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做热气球这一课,课堂开始我提问学生有没有乘坐过热气球的,有请他来担任本节课的热气球导游(如果没有就由我来担任,但几乎每个班都有),给其他同学讲一讲热气球升空的完整过程以及在过程中观察到了哪些现象。通过导游的分享和讲解,让学生充分的讨论热气球升空的关键是什么,如果我们要做一个简易的热气球,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什么——火焰和气囊。这个时候让学生思考用身边什么物体来提供火焰和充当气囊比较合适,学生很容易想到用蜡烛,火柴,打火机等提供火焰(经过学生思考和讨论,最终决定使用蜡烛,能够持续提供火焰),用塑料袋充当气囊,随后老师播放使用学生的方案制作出来的热气球的预实验视频,能够发现蜡烛很容易烧到塑料袋将其融化。于是让学生思考如何做出改进措施,再一次观察热气球的构造,发现热气球气囊底部有一个圆柱形的布罩,学生由此提出需要也做一个类似于布罩的部分,学生最开始想的是用纸杯,后面考虑到蜡烛的长度,建议学生可以改用纸筒。实验开始,学生自己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材料进行组装实验,在适应过程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包括塑料袋的形状和温度),最后统计每个班实验成功的小组和失败的小组,先请实验成功的小组分享观察到的塑料袋的变化——由瘪变鼓再变瘪,由冷变热再变冷(但最后仍然是热的)。结合最开始讲到热气球升空的关键是火焰和气囊,经过全班讨论,一致认为火焰加热后的热空气其实才是关键,热空气具有向上运动的升力——教师借机引出热气球的发明历史。帮助失败的小组分析原因: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的蜡烛是圆扁的蜡烛,火焰较小,火焰较低,不能提供足够的热空气;一种是塑料袋过重过厚或比较小。让他们回家再次改进实验,重新实验。在课堂的最后,再一次借助空气微粒图,画出加热前的塑料口袋中的空气微粒的状态(距离较近)和加热后的空气微粒的状态(距离较远),用同样大小的圆圈去框,发现冷空气中圈到的空气微粒比较多,热空气中圈到的空气微粒比较少,所以热空气比较轻,会向上飘。
思考:1.这堂课非常有趣,学生兴趣很浓厚,但同时课堂纪律也很混乱,尤其是学生在操作纸筒时,很容易将纸筒烧着火,就会有学生尖叫,在后面的课堂中做了调整,提前和学生打招呼,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做。2.本节课我是让学生自己准备的实验材料,所以实验材料各有不同,有成功也有失败,我是想借用这些失败的契机,让学生知道实验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我们要分析失败的原因,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不知道有经验的老师对于这种课堂实验的看法,是否必须要做到成功,让学生感受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