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乍一看会觉得这个书名太专业了,这不是老师们应该看的书吗?但是你想想看,老师们教的是谁呢?教的是我们的孩子,所以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好好学一下这本书。

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更专业,直译过来叫作《在数学课堂上去打造一个思考型的教室》。什么意思呢?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专门在课堂上做循证科学研究的专家。做循证科学研究就像研发药物一样,需要将样本分为A组、B组,然后对照、控制条件,最后看哪组有效、哪组无效。通过长达十几年的循证科学研究,他总结出了很多能够提高课堂活跃度和学生思考积极程度的方法。而且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所有的方法都是可迁移的,这也就意味着虽然这本书里用到的很多例子都是数学课上的,但这些方法不光可以用在数学课堂上,放在语文、英语、物理课堂上也同样好用,甚至我当年做企业管理培训师时所用到的方法也都与此相通。这本书获得了丹麦2022年的年度教育奖,我们知道丹麦的教育是很厉害的。

首先,研究人员观察学生类型,他们在不同国家的大量教室里观察,发现结果都差不多。一间教室里的学生分这么几类:偷懒的大概占10%;做事拖拖拉拉、跟不上老师节奏的大概占12%;假装学习的占7%;模仿学习的占53%(模仿就是老师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亦步亦趋,跟着老师走,但实际上自己的创造力并没有发挥出来);真正自主思考的大概只有18%。而接下来的这14个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提高自主思考的学生的比例。我们不能够承诺说,用了这些方法以后,全班的学生都会自主思考了,这很难做到,但是只要这个比例能够提高几个百分点,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所以,我们接下来看第一个方法,叫作布置思考题。你会发现我们小时候上课时,老师一进来首先是讲课,讲完课之后再布置例题,后半段的时间让大家解题。作者说这个方法很糟糕,因为学生在前半段的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时间里,就已经被训练得不思考了。他们在那儿不停地记,有的人甚至连记都不记,光听老师讲。所以,应该一上来就布置思考题,思考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这一点我们在另外一本书《翻转式学习》里面讲到过。思考题包括趣味题、卡片题、计算题等。

很多老师问:上哪儿找这些思考题呢?作者说,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你在网上搜索,就会找到很有意思的趣味题。连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都有很多这样的思考题。比如说,一个人10块钱买了鸡蛋,20块钱卖了,过两天30块钱又买回来,40块钱又卖了,请问他是挣了还是赔了?如果是挣了,他挣了多少钱?这种题对于成年人来讲有点简单,但对于一个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是很有趣的。而且思考题可以是课外题,也可以是课内题、照做题(照做题就是布置完题目以后,老师先把它做出来,然后学生们跟着模仿)。宁可使用课外题,也要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度。很多老师怕题目超纲,担心如果题目不是课本上的,可能就会有人提意见。我们要明白,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而且布置思考题要在上课后五分钟之内完成,就是刚一上课就要布置思考题,你可以从课外的话题逐渐地引向课内的话题。

第二个方法就是随机分组。现在,很多老师都学会了在课堂上分组,但是一般怎么分呢?有的老师会按学号分;有的老师会直接组织分组,说:“那你们几个坐一块儿。”还有一种是大家自愿组合成小组。这些分组方式效果好吗?你会发现,无论是老师安排的分组,还是学生自愿组合,效果都不好。为什么呢?老师安排的分组会让学生很被动,有人可能会想:我不想跟这些人在一块儿,你却非得让我跟他们在一块儿。而学生自愿组合会使得很多“社恐”的学生不舒服,他们特别怕落单,就怕“别人都组合了,却没人要我”,会因此产生很重的心理负担。所以,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孩子们很被动。

真正能够提高课堂活跃度的是随机抽签,而且你不能够省略这个随机抽签的过程。比如说,你向学生们宣布今天的分组是随机抽签产生的,这样不行,因为学生未必相信,他们可能认为是你提前安排了,希望厉害的学生带不厉害的学生,等等。所以要让学生拿着扑克牌或者纸条随机抽,抽完了以后,几个学生互相打招呼形成一组。专家发现,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让课堂活跃度高了很多。很多学生很期待这样的分组。而且这一次课堂上进行分组,一堂课结束以后,下一次会重新抽签分组,每堂课的分组都不一样,绝对不是说这一个学期都只有这一个固定的小组。这样频繁地进行透明化的随机分组,是为了打破社交壁垒,促进知识的流动。

注意,在分组前不要布置题目,因为如果在分组前布置题目,很多学生就去思考做题了,不会参与分组活动。分组结束以后,再布置题目。这样能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具多元性、合作性和社交性。有很多学生其实是不喜欢分组的,分组带给他们很大的社交压力,他们觉得如果表现得不好,别人就不喜欢自己。用这种随机分组的方法,就能够让更多人愿意参与进来。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最佳的分组人数是三人一组(研究人员连这个都算出来了),如果四五个人一组就会有人没事干。所以,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分组最好是三个人一组,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两个人一组,这样效果最好。

第三个方法叫作运用白板,这个方法我们之前在企业培训当中经常用到。最佳的教室布置就是教室内所有的墙上都有白板。我去新疆的华山中学参观,看到教室前后的墙面都是玻璃白板,学生可以随时站在墙边去写。过去,有的教室里会有一张大海报纸,学生在海报纸上写。为什么白板要比纸好?因为在玻璃白板上写了字可以擦,而在纸上写了不能擦,所以很多孩子会有顾虑,觉得自己的答案不确定,就不敢写。而玻璃白板的好处是写错了没关系,一擦就掉了,所以,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改变过去被动的习惯。

如果你是让孩子们围着一本笔记本讨论,那么就要注意,笔记本只适合做笔记,跟白板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白板要竖直地立起来,而不是放在桌面上。他们甚至连这个对比实验都做了。就是让一群孩子在桌面上的白板写,另一群孩子在墙上的白板写,效果完全不同。在墙上的白板写,人们会更加投入,更愿意讨论。而且每组只发一支笔,不能一人一支笔,因为如果这样学生就会各做各的;每组只发一支笔,大家才能够一起讨论,然后换着写,这样就会有交互的过程。

很多传统的老师说:“那不行,万一学生抄别的组的答案怎么办?”当你认为这个孩子在抄别的组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头脑当中的胜负观念太强了。以前,我做企业培训的时候,发现很多合作的老师总是在课堂上营造那种竞争的氛围——“一组快要做出来了,二组要快一点!”这是非常糟糕的,因为你过度地强调这种竞争的压力,结果就是大家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而在表现上,有些学员就会觉得不公平,然后相互举报。最后,甚至老师得花大量的时间来安抚大家的情绪,说:“没关系,都有奖品。”如果太想控制孩子,你就会把教室变成一个争相表现、相互防备的竞争空间,而不再是一个可以激发思考、可以犯错的学习空间,这样就很糟糕。

