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看《左传》了,接着上册继续。襄公在位三十一年,不幸的是其继位时年仅四岁,和他老爸成公继位的岁数差不多。鲁国的国政继续被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把持,即便是在他成年后以至到春秋末年鲁哀公时这一局面都没有改观。
襄公(一 二)篇,从公元前569年到公元前558年,共十五年。和其他春秋时其一样,周室衰微,诸侯相互征伐,乱得一塌糊涂。此间,有两个大国在相互较量,比较奇怪的是这两国并未直接发生正面的冲突,而多是其他小国因夹在其中需要权衡倒底亲近谁,避免得罪另一方而想尽谋划。
两个大国分别是晋国和楚国。晋悼公听从其大臣魏绛的很多国策,对戎狄订立盟约,免除边境的隐患,也让诸侯归服。对人民,魏绛建议把积聚的财务调拨出来借贷给百姓。使国内财富流动,百姓富有,国力提升。朝堂上,唯贤用之,祁奚退休时,晋悼公询问他有谁可以接替他的职位,他分别推荐了自己的仇人,自己的儿子担任不同的职务,不偏私不结党。襄公十三年,老臣荀茔和士鲂去世,继任者相互谦让,相互辅助,朝野上下和协团结,这也就是为什么晋国在此时强盛的原因。
郑国处在晋国和楚国之间。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内忧外患表现的更为突出。内忧,郑成公去世后,郑僖公继位,因他对子罕和子丰无礼。在为阝地与诸侯相会又对子驷无理,待者劝谏,他非但不听还杀了待者。子驷派人在夜间杀了僖公,五岁的简公继位。因为子驷杀僖公,郑国的公子们计划除掉子驷,却被子驷先发制人,杀了子狐等四个公子逼走了孙击和孙恶。国内尚未安定,子国和子耳又发兵侵袭蔡国,招来楚国的讨伐。国内又分为两派,一派主张顺从楚国,一派又希望等待晋国的救援,争吵不休却没人想负责的拍板定夺。子驷最后出头决定与楚国讲和。此后郑国就处在被晋楚两国相互胁迫的境地,要讨好一方又不想得罪于另一方。面对两大国的夹击,不想从内部提升国家实力,解决内部王孙贵族争斗,却总想着如果攻打宋国,招来晋国的致死力攻打郑国,从而让楚国不敢前来,从而能加强和晋国的关系,这种想法好笑吧,但实际他们也确实这样做了,让国家陷于战祸之中。
卫国 同期的卫献公也因对臣子无礼而被逐。他有次请孙文子和宁惠子用餐,两人等到太阳落山还在朝廷上等着,献公却在园林中射雁,后来和两人说话时无礼没有脱下皮帽,让二人很生气。后来孙文子杀了卫献公派来的子蟜,子伯,子皮。卫献公害怕逃往鄄地。展转到了齐国。齐人安排他住在来阝地。臧纥去齐国慰问他,卫献公态度恶劣。走时竟然带着郏地的粮食回去。起先诸侯国还认为卫献公虽然流亡在外,但有朝一日还能回国,但从他的一些做派上,认为他回国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