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可以说是整部小说中形象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也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首先,他绰号最多:一是“黑宋江”,指其貌不扬,非高大帅类,不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吴用、公孙胜等人那样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二是“孝义黑三郎”,孝顺,孝道,孝义,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道德指标,也是他个人价值体系的重要支撑。三是“及时雨”,说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所以名望极高,恩及众人,可以一呼百应。四是“呼保义”。
这几个绰号,是宋江谋事做人的特点,也是社会对他的定位,比较集中体现了他的理想与追求:走正规之途,做忠义之士。
梁山好汉不理解的孤独
宋江本为一底层小官吏,因老婆阎婆惜发现私通梁山,乘机要挟,怒杀后逃往沧州,被迫上了梁山。后来晁盖中毒箭身亡后,做了梁山首领。带众好汉受招安,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佬用毒酒害死。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从仗义英雄,梁山首领,到朝廷忠臣,终没脱毒酒致死的悲惨命运。这背后支配他的巨大力量,则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他是仗义英雄,义军首领,是朝廷的对立面;另一方面,他又想报效朝廷,忠君爱民,留下千古美名。所以,他执意招安,以实现真正高大上的理想。哪怕在第39回题写反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湖漫嗟吁。
他时若随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也只是醉酒后依托而题,并非真实思想。
宋江身为一刀笔小吏,同梁山大多舞刀弄棒的好汉相比,善长的是舞文弄墨。儒家思想深入骨髓,那就是忠孝仁义,忠君爱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江作为一山东郓城县的押司,正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是他骨子里的侠义思想,却又痛恨当下社会的黑暗,赞同反抗朝廷的英雄,以致阴差阳错走了背离理想的反叛道路。
因此,宋江始终是孤独的。
在实现理想的道路选择上,宋江是希望封建体制内的机遇降临,在朝廷内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做到“封妻荫子”“青史留名”,所以,他发自内心不想上梁山。杀阎婆惜后,他想到的是到柴进、孔太公、花荣三处躲避;发配途中,为拒绝上梁山邀请,不得不以死相拒;即便上了梁山,满脑子想的也是招安。他一面与山下的敌对势力作战,一面内部朝廷思想整顿,从未停止招安思想灌输,把好汉们的价值观引导到“忠义”上来。为了促成招安,他还上走殿前太尉宿元景,下走京城名妓李师师的门路。尽管对奸臣高佬非常痛恨,但第八十回高佬被张顺等人活捉到梁山后,宋江还希望通过高佬促成招安。待到招安成功,在政治体制内可以实现自己的追求时,宋江立即投身到“平虏保民安国”的战斗中去。因此,宋江对宿太尉能为梁山争取到征辽的机会十分感激,认为“某等众人,正欲如此与国家出力,立功立业,以为忠臣。今得太尉恩相力赐保奏,恩同父母。”出生方腊,则是宋江主动请示宿太尉在皇帝面前请奏。宋江积极地投入到消除外患、平定内乱的战斗中,实现他拯时救世、齐家平国安天下的理想追求。
而这与众梁山好汉的价值观,完全是对立的。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与主张上,宋江重“忠”,好汉们重“义”;在行动上,宋江招安,好汉们反招安。宋江必然无法得到理解,有着强烈的孤独感。
首先,宋江一直不肯上梁山,三番五次众好汉邀请;上了梁山后,一封父亲病故的家书,让他以尽孝为名,离开梁山;回家后被官府捉拿,又自投罗网;被押解去江州的路上,众好汉相救,宋江不仅不让杀两个公人,连戴的枷锁也不让解开。宋江每一次的抉择,都是为了不背离自己的理想,走上反朝廷的道路,这些好汉如何能解?
上了梁山后,积极招安,招致大家激烈反对。尤其是在第七十一回重阳节菊花会上,武松大叫,鲁智深大叫,李逵也大叫。即便如此,也未阻止宋江实现理想的步伐。在两次招安进程中,吴用与卢俊义都力劝宋江不可性急,甚至背着他做了许多事。
整个招安进程,宋江倾心尽力,却始终深深孤独。
朝廷不理解的孤独
宋江在未上梁山前,虽在江湖具备强大的号召力,但对晁盖邀请上梁山的盛情,毫不动心。他仍寄希望于朝廷给予机遇,能够依附朝廷,为国家建功立业。可现实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报国无门。
我很爱国,国却不爱我。
被招安后,宋江取得了臣的资格,梁山兄弟走上正路,终于名正言顺地依附于封建王权,宋江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朝廷却并不理解、更不信任宋江。
朝廷考虑的是梁山“数万之众,逼城下寨,甚为不适合”,要将军队分调各处。童贯甚至建议“将此一百八人尽数剿除”。宋江为朝廷南征北战后,也没得到解决,封爵之事,一拖再拖,最后,只把宋江加为保义郎,卢俊义为宣武郎,其余等人封为下将军或偏将军。破辽归来,朝廷对梁山英雄赏赐极薄,而且禁止梁山英雄入城。征方腊回来,众英雄已经伤之八九,但奸臣仍设计要置宋江于死地。
可见,自始至终,奸臣当道的朝廷也不理解宋江,容不得宋江的存在。
宋江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如南柯一梦,可仍坚持“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所以,宋江是在担忧与悲痛中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明知不可为而强为的努力,将自己推上祭坛。他饮了御酒后感觉肚腹疼痛,马上“心中疑虑,想被下药在酒里”,可见宋江早已预知了自己的结局。在确定后,他想的仍是不能让潜在的破坏者抹黑自己忠义两全的美名,竟骗李逵也饮了毒酒。
至此,宋江以生命殉了自己的理想,走完了他孤独的一生。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最重要、最矛盾,形象也最丰满的人物。他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身材矮小,面目黝黑,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在一百单八将中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因私放晁盖等人,被小妾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期间结交诸多英雄好汉,辗转周折上了梁山。晁盖死后继任梁山第三任寨主,主张并接受朝廷的招安,接连出征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屡立战功,最后被高俅等奸臣设计用毒酒害死。
他的理想追求与现实命运,他的功过是非,各种评说,都与他的悲惨命运紧密相连。可以让学生结合全书,感受宋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分析他的人生之路,进而深刻认识人物的命运。
【教学目标】
A1.概述宋江的一生,了解他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
A2.与从英雄比较,说说宋江与他们的同与不同之处。
B3试归纳出宋江身上儒家理想与梁山寨主身份的矛盾,认识他选择招安的原因。
C4.引入鲍鹏山的对宋江的评价,结合全书,进行辩论。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内容
1.阅读相关章回,找出宋江的几个绰号,说说他的人生追求与社会定位有哪些。
2.从侠义之士、梁山寨主和朝廷重臣中,选择一个你认为他最理想的人生阶段,给小组同学讲一讲。
二、结合批注讨论林冲的理想与现实:
1.宋江为什么三番五次拒绝上梁山?
2.他上梁山后,依靠什么当上了梁山寨主?
3.他为什么一心要招安?
4.你如何评价他临死前给李逵喝下毒酒一事?
三、引入鲍鹏山的评价,准备辩论
1.鲍鹏山:收买人心,美化自己;童谣天书,神化自己;处心积虑,壮大自己;有仇必报,心狠手辣。
2.按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分组,筹备辩论。
3.组织辩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