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距离,近一点好。近到什么程度呢?别混在一块儿就行。如果离得太远了,相互看都看不见,这样不好;但如果离得太近,几个人挤在一堆,那就变成一个小组了。所以,离得比较近,但是又不至于混在一块儿,这就是一个合适的距离,在一般的小学教室里正好允许。

另外,老师要学会强调错误想法的价值。当我们都在追求正确的时候,那是比赛,不是学习;而当我们能够看到这道题做错了,并且思考:这个错误当中蕴含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他会这样想?那我们就能总结出来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会这样想,这就是错误想法的价值。如果你对错误的想法都能够给予肯定,那么学生们就更敢于拿起笔去表达了。

这里边还有一些细节,作者说:“我们给学生安排了五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以观察他们思考行为的差异。第一种是:让学生站起来,使用竖直放置的白板解题;第二种是:让学生坐在座位上,使用水平放置的白板解题;第三种是:让学生站起来,使用钉在墙上的活页纸解题;第四种是:让学生坐在座位上,使用课桌上的活页纸解题;第五种是:让学生坐在座位上,使用笔记本解题。”他们把这五种课堂上常见的方式都尝试了,形成对照组,然后长期观察,最后发现最有效的是站起来在可擦的白板上写。

统计的办法是什么呢?他们拿秒表记:

学生从拿到题目到开始讨论题目有多久(以秒计)?

学生从开始讨论题目到开始记下要点有多久(以秒计)?

在老师不鼓励的情况下,学生还愿意继续思考吗?这种思考会持续多长的时间(以分钟计)?

这就是循证科学的数据。

“不管学生站着还是坐着,他们用白板学习的效果比用活页纸学习的效果更好;若要让学生用笔记本解题,站着解题比坐着解题效果更好。究其原因,学生在白板上书写时,他们可以迅速地擦除做错的部分,对学生来讲,就减少了做错的风险。”所以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够改变很多孩子在课堂上被动的习惯。在这个课堂上,每一个人都有价值,都可以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你们是个三人小组,那每个人都要发言。

第四个方法就是课桌椅随意摆放。在传统的教室里,所有的课桌椅都是朝前摆的,甚至在我去参观过的很多课堂里,老师连书本、铅笔、橡皮摆放的位置都规定好了,要整整齐齐地摆成一条线,老师们还为此得意。但事实上,思考本身是无序的。我们希望让学生思考,而思考是无序的,我们非得让他们在一个极度有序的空间中活跃地思考,这是做不到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能只知道将手背到身后,老老实实坐在这儿,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在教室里,太整洁或者太混乱都不行,学生应该是以非直线、不对称、不朝着正前方的方式就座,也就是岛屿式的就座方法。

我在华山中学看到他们的课桌椅是定制的,像七巧板一样可以拉开变成长串,也可以合并成为一个“小岛”,学生全是分组坐,根本没有面朝前一直坐着的习惯。随意就座的方法,能够打造自由思考的空间。同时要确保小组内三个人可以坐在一起,而且允许他们站起来走动。

第五个方法很有意思,就是老师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什么叫“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上,一个老师一天差不多能回答200~400个问题,尤其是小学教育,有的老师甚至能够回答六百多个问题。各位,老师很不容易,因为学生总是问为什么,或者问老师“这样做行吗”“你看我们做得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平均每天要回答200~400个问题,但实际上在这些问题当中,有90%的问题是不用回答的。

问题分三类,第一类叫作“接近性问题”。什么叫“接近性问题”?老师不走过来他就不问,老师走过来了他马上问。你们以前在班上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戏精”?本来正在这儿玩得高兴,看到老师走过来了,就马上找一个问题来问:“老师你看我这样做对不对?”“您是说我要做这个题目吗?”……这样的提问方式叫“服软”——我认可我是学生,你是老师,我尊重你,我知道你可能会嫌我刚才表现得不好,但是我通过提这个问题,让你知道我在听,我挺乖的,这种叫“接近性问题”,是表演性的。这种问题老师不用回答。

第二类问题叫作“停止思考的问题”。如果学生问:“老师,这个一定要做吗?”“第二问一定要做吗?”“我们这样做可以了吧?”这种问题就叫“停止思考的问题”,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不想再做了。我以前带班教学的时候,在企业里上课,会出一些比较难的动手题,经常有老板或者高管叫我过去问:“这有答案吗?”“这能做出来吗?”这种问题就是“停止思考的问题”,他不愿意再想了。这两类问题在每天的问题中占了90%。

第三类叫作“持续思考的问题”。比如学生问:“老师,我们可以考虑复数的情况吗?”“老师,这个如果是虚数怎么办?”“这种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在别的领域内吗?”这种问题就是“持续思考的问题”,老师可以回答。

对于前两种问题,如果你不回答,又应该怎么应对呢?你也不能直接拒绝回答,这样不礼貌,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里有几种办法,比如说,反问回去:“你觉得呢?”“你有什么想法?”“你们自己认为呢?”这是一种回答方式。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不说话,微笑面对,故作高深。学生问你有没有答案,你就笑一笑、点点头,这个问题就过去了。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告诉大家,说:“我不打算回答这一类的问题。”你可以把这三类问题的秘密告诉孩子:“我们班上有三种问题,前两种我不回答。”跟大家说清楚,这都是可以的。慢慢地,你的学生就会理解你的教学方法。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的这种方法,能够刺激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让他们在深入思考之后再提出问题。

第六个办法是站着口述题目。我说的是谁站着呢?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学生也都站着。就是当分组完成,要布置题目时,老师们说“来,同学们到前面来”或者“同学们到后边来”,注意,你的教室前后都是白板。你越是能在教室里任何一个地方停下来布置题目,学生就越觉得好玩,觉得在哪儿都可以思考。所以,老师要说:“来,同学们都过来,到后面来。”站在他们中间给他们布置题目。

老师不需要把整个题目全部写在黑板上,只用写题干的重要数据,将题干的几个关键词、关键数据写在那儿,这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有一个学生中途出去了,当他再走进教室,光看黑板上的题干,他是不知道这道题目的,但是一个一直在听的孩子,不会忘记这里边的数据,达到这个标准就够了。所以你看,我们听到一道题,听明白了以后需要找数据,抬头一看白板就能做了。那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如果你中途出去了,回来你就要问人,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知识的交流,不懂就要问。而老师写得也轻松了,只写下题干的几个重要的数字就行,靠口述把这道题目讲清楚。

