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而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清明节气交节时间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见。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清明节假期包括调休又改为3天。
清明这一节气,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一到,气温回升,正是春耕的好时节。所以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仪式传播开来,后来民间也开始效仿,在清明节这一天祭祖扫墓。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它没有前一天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逐渐融合了它们的习俗。隋唐时期(581-907),清明节和寒食节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也就是今天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目前大家还是比较看重的,清明节还有高速路免过路费。
所以,清明节的由来,您知道了吗?
如果还有其他说法,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