旨——我们在阅读微信公众号的时候,作者经常会在中心句加粗,换颜色。而在书本中并没有,你最好找到它(3)整个段落,知道作者叙述的是什么,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有点举一反三的味道。你要时常问自己“会不会仅仅是我以为我知道”。(4)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
第三阶段概括:(1)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等——智慧礼节规则。(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错误、不合逻辑等——批判观点的特别标准。(说实话,能到第三阶段即评判的人能有几个)
知晓了以上三个阶段,作者相应地将分析阅读缩短为四个问题:
1.这本书大体在谈着什么
2.这本书详细的内容是什么,是怎么写出来的
3.它真实吗
4.有意义吗
前面介绍的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主要就是让人成为一个好读者。好多书值得精读,但有更多的书只要浏览下就可以。要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性,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阅读。
最后说下主题阅读,之前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过有人专门深耕一个主题,比如时间管理,这类书市面上可能有上千本,然后她通过挑选(检视阅读)精读(分析阅读)了一百多本,然后再不断地输出:写作,演讲等。她就成了这方面的大咖,做起了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吸引了一批感兴趣的读者。
主题阅读的乐趣是你能看到不同的观点,也许你参加过主题读书会,大家在参加之前都读过某一本书,即使是同一本书,每个人的想法也不尽相同,思维的火花碰撞起来,很让人兴奋。
最后:
还是要知行合一,技巧虽好,坚持贯彻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