让学生站着,能够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有的老师教课喜欢用投影仪、发单页、发手册,但是在课堂上准备这些东西,效果都不如站着布置题目好,站着讲效果是最好的。另外,如果你在一节课的中后段布置这些题目,那么效果会比较差,最好在开课后五分钟内站着布置完题目。

在站着口述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有三点:

你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道题题干中的基础信息,再给学生布置这道题目。

在你给学生介绍题干的基础信息时,学生也会持续思考。

如果一个学生迟到了,当他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老师写下的题干基础信息时,他可能仍不太清楚这道题目的具体解题要求。

这就是我们布置题目的基本原则。

第七个方法是关于作业的,就是布置自测题。我们过去每天都要写作业,作业的英文叫homework。你会发现学生分四类:一类学生根本不做作业;一类学生作弊,就是抄作业,甚至有的人会抄上一届学长学姐的作业答案来应付老师的检查;第三类学生找人帮忙,让别人帮着写;第四类学生自己努力写完作业。这四类学生各自的占比大概有多少呢?当然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西方跟中国肯定不一样,中国的孩子作业完成度肯定高多了。作者采访发现的比例是:自己努力完成的学生占22%,找人帮忙的占30%,不做作业的占25%,作弊的占23%。

这个作者的观点非常实用,他认为千万不要想着有一个方法,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特别热爱写作业,如果他本来就不写,你也没办法。当然这一条我觉得中国的学校可以酌情参考,因为国情不一样,教育环境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可以借鉴,是什么呢?你要给它改个名,这个东西不能叫“作业”,它不是homework,不是让你回家去干活。后来他们就将其改成exercise,也就是“练习”,发现叫这个名字效果也不好。什么名字比较合适呢?这些专家特别有意思,他们想到一个名字叫“自测题”,给你布置的不是作业,也不是练习,而是自测题。

那么,布置自测题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让你搞明白自己到底学会了没有。而且一旦将作业改成自测题,就要求老师不收作业、不改作业了,学生写不写作业都不打分。但是在布置这些题目的时候,老师会跟学生讨论:“你们认为这些自测题里边哪些是必做的?”让大家发言,讨论哪些必做的题目能够验证学生这堂课学习的效果。加入了这么一个讨论的过程以后,你会发现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比例明显高了很多。如果你觉得布置完作业心慌慌的,因为自己连学生做没做都不知道,那你可以隔一段时间在课堂上跟学生们讨论那些自测题的解题思路,讨论后你就知道谁做了谁没做。几天后,你再为学生讲解这些自测题。当然我对这个方法持保留意见,因为中国的孩子完成作业的比例肯定比书中给出的这个比例高得多,所以,我们未必要照搬,但这是一种思路——老师布置的是自测题,而不是作业。

第八个方法就是让知识流动起来。允许课堂上学生帮助学生,尽可能地让学生来讲题,让学生互相借鉴学习,允许学生之间串组交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样做虽然老师的掌控权可能会变小,但是学生的活跃度会提高。

很多人都愿意给别人讲东西,哪怕是一个差生。我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同学,那个同学总是打架,学习不好,人缘也不好。但有一项好,就是他朗诵好,朗诵时声情并茂。我们的老师特别好,让他教大家怎么朗诵,给大家分析一下自己是怎么朗诵的,朗诵时的态度是怎样的。然后这个同学就给大家讲怎么朗诵,慢慢地他别的成绩都跟着上来了,因为他找到了自尊心,找到了自己在班上的价值。所以,要让课堂上的知识流动起来,小组与小组之间要经常互动。如果一个小组的人都做不下去了,因为数学题有时候很难,容易卡壳,你会发现很多学生就容易走神,开始打闹、玩,甚至还有人会在课堂上玩手机。所以,可以让学生去看看别人的解题思路,不用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这是第八个方法,允许大家走来走去,让知识流动起来。

第九个方法是让学生进入心流状态。我们讲过一本书叫《心流》。《心流》那本书的作者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他说人做一件事能够持续地快乐,是因为有一条“心流通道”,随着这条“心流通道”一路走过来,你会觉得特别愉快,而且越来越厉害。“心流通道”上下的界限是什么呢?上边的界限叫作挫败,下边的界限叫作无聊。也就是说,如果这道题目难到一点都不会,学生就会觉得太挫败了,算了,以后不学了。然后学生就会走出心流的通道,进入挫败当中。这时,你就会发现大家没劲儿了,不愿意学了。那如果题目太简单,学生就会觉得无聊,觉得这题也太简单了,那这时候,他也不愿意学了。所以,在挫败和无聊之间有一条通道,在这条通道中的题目,学生使使劲儿恰好能攻克。这个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老师在布置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逐渐增加难度。当你一开始刚布置好这道题目,你发现有点难度,学生不会做的时候,怎么办呢?给提示,给提示可以降低难度。如果你发现这道题学生很快就会了,这时,你就要留后手,提出更难的那一问,然后一步一步地往上提升难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始终处在兴趣当中。

还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叫作转变参与方式。就是这道题他会做了,这才是第一步。做题是一种检验方式,检查是第二种检验方式。比如有的老师会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这就是让你从做题变成检查或者深入思考。转变参与方式的方法还包括解释,比如老师对学生说:“来,我们请三组的同学,给大家讲讲你们是怎么做的。”解释,这又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还有教授,就是让他们把这道题的解法做成一个课件来教别人。还有创造,就是创造出更新的解题方法。所以,做题、检查、解释、教授、创造,这些都是不同的“心流通道”,都是可以让学生去挑战的参与课堂的方式。

人只有反复进入心流状态,才能够有毅力。如果你说:“我这一辈子只有一次进入了心流状态。”那就是一次美好的回忆,之后你不可能成为专家。假如你要成为一个专家,比如说写书法的专家,就必须有很多次到达那种酣畅淋漓、忘情的状态,这一次是一个境界,下一次是另一个境界。只有反复地进入心流状态,这个人才能够逐渐地成为具有毅力的、愿意研究这一行的专家。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状态,这对老师的要求真的太高了。

接下来,第十个方法是底层巩固。“‘底层巩固’指的是:老师会讲解一套所有学生都容易理解的方法。也就是说,老师在讲解时要保证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能保持心流状态。”老师往往只讲绝大多数人能够学会的那部分,只给学生讲一道题的标准解法,这叫“核心巩固”。作者认为这个方法不好,老师应该从最基础的、所有人都能听得懂的那个内容讲起,这样才能够保证班上每一个人都没有知识盲点。

