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在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
“这个世界在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每个时代都悄悄犒赏会学习的人”。
这是某培训机构的广告文案,每日在帝都6号线地铁东四E口都能看到这“扎眼”的句子。如果你同我一样生活在这里,那必然是被这两句话所刺痛或激励着。虽然本人非常厌恶这种制造焦虑和恐惧的营销方式,但不得不佩服这种营销效果真的相当见效,几年间该企业已经穿上美帝上市公司的马甲了。
其实生活比广告要来的更生动更血淋淋。在前途和社会环境的挤压下,“学习成为”了生存的必要技能,在上进成功的组织中不进步等于死亡。
为了避免英年早逝,我购买了众多在线课程,从此线上音频课替代了每日通勤路上陪伴我的流行乐。半年多下来,听到了众多自己也不甚明了的高大上词汇,可是到底学到了啥?好像总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听时感觉茅塞顿开,眨眼时间抛到九霄云外。所谓的认知升级啊,查理芒格的多元思考能力啊等等在我身上哪怕一点发芽的迹象都没有,我还是办公室里的呆瓜,真是情何以堪啊!
人脆弱的时候容易转向唯心论,投向佛祖,真主,圣母玛利亚的怀抱,这宿命论调也于我茫然之时冒出头来——也许本人天资愚钝,自此还是做个非典型的北漂人,死也有个舒服的死法,被逼死无疑是最糟心的了!
当我抱怨爹娘没赐予我傲视群雄的智慧的时候无意间接触到《刻意练习》这本书,此书起初吸引我的是它的引言——“天才,存在吗?”,于我来说,天才不知道、似我这样的蠢材却是活生生存在的!
抱着消磨时间和猎奇的心态,每日午休时间于东四三联书店读完此书,如获珍宝,感觉找到了医治本人愚笨顽疾的良药。为让更多朋友认识到自身更多的可能特向大家推荐此书。
一万小时定律有淡淡鸡汤味
一万小时定律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我是在格拉德威尔的《异类》这本畅销书中了解到这个“定律”的,殊不知这一万小时定律是《刻意练习》的作者首先提出的。
德威尔此君说来不甚厚道,不尊重作者原创不说,还颇有对“一万小时”的说法断章取义的嫌疑。首先这一万小时是一个约数,主要为了吸引眼球,便于传播。如果拜读过德威尔另一部大作《引爆点》你就知道为何他的书都是畅销书了,不得不说此君深谙人性。其次,一万小时的坚持并不一定换来成功,如果只是低水平的重复就算练习千百年也难有突破性进展。所以这一万小时定律绝对是熬制浓郁鸡汤的好材料!
什么是“刻意练习”
什么是刻意练习呢?书中用了大量例子来解释。老外写书就是喜欢大量的举例、论证,干货三句半,例证300篇。很多人接受不了,我猜想是已然习惯等现成喂到嘴里的东西,不愿再费劲思考了,以往所受传统教育学到的全是极其正确的知识,不学逻辑不讲究思考过程,其实了解作者得出结论的论证过程也是阅读乐趣所在,唯有多思考才能达到书为我用,我注六经,看出书外的目的。
总结书中观点什么是刻意练习呢?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关系公式。
刻意练习=有目的练习+心理表征
有目的练习=明确的目标+专注力+积极反馈
有目的练习应该不难理解,它不等于刻意练习,二者区别在于“心理表征”。心里表征又当如何理解呢?作者通过一系列例证对心里表征做了总结。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我理解“心理表征”就是将所学知识先验认知化。先验认识是神经科学中的一个名词,大意是人类数百万年通过进化得来的关于世界的共性认知。举例来讲如果让一个电脑识别狗这种动物,可能需要经过一个及其复杂的分析计算过程,比如先判断是不是生物,属于哪种生物,属于哪一科?换做人就不需要思考,狗就是狗,这就是先验认知,他经过上百万年的试错和演化深植于我们的脑海中,不需要特别的记忆就能在相似的情景中随意调取使用,心里表征的构建就是将自己所学新知不断地先验认知化,克服人类短时记忆缺陷,将知识存储在长时记忆空间,逐渐成为可以被长时存储,随时调用的隐性知识的整个过程。
怎样做到“刻意练习”
如何通过有目的得练习+心理表征进行刻意练习?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个定律——“三F定律”
focus(专注) feedback(反馈) fix it(纠正)
“三F定律”大概可以理解为情景化学习,走出舒适区在学习区不断试错、形成正确认知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水平的过程。
作者在书中具体总结了刻意练习的特点,以表明怎样学习才算是“刻意练习”
1.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必须已经拥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2.刻意练习一定发生在舒适区外
3.刻意练习包括总目标和为了达到总目标所设的各种分步骤小目标
4.刻意练习是时刻保持高专注度的练习
5.刻意练习一定包含及时反馈,这种反馈需要专业导师予以指导
6.刻意练习既产生心理表征,同时又依靠于心理表征
