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虎妈猫爸》风靡一时,但基本上国人都信奉虎妈式教育。认为只要严格要求孩子,让孩子在家长的监督下,按照既定的目标去学习和发展,最后都能成功地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这种苛刻的教育方法,被一位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写成了一本书《虎妈赞歌》(Battle Hymn of theTiger Mother)。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只求达成孩子优秀的学业目标,当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找到一份成功的职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问题来了,20年后,当我们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眼中的成功定义跟我们现在还一样吗?
伊丽莎白.麦肯纳(Elizabeth Mckenna,1997)在《当工作不再有效》When Work Doesn't Work Anymore一书中相信未来的一代人将有不同于我们的对于成功的定义,并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工作。
而一个成功的生涯,“当事人必须了解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对于成功的定义(有别于商业成就),这样才能与生涯签订的情感契约进行协商。”在罗伯特.里登等人所著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所言。
反观下国人成长的环境就知道,80年代最让人憧憬的职业是军人教师公务员等稳定职业,而当我们父母逐渐老去,对我们依旧有同样的职业期待的时候,绝大数的我们,认可的职业成功约等于“收入百万”,甚至有人将好工作概括为“钱多事少离家近” 。因此众多的商业教主成为了人们的偶像。而未来20年后的世界,孩子们最不缺乏的也许就是物质条件了,他们还会将金钱作为衡量职业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吗?而什么才会是未来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呢?这些都未必是我们能够去预测的。
我们的做父母的,就不应该用世俗的方式来教养孩子,而是从育”人“的角度重新评估自己的教养 方式。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给孩子足够的体验环境,去探索适合自己的路,也许比家长给他们安排一条既定的路线,更加符合”人“的成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