我们有时候辅导孩子,会觉得孩子数学为什么那么差。好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数学差就是笨,其实根本不是,而是因为他在好多年前有一个概念没学会。就比如说分数的概念学生没搞明白,到后面学比例、等差数列,以至那些更难的函数,他就学不会,因为之前那个基础概念没有弄懂。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口头讲解,要求学生不要记录,而是抬起眼睛来看(待会儿会有一个方法,专门针对做笔记这件事)。因为很多学生在低头记笔记的时候就没办法认真听讲,一心不能二用,记着记着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儿了,只好抄别的同学的笔记,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学习的。所以,让学生不要记录,而是要听;老师要一边口头讲,一边做板书。这个整理的过程对学生很重要,能够让学生看到整个课堂的脉络。

大家听我讲课,为什么觉得比较好理解?很多人经常问我:“樊老师,听书好还是读书好?”我就想问:“上学的时候,你们在课堂里听的是什么?”你们在课堂里就是听老师讲书,所以,我现在所做的这件事,就是一个老师最基本的工作——讲课。这有什么好区分优劣的呢?没有什么可比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一本很难的书,肯定是听的效果好,因为他们读不懂。之所以大家觉得我讲得明白,是因为我每次讲一本书或者讲一个课程,都是站在那个最不懂的人的角度去讲的,我不会假定你们都是985院校毕业的,而是假定你们都没学过,然后来讲。

老师要边讲,边做板书,基于学生所写的解题思路来解释。因为不同小组的同学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看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你就会知道哪个组基础薄弱,哪个组基础更好,这样你就能从易到难一个一个地总结出来,讲给大家听。这样的话,这个知识点可能会有很多个不同的总结角度。老师要多花时间讲基础,带着同学们动起来,在每个组写板书的地方走一圈进行指导。这样,学生们就能够知道有这么多种方法,而且所有的基础知识都涵盖在内,这个太重要了。

接下来是第十一个方法,叫记有意义的笔记。现在,我就看到现场听讲的观众有好多人在记笔记。但在玩命记笔记的过程中,你可能就漏听了,而且一旦跟不上,你就只好扭头抄别人的笔记。最后,你会发现学习效果并不好。反正以我的经验,上学时,我们班有很多同学记的笔记比我的好得多,都整整齐齐的,但考试成绩一塌糊涂,为什么?因为只顾着记笔记的学生看起来很努力,却并没有动足够的脑子,而且上课也没仔细听。上课的时候一字不落地认真听,这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很多学生没听,晃过去了。那应该怎么办呢,什么都不记行不行呢?一般来说,很多学生记的是“死笔记”。“死笔记”有几种,比如抄、填空(就是在课本上填空)。还有一种学生根本就不记,为什么不记呢?书上都有。有些学生发现老师就是讲书上的内容,所以觉得没有什么好记的,不用记。以上这三种方法都不对。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在课堂快结束的时候,给大家留十分钟的时间整理笔记。也就是说,老师在黑板上留下来的板书都是很重要的,不是过去的那种把一道题目的内容事无巨细地全抄在那儿,而是只留下重点的思路脉络,然后让学生在前几十分钟里认真参与、认真听,让他们全方位地跟着你学习,剩下十分钟的时候,再告诉他们:“记笔记的目的是,假如你三周以后翻开这本笔记本,要保证能够回忆起今天课堂上讲的内容。”

因为根据遗忘曲线,三周以后你差不多忘光了。假设三周后你快要考试了,翻开这个笔记,你要能够回忆起今天课堂上的重点内容。这个整理笔记的过程是要动脑子的,所以学生可以参考黑板,参考别的同学,互相问一问,自己想一想,把课堂上的重点内容写下来,头脑当中产生了摩擦,这样的笔记是记给自己看的。老师可以跟孩子们分享什么呢?告诉他们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做笔记的方法,比如说用图表、用脑图,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你记下来的内容自己能看得懂。然后,三周以后给他们出一些题,让他们参照着这个笔记做,就能知道学生的笔记做得怎么样。这是有效的记笔记的方法,叫作记有意义的笔记。

第十二个方法是评价你重视的能力(也就是评价核心素养)。很多老师喜欢在评价学生时说:“这个孩子的知识点掌握得不错。”“他做应用题很厉害。”“他做几何题很厉害。”……你看,这里评价的都是结果。很多老师只重视结果,但实际上一个人会学习,能够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一定不是因为他上一次做的结果好,而是因为他体内有一种素质,这种素质使得他能够学得好。所以,这些研究者不断地调查,问了很多的老师,也观察了很多的学习者,最后总结出来三种核心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一个是耐心,一个是挑战自我,一个是合作。就这三个东西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科学家、一个理论工作者能够走多远。

那么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不能够只评价他的成绩,而应该立足于这三种能力给学生打分。打分时,如果是针对低年级,打分表只要两栏就够了;如果高一点的年级,打分表则分三栏。所谓的两栏、三栏是什么呢?两栏就是好或者不好;三栏就是好、中等、不好,在这三栏里把学生每一种素质的表现描述出来。描述出来之后,学生也可以给自己打分,可以对自己的耐心程度做出评价,也可以对自己的合作精神做出评价。你会发现,当学生也开始重视这些素质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在课堂上表现出这些素质,而这些素质带来的结果,就是学习效果的好坏。所以,这种简洁的方法能够使得评价内容减少,需要评价的能力数量减少,抓住核心素质就够了。创建一个评分标准,让学生参与到自评当中。

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做这项评价,师生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一节课40分钟(我不知道现在小学一节课是多长时间,我们原来小学是40分钟,中学50分钟),就这么短,每节课都做评价肯定不现实,那什么时候做评价呢?当老师觉得这个课堂上的学生需要改变的时候,就做一个评估,可能是一个月或者是半学期做一次。我们做这样的评估,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老师心目当中还有哪些素质需要提高。学生也可以进行自评。

第十三个方法是进行形成性评价。有两个词很多人分不清,就是“评价”和“评估”。我们有时候说“评估”,有时候说“评价”,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有人总结说,“评价”是形成性的,要看整个过程;“评估”是总结性的,要看结果。但作者说不是,他认为其实这两个词一样,都是形成性的,也就是说,无论是进行评估还是做出评价,都要重视整个过程。首先要学会梳理评估的框架,然后创建一个评价表,记录学生什么学会了、什么没学会。具体的内容要根据不同的学科来填写,咱们没法统一讲,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要求,老师们肯定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需要掌握的,哪些素质、哪些能力是需要达到的,然后梳理出一个评价表。具体的做法这本书中都有示例,大家如果想钻研的话可以去看,不过绝大部分人可能用不到这个,但老师和校长应该好好看看这一章。

