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这句话经常被提及,影响很深。但我认为,“开卷有益”作为一个口号是值得推敲的。现在我们知道读书多的人会成功,但很多不读书的人也很成功,有更多的人是读了一辈子的书都不成功,所以读书不一定能成功,或者说“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年龄、职业、心境、阅读目标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你的读书。
古今传诵的众多有关读书的名言,其实大部分是针对特定人群的。面对普通读者跟面对文人或者官员、跟面对帝王去谈读书,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王国维借宋词来谈读书的“三境界”,就只更适合于学者,而不适合于其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真正好的状态是不断总结自己的道路,然后自己做调整。任何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方法基本上只适合于自己。
章太炎先生曾经再三强调,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也就是说,从老师那儿学到的,远远不及从社会阅历以及自己的人生规划里面获得的多。所以,我总结了他读书的体会:第一,学问基本上是以自修为主;第二,实在搞不明白的可以请教;第三,读书必须将人生规划和书本知识相勾连,才能有真正深入的体会。
在今天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要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不受周围环境的诱惑,这是很难的。有了大众传媒以后,阅读的同质化太严重了。其实每个人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一个数学家、一个文学教授,他们的趣味不一样是完全正常的。读书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和基点,有了那个基点之后再来谈读书。
去年,我在一个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致词,有句话今天在各个大学的校园网里面广泛传播。我说:同学们毕业离开学校了,我送你们的话是: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你很久没有读书了,而且你没有什么负罪感的话,那就说明你已经堕落了。
读书本身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你还在追求个人的板块,你还有不满足,还在寻找另外一种可能性,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