7.刻意练习总关注过去技能某些方面的改进和提高,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不断的改进将造就卓越表现
书读此处,我略有失落。平时学习工作中并不具备刻意练习所强调的“成熟的训练方法、专业的导师”这样的条件。所谓“刻意练习”更适合艺术、体育等等技术能力的提升,这些领域前人已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训练方法,优秀老师、教练也是易得的。但我们在工作中多半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为你负责的老师,更没有成熟完善的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干什么熊样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但读到本书“富兰克林是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的内容时我改变了看法。
不完美的“刻意练习”
富兰克林不需多做介绍,他是集各种“家”于一身的伟大人物,中国人都从课本里了解过他“避雷”的能力!如你所见他也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书中详细介绍了富兰克林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成为一名伟大作家。
第一步他找到了一本高水平的杂志《观察家》不断研读其中的高质量文章
第二步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每篇文章中的句子
第三步将自己所写的文章与原文进行对比,并在必要时纠正自己所写的版本
第四步他为了解决词汇量不够的问题(知道、见过、了解这些词汇却在写作时想不到要用的问题),将《观察者》中的文章改成诗来表述,因为写诗能迫使他想到平时表述中想不到的优美和意义深刻的恰当词句。接下来他将诗又改成散文,这样就迫使他形成了一个找到准确得体的表达词汇的习惯,增加了词汇量便于在写作时能随时调用这些词汇
观察富兰克林写作练习四部曲,不难发现其实他正是无意间利用到“刻意练习”的方法。《观察家》中的优秀文章就是他的老师,将自己复述的文章于原文进行比对就是反馈和修正的过程,最妙的是他想到了用诗歌和散文来组织语言,由此丰富自己的写作词库,进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写作词语体系,这就是着手构建心理表征的过程。
当然富兰克林刻意练习的方式是不完美的,《观察家》杂志的优秀文章可不会说话直接指出他文章不恰当之处,更没有导师帮他制定计划,设置恰到好处始终处于学习区的目标。但即便这样富兰克林还是成功了,由此可见不完美的刻意练习仍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只要保持足够的决心则属于你的目标终会实现。
请和我相爱吧,不再彼此伤害
越是浮躁的年代越需要静心对待,现代社会的超复杂性让青年们疲于奔命,如何适应这个社会的快节奏?不是学习各种所谓的生存技能,考各种靠“背背背”得来的证书,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会思考。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底层思维逻辑系统,学会思考,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真正理解适应这个超复杂性社会的关键所在。
如何构建底层思维逻辑系统呢,第一输入信息,大量阅读通识知识,思考每一个知识的论证过程;第二批判的接受理解各类知识;第三将输入的信息通过批判的论证与自己的知识网络衔接起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此三步中“批判的接受知识”最为重要,人脑不是储存工具,每个人对于知识的不同理解使丰富多彩的世界成为可能,一股脑非黑即白的接受知识就是自我洗脑的行为,没有质疑的世界是奥威尔笔下“1984式”的世界,是暗流涌动下的平静。
《刻意练习》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断批判修正的螺旋上升式的能力提升过程。《刻意练习》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练习的方法也是对问题思考的逻辑,这套思维逻辑方式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学得一分精髓很可能有三分进步。希望有缘人能从书中找到属于自己“刻意练习”的学习方式,用他拥抱思考未来的各种不确定。
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惩罚你,而是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和整个世界说“今天起请和我相爱吧,不再彼此伤害”,因为终究我们是相互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