第十四个方法是使用数据收集型的评分方式。当一学期结束,老师要在最后给学生打分,咱们过去都是怎么做的呢?考试。但现在有很多学校开始重视日常的分数,我观察到我儿子的学校就很重视日常的分数,将日常课堂表现的分数、交作业的分数、期中考试的分数加在一块儿,最后得出一个平均分。

作者说,要小心“客观的暴政”。什么叫“客观的暴政”?给大家看一张很有意思的图:

这张图是三个工作人员学习跳伞的成绩表。大家知道跳伞可是会要命的,如果跳伞没学好,命可能就没有了。第一个人是一开始成绩不好,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越学成绩越好,最后有很高的成绩,这个人叫艾比盖尔;第二个人叫本,本是一开始成绩很好,但越学成绩越差;第三个人叫查理,查理的成绩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在图中呈锯齿形。三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完全不一样,请问假如你要请一个跳伞教练陪你跳的话,你会选这三人中的哪个?这很容易选,我相信所有人都肯定会选第一个人,因为第一个人最后的成绩好,第二个人的成绩差,跳下去说不定就摔死了,第三个时灵时不灵,很危险。但是注意,根据积分的方法来算,这三个人获得的评价是一样的,这就叫“客观的暴政”。如果你只是看他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就会发现这三个跳伞的人水平一样,根本选不出来谁好谁坏。

所以,专家们在这儿用了一个数据收集式的评分方式,这个跟我们以往那种打分的方法不一样。我之前去给别人做评委,最开心的事就是打分标准简单,就让我给个总体印象分就行,唱得好不好凭感觉,95分、92分这样打分,实际上对很多被评价的人不太公平。我有一次去担任评委,很明显,就是越往后打分越高,第一个上场的打分最低,但实际上水平未必是最低的,那是因为我们纯粹凭感觉打分。

更复杂的评价方式是什么呢?作者的团队下了很大功夫,他们研究出的评分表就是这张图的样子:

比如说,关于分数这一章,有定义、真分数的加减法、带分数的加减法、真分数的乘除法、带分数的乘除法等这些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放在这儿,然后分基础、中级、高级三栏。在这三栏里边,打√代表学生能独立运用某种知识;S代表学生能独立运用某种知识,但偶尔会犯小错误;H代表学生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才能独立运用某种知识;G代表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运用某种知识;×代表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但没答对;N代表学生根本没有努力尝试回答问题。然后根据他们在每一个知识点上的表现给出评价,比如√、√、S、×、×。


每一次课堂上布置的练习题、布置的讨论,你都做对应的记录,做完记录以后,将这些形成性的表现,最终换算成2分、4分、5分这样的具体分数,就是用这样的分数才能够直观地看到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到底怎么样,而这个分数还跟学生的态度、参与度有关。当然这个方法真的是很专业的了,这是课堂教学层面的,我们普通的观众不太会用到这个方法。

作者说:“当学生了解了自己学了什么内容之后,他们就会开始思考自己有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点,而不仅仅只关心最终的成绩。当学生这样做时,老师对学生进行评分就能真正地促进他们去学习。”

我记得有一个教授讲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I'm here to help you, not to judge you. ”这句话很有道理,翻译过来就是“我来这儿是来帮你的,不是来评判你的”,所以,我们给学生打这么复杂的分,不是为了评价谁好谁坏,而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还欠缺什么,这种评分纯粹是为了帮孩子。用这种数据收集的方式,能够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还能看到自己的亮点,譬如“虽然这些题我不会,但是我跟别人合作的能力很强”。

最后一个方法是综合运用。怎么综合运用这十四种方法呢?作者在这儿做了几个不同的工具包,这十四个方法可以分为四个工具包。在第一个工具包里边的是布置思考题、频繁地进行透明化的随机分组和运用白板,这是课堂设置的方面;第二个工具包里是课桌椅随意摆放、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站着口述题目、布置自测题、让知识流动起来;第三个工具包里是让学生进入心流状态、底层巩固、让学生记有意义的笔记;第四个工具包里是评价你重视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没学会什么,使用数据收集型评分方式。

那么,这四个工具包分别怎么用呢?

第一,工具包1中的三种方法需要同时使用,不能分开单独使用。就是说,布置思考题、频繁地进行透明化的随机分组、运用白板这几个方法要一块儿用,不能只用一个。

第二,工具包2中的方法可以打乱顺序,不分谁先谁后。就是课桌椅随意摆放、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站着口述题目、布置自测题、让知识流动起来这几个方法可以打乱了顺序用。

第三,工具包3最好就按照框架中的顺序来实施,一次只实施一种方法。在工具包2里的方法还没有顺利实施之前,最好不要开始实施工具包3中的方法。就是要实施完工具包2中的方法之后,让学生进入心流状态,然后进行底层巩固,再让学生记有意义的笔记。

第四,在工具包4中,“评价你重视的能力”这个方法的实施顺序并不重要。你要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没学会什么,再对他们进行数据收集型评分。你要保证之前3个工具包你都已经顺利运用在你的课堂里,你再开始使用工具包4。因为如果没有前面那些课堂措施,直接用评价方法作用不大。

这本书里还特别贴心地整理了一些东西。咱们听完了这些东西以后,会觉得好复杂,但是实际上并不复杂,它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上课的流程。这个上课的流程是为了能够将集体的认知转化为个人的认知,因为大家都是合作、小组讨论,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教育出来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用人单位会觉得不好用,大学毕业生到了工作单位后,都得实习很长时间才能胜任一份工作。原因就是在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当中,太强调个人,做出的题目答案都不让别人看到,要捂着,没有合作的意识。但是实际上,在这个社会上打拼十年、二十年以后,你会发现真正让你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单兵作战的能力,而是合作的能力。你能不能够跟一群人有效地合作,才决定着你最后能不能够成功。所以通过集体认知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块儿创造,一块儿学习。

那么一个集体认知怎么能够到达个人认知呢?通过这么一个“漏斗”:

首先是底层巩固,保证那些最基础的知识学生都掌握了;然后,让学生记有意义的笔记,自己内化知识;然后,布置自测题,回家自己做题;最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没学会什么。这个“漏斗”呈现的就是从集体认知到个人认知的过程。

那么,一堂课上的四十多分钟,一般来讲要怎么安排呢?有一个图:

前5分钟分组、布置思考题,这个能做到。分组很快,一抽签就分了;分完组以后布置题目,让大家的脑子先动起来,先尝试着去解题。然后,接下来时间最长的这一块,是通过不断地调整任务难度,来保证孩子们处在心流状态当中。我们小时候上课,觉得这个老师讲得好,就始终不会走神,会一直跟着这个老师的思路,觉得好有意思,然后一直到下课。所以,要始终让学生在心流状态当中,这一段占的时间最长。接下来,留出8~10分钟的时间做底层巩固,就是将知识串讲一遍,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总结课堂上最重要的知识点,要保证每一个人由浅入深地做完底层巩固。再留8~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记有意义的笔记。记完笔记以后留一点点时间,布置让学生回家做的自测题。经过这些流程,这堂课就算是上完了。一个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课堂,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

我讲这本书前,真的是也有着一些纠结。因为我每次看评论,就会看到很多人留言,问:“为什么要讲这样的书,这样的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你不能讲点实用的吗?”没办法,我们没法让每一个人都满意,我们只能说这本书真的很实用。你可能不是一个小学或者中学老师,但你很有可能要会在企业里给同事做培训,很有可能要组织一场企业内部的会议,很有可能要带大家进行头脑风暴。所有的这些需要讨论、需要提升大家能力的场所,其实都是教室,我们都应该学会如何让这间教室更加热闹,让这间教室里的人更加容易参与,否则大家死气沉沉地开会,一天下来可能什么都没有产出。

另外,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大家可以把这本书推荐给你们认识的老师,只有当中国的老师们开始更加活跃地去教孩子、尊重孩子、激发孩子思考,让孩子开开心心地上每一堂课,我们这个国家的教育才会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每一个人都是老师,当然,每一个人也都是学生。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大家更加积极地思考。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么,这四个工具包分别怎么用呢?

第一,工具包1中的三种方法需要同时使用,不能分开单独使用。就是说,布置思考题、频繁地进行透明化的随机分组、运用白板这几个方法要一块儿用,不能只用一个。

第二,工具包2中的方法可以打乱顺序,不分谁先谁后。就是课桌椅随意摆放、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站着口述题目、布置自测题、让知识流动起来这几个方法可以打乱了顺序用。

第三,工具包3最好就按照框架中的顺序来实施,一次只实施一种方法。在工具包2里的方法还没有顺利实施之前,最好不要开始实施工具包3中的方法。就是要实施完工具包2中的方法之后,让学生进入心流状态,然后进行底层巩固,再让学生记有意义的笔记。

第四,在工具包4中,“评价你重视的能力”这个方法的实施顺序并不重要。你要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没学会什么,再对他们进行数据收集型评分。你要保证之前3个工具包你都已经顺利运用在你的课堂里,你再开始使用工具包4。因为如果没有前面那些课堂措施,直接用评价方法作用不大。

这本书里还特别贴心地整理了一些东西。咱们听完了这些东西以后,会觉得好复杂,但是实际上并不复杂,它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上课的流程。这个上课的流程是为了能够将集体的认知转化为个人的认知,因为大家都是合作、小组讨论,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教育出来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用人单位会觉得不好用,大学毕业生到了工作单位后,都得实习很长时间才能胜任一份工作。原因就是在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当中,太强调个人,做出的题目答案都不让别人看到,要捂着,没有合作的意识。但是实际上,在这个社会上打拼十年、二十年以后,你会发现真正让你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单兵作战的能力,而是合作的能力。你能不能够跟一群人有效地合作,才决定着你最后能不能够成功。所以通过集体认知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块儿创造,一块儿学习。

那么一个集体认知怎么能够到达个人认知呢?通过这么一个“漏斗”:

首先是底层巩固,保证那些最基础的知识学生都掌握了;然后,让学生记有意义的笔记,自己内化知识;然后,布置自测题,回家自己做题;最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没学会什么。这个“漏斗”呈现的就是从集体认知到个人认知的过程。

那么,一堂课上的四十多分钟,一般来讲要怎么安排呢?有一个图:

前5分钟分组、布置思考题,这个能做到。分组很快,一抽签就分了;分完组以后布置题目,让大家的脑子先动起来,先尝试着去解题。然后,接下来时间最长的这一块,是通过不断地调整任务难度,来保证孩子们处在心流状态当中。我们小时候上课,觉得这个老师讲得好,就始终不会走神,会一直跟着这个老师的思路,觉得好有意思,然后一直到下课。所以,要始终让学生在心流状态当中,这一段占的时间最长。接下来,留出8~10分钟的时间做底层巩固,就是将知识串讲一遍,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总结课堂上最重要的知识点,要保证每一个人由浅入深地做完底层巩固。再留8~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记有意义的笔记。记完笔记以后留一点点时间,布置让学生回家做的自测题。经过这些流程,这堂课就算是上完了。一个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课堂,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

我讲这本书前,真的是也有着一些纠结。因为我每次看评论,就会看到很多人留言,问:“为什么要讲这样的书,这样的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你不能讲点实用的吗?”没办法,我们没法让每一个人都满意,我们只能说这本书真的很实用。你可能不是一个小学或者中学老师,但你很有可能要会在企业里给同事做培训,很有可能要组织一场企业内部的会议,很有可能要带大家进行头脑风暴。所有的这些需要讨论、需要提升大家能力的场所,其实都是教室,我们都应该学会如何让这间教室更加热闹,让这间教室里的人更加容易参与,否则大家死气沉沉地开会,一天下来可能什么都没有产出。

另外,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大家可以把这本书推荐给你们认识的老师,只有当中国的老师们开始更加活跃地去教孩子、尊重孩子、激发孩子思考,让孩子开开心心地上每一堂课,我们这个国家的教育才会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每一个人都是老师,当然,每一个人也都是学生。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大家更加积极地思考。谢谢大家,我



读完本文需40分钟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乍一看会觉得这个书名太专业了,这不是老师们应该看的书吗?但是你想想看,老师们教的是谁呢?教的是我们的孩子,所以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好好学一下这本书。

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更专业,直译过来叫作《在数学课堂上去打造一个思考型的教室》。什么意思呢?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专门在课堂上做循证科学研究的专家。做循证科学研究就像研发药物一样,需要将样本分为A组、B组,然后对照、控制条件,最后看哪组有效、哪组无效。通过长达十几年的循证科学研究,他总结出了很多能够提高课堂活跃度和学生思考积极程度的方法。而且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所有的方法都是可迁移的,这也就意味着虽然这本书里用到的很多例子都是数学课上的,但这些方法不光可以用在数学课堂上,放在语文、英语、物理课堂上也同样好用,甚至我当年做企业管理培训师时所用到的方法也都与此相通。这本书获得了丹麦2022年的年度教育奖,我们知道丹麦的教育是很厉害的。

首先,研究人员观察学生类型,他们在不同国家的大量教室里观察,发现结果都差不多。一间教室里的学生分这么几类:偷懒的大概占10%;做事拖拖拉拉、跟不上老师节奏的大概占12%;假装学习的占7%;模仿学习的占53%(模仿就是老师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亦步亦趋,跟着老师走,但实际上自己的创造力并没有发挥出来);真正自主思考的大概只有18%。而接下来的这14个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提高自主思考的学生的比例。我们不能够承诺说,用了这些方法以后,全班的学生都会自主思考了,这很难做到,但是只要这个比例能够提高几个百分点,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所以,我们接下来看第一个方法,叫作布置思考题。你会发现我们小时候上课时,老师一进来首先是讲课,讲完课之后再布置例题,后半段的时间让大家解题。作者说这个方法很糟糕,因为学生在前半段的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时间里,就已经被训练得不思考了。他们在那儿不停地记,有的人甚至连记都不记,光听老师讲。所以,应该一上来就布置思考题,思考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这一点我们在另外一本书《翻转式学习》里面讲到过。思考题包括趣味题、卡片题、计算题等。

很多老师问:上哪儿找这些思考题呢?作者说,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你在网上搜索,就会找到很有意思的趣味题。连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都有很多这样的思考题。比如说,一个人10块钱买了鸡蛋,20块钱卖了,过两天30块钱又买回来,40块钱又卖了,请问他是挣了还是赔了?如果是挣了,他挣了多少钱?这种题对于成年人来讲有点简单,但对于一个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是很有趣的。而且思考题可以是课外题,也可以是课内题、照做题(照做题就是布置完题目以后,老师先把它做出来,然后学生们跟着模仿)。宁可使用课外题,也要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度。很多老师怕题目超纲,担心如果题目不是课本上的,可能就会有人提意见。我们要明白,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而且布置思考题要在上课后五分钟之内完成,就是刚一上课就要布置思考题,你可以从课外的话题逐渐地引向课内的话题。

第二个方法就是随机分组。现在,很多老师都学会了在课堂上分组,但是一般怎么分呢?有的老师会按学号分;有的老师会直接组织分组,说:“那你们几个坐一块儿。”还有一种是大家自愿组合成小组。这些分组方式效果好吗?你会发现,无论是老师安排的分组,还是学生自愿组合,效果都不好。为什么呢?老师安排的分组会让学生很被动,有人可能会想:我不想跟这些人在一块儿,你却非得让我跟他们在一块儿。而学生自愿组合会使得很多“社恐”的学生不舒服,他们特别怕落单,就怕“别人都组合了,却没人要我”,会因此产生很重的心理负担。所以,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孩子们很被动。

真正能够提高课堂活跃度的是随机抽签,而且你不能够省略这个随机抽签的过程。比如说,你向学生们宣布今天的分组是随机抽签产生的,这样不行,因为学生未必相信,他们可能认为是你提前安排了,希望厉害的学生带不厉害的学生,等等。所以要让学生拿着扑克牌或者纸条随机抽,抽完了以后,几个学生互相打招呼形成一组。专家发现,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让课堂活跃度高了很多。很多学生很期待这样的分组。而且这一次课堂上进行分组,一堂课结束以后,下一次会重新抽签分组,每堂课的分组都不一样,绝对不是说这一个学期都只有这一个固定的小组。这样频繁地进行透明化的随机分组,是为了打破社交壁垒,促进知识的流动。

注意,在分组前不要布置题目,因为如果在分组前布置题目,很多学生就去思考做题了,不会参与分组活动。分组结束以后,再布置题目。这样能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具多元性、合作性和社交性。有很多学生其实是不喜欢分组的,分组带给他们很大的社交压力,他们觉得如果表现得不好,别人就不喜欢自己。用这种随机分组的方法,就能够让更多人愿意参与进来。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最佳的分组人数是三人一组(研究人员连这个都算出来了),如果四五个人一组就会有人没事干。所以,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分组最好是三个人一组,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两个人一组,这样效果最好。

第三个方法叫作运用白板,这个方法我们之前在企业培训当中经常用到。最佳的教室布置就是教室内所有的墙上都有白板。我去新疆的华山中学参观,看到教室前后的墙面都是玻璃白板,学生可以随时站在墙边去写。过去,有的教室里会有一张大海报纸,学生在海报纸上写。为什么白板要比纸好?因为在玻璃白板上写了字可以擦,而在纸上写了不能擦,所以很多孩子会有顾虑,觉得自己的答案不确定,就不敢写。而玻璃白板的好处是写错了没关系,一擦就掉了,所以,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改变过去被动的习惯。

如果你是让孩子们围着一本笔记本讨论,那么就要注意,笔记本只适合做笔记,跟白板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白板要竖直地立起来,而不是放在桌面上。他们甚至连这个对比实验都做了。就是让一群孩子在桌面上的白板写,另一群孩子在墙上的白板写,效果完全不同。在墙上的白板写,人们会更加投入,更愿意讨论。而且每组只发一支笔,不能一人一支笔,因为如果这样学生就会各做各的;每组只发一支笔,大家才能够一起讨论,然后换着写,这样就会有交互的过程。

很多传统的老师说:“那不行,万一学生抄别的组的答案怎么办?”当你认为这个孩子在抄别的组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头脑当中的胜负观念太强了。以前,我做企业培训的时候,发现很多合作的老师总是在课堂上营造那种竞争的氛围——“一组快要做出来了,二组要快一点!”这是非常糟糕的,因为你过度地强调这种竞争的压力,结果就是大家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而在表现上,有些学员就会觉得不公平,然后相互举报。最后,甚至老师得花大量的时间来安抚大家的情绪,说:“没关系,都有奖品。”如果太想控制孩子,你就会把教室变成一个争相表现、相互防备的竞争空间,而不再是一个可以激发思考、可以犯错的学习空间,这样就很糟糕。

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距离,近一点好。近到什么程度呢?别混在一块儿就行。如果离得太远了,相互看都看不见,这样不好;但如果离得太近,几个人挤在一堆,那就变成一个小组了。所以,离得比较近,但是又不至于混在一块儿,这就是一个合适的距离,在一般的小学教室里正好允许。

另外,老师要学会强调错误想法的价值。当我们都在追求正确的时候,那是比赛,不是学习;而当我们能够看到这道题做错了,并且思考:这个错误当中蕴含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他会这样想?那我们就能总结出来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会这样想,这就是错误想法的价值。如果你对错误的想法都能够给予肯定,那么学生们就更敢于拿起笔去表达了。

这里边还有一些细节,作者说:“我们给学生安排了五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以观察他们思考行为的差异。第一种是:让学生站起来,使用竖直放置的白板解题;第二种是:让学生坐在座位上,使用水平放置的白板解题;第三种是:让学生站起来,使用钉在墙上的活页纸解题;第四种是:让学生坐在座位上,使用课桌上的活页纸解题;第五种是:让学生坐在座位上,使用笔记本解题。”他们把这五种课堂上常见的方式都尝试了,形成对照组,然后长期观察,最后发现最有效的是站起来在可擦的白板上写。

统计的办法是什么呢?他们拿秒表记:

学生从拿到题目到开始讨论题目有多久(以秒计)?

学生从开始讨论题目到开始记下要点有多久(以秒计)?

在老师不鼓励的情况下,学生还愿意继续思考吗?这种思考会持续多长的时间(以分钟计)?

这就是循证科学的数据。

“不管学生站着还是坐着,他们用白板学习的效果比用活页纸学习的效果更好;若要让学生用笔记本解题,站着解题比坐着解题效果更好。究其原因,学生在白板上书写时,他们可以迅速地擦除做错的部分,对学生来讲,就减少了做错的风险。”所以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够改变很多孩子在课堂上被动的习惯。在这个课堂上,每一个人都有价值,都可以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你们是个三人小组,那每个人都要发言。

第四个方法就是课桌椅随意摆放。在传统的教室里,所有的课桌椅都是朝前摆的,甚至在我去参观过的很多课堂里,老师连书本、铅笔、橡皮摆放的位置都规定好了,要整整齐齐地摆成一条线,老师们还为此得意。但事实上,思考本身是无序的。我们希望让学生思考,而思考是无序的,我们非得让他们在一个极度有序的空间中活跃地思考,这是做不到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能只知道将手背到身后,老老实实坐在这儿,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在教室里,太整洁或者太混乱都不行,学生应该是以非直线、不对称、不朝着正前方的方式就座,也就是岛屿式的就座方法。

我在华山中学看到他们的课桌椅是定制的,像七巧板一样可以拉开变成长串,也可以合并成为一个“小岛”,学生全是分组坐,根本没有面朝前一直坐着的习惯。随意就座的方法,能够打造自由思考的空间。同时要确保小组内三个人可以坐在一起,而且允许他们站起来走动。

第五个方法很有意思,就是老师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什么叫“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上,一个老师一天差不多能回答200~400个问题,尤其是小学教育,有的老师甚至能够回答六百多个问题。各位,老师很不容易,因为学生总是问为什么,或者问老师“这样做行吗”“你看我们做得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平均每天要回答200~400个问题,但实际上在这些问题当中,有90%的问题是不用回答的。

问题分三类,第一类叫作“接近性问题”。什么叫“接近性问题”?老师不走过来他就不问,老师走过来了他马上问。你们以前在班上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戏精”?本来正在这儿玩得高兴,看到老师走过来了,就马上找一个问题来问:“老师你看我这样做对不对?”“您是说我要做这个题目吗?”……这样的提问方式叫“服软”——我认可我是学生,你是老师,我尊重你,我知道你可能会嫌我刚才表现得不好,但是我通过提这个问题,让你知道我在听,我挺乖的,这种叫“接近性问题”,是表演性的。这种问题老师不用回答。

第二类问题叫作“停止思考的问题”。如果学生问:“老师,这个一定要做吗?”“第二问一定要做吗?”“我们这样做可以了吧?”这种问题就叫“停止思考的问题”,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不想再做了。我以前带班教学的时候,在企业里上课,会出一些比较难的动手题,经常有老板或者高管叫我过去问:“这有答案吗?”“这能做出来吗?”这种问题就是“停止思考的问题”,他不愿意再想了。这两类问题在每天的问题中占了90%。

第三类叫作“持续思考的问题”。比如学生问:“老师,我们可以考虑复数的情况吗?”“老师,这个如果是虚数怎么办?”“这种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在别的领域内吗?”这种问题就是“持续思考的问题”,老师可以回答。

对于前两种问题,如果你不回答,又应该怎么应对呢?你也不能直接拒绝回答,这样不礼貌,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里有几种办法,比如说,反问回去:“你觉得呢?”“你有什么想法?”“你们自己认为呢?”这是一种回答方式。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不说话,微笑面对,故作高深。学生问你有没有答案,你就笑一笑、点点头,这个问题就过去了。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告诉大家,说:“我不打算回答这一类的问题。”你可以把这三类问题的秘密告诉孩子:“我们班上有三种问题,前两种我不回答。”跟大家说清楚,这都是可以的。慢慢地,你的学生就会理解你的教学方法。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的这种方法,能够刺激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让他们在深入思考之后再提出问题。

第六个办法是站着口述题目。我说的是谁站着呢?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学生也都站着。就是当分组完成,要布置题目时,老师们说“来,同学们到前面来”或者“同学们到后边来”,注意,你的教室前后都是白板。你越是能在教室里任何一个地方停下来布置题目,学生就越觉得好玩,觉得在哪儿都可以思考。所以,老师要说:“来,同学们都过来,到后面来。”站在他们中间给他们布置题目。

老师不需要把整个题目全部写在黑板上,只用写题干的重要数据,将题干的几个关键词、关键数据写在那儿,这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有一个学生中途出去了,当他再走进教室,光看黑板上的题干,他是不知道这道题目的,但是一个一直在听的孩子,不会忘记这里边的数据,达到这个标准就够了。所以你看,我们听到一道题,听明白了以后需要找数据,抬头一看白板就能做了。那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如果你中途出去了,回来你就要问人,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知识的交流,不懂就要问。而老师写得也轻松了,只写下题干的几个重要的数字就行,靠口述把这道题目讲清楚。

让学生站着,能够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有的老师教课喜欢用投影仪、发单页、发手册,但是在课堂上准备这些东西,效果都不如站着布置题目好,站着讲效果是最好的。另外,如果你在一节课的中后段布置这些题目,那么效果会比较差,最好在开课后五分钟内站着布置完题目。

在站着口述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有三点:

你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道题题干中的基础信息,再给学生布置这道题目。

在你给学生介绍题干的基础信息时,学生也会持续思考。

如果一个学生迟到了,当他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老师写下的题干基础信息时,他可能仍不太清楚这道题目的具体解题要求。

这就是我们布置题目的基本原则。

第七个方法是关于作业的,就是布置自测题。我们过去每天都要写作业,作业的英文叫homework。你会发现学生分四类:一类学生根本不做作业;一类学生作弊,就是抄作业,甚至有的人会抄上一届学长学姐的作业答案来应付老师的检查;第三类学生找人帮忙,让别人帮着写;第四类学生自己努力写完作业。这四类学生各自的占比大概有多少呢?当然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西方跟中国肯定不一样,中国的孩子作业完成度肯定高多了。作者采访发现的比例是:自己努力完成的学生占22%,找人帮忙的占30%,不做作业的占25%,作弊的占2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802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09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683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5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5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0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0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50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6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6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2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3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98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0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3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