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终究无法自救。死后,家人把保罗患病期间的文字集结成一本书,题目是:When Breath Becomes Air( 《当呼吸化为空气》),36岁的保罗以被诊断为肺癌末期后的心境为引子,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回顾一生。少年时对文学炽热的爱好,大学时面临选择以文学或医学为职业时的彷徨犹疑,进入医学院后的刻苦学习,实习期间初次面对病人死亡的打击,学医期间有着外人难以理解的辛酸,住院医师培训期的高压生活……
阅读他的回忆录过程中,除了因为学医经历而不时出现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外,心中更多的是对保罗的羡慕与尊敬。羡慕的是保罗渊博的文学知识与洋溢文采,他曾经在文学中探寻人生的意义;但是后来为了更进一步去感受生死,弃文从医。无论是对病人如亲人的那份真心,或是对医学知识锲而不舍的追求,手术技巧日臻完善,他对医学全身心的投入,都让人尊敬和佩服。然而他的英年早逝却让人无比惋惜。
保罗在书中告诉我们: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临床工作还是研究工作,一旦怠惰,很快就会被新科技的潮流淹没。何况身为医者,必须不允许自己犯任何错误,从而鞭策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特别是外科医生,一旦失误,代价是别人一辈子的健康,轻者功能损伤、出现后遗症,严重者甚至死亡。
医生是一种每天都徘徊在病人生死之间、病痛之中的职业。生离死别的故事与伴随而来的令人心碎的哭声只是背景音乐。为了更好地在如此令人沮丧的环境中持续运转,医生必须在个人的感情外套上一层厚厚的防护罩,要学会埋葬自己的负面情绪,否则它们会像一座大山一样把人压垮。一个成天为病人的不幸哭哭啼啼的医生,怎么能够胜任必须随时做出客观正确判断的医疗工作呢?就像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看到战友阵亡就痛不欲生、无法自拔,他又怎能勇敢无畏地消灭敌人呢?又怎能对战场的形势做出冷静而正确地判断呢?
保罗同时提醒我:别忘了医生治疗的对象是人。除了对自然科学的涉猎,医生同时得具备深厚的同情心与人文精神。两个病人得了同样的肿瘤,他们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大致相似,肿瘤生长位置和大小一样,病理形态一样,分期一样,从疾病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病人经过同样的治疗,效果也应该完全一样。但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扛着不同的责任,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治疗,效果却不一样。
他们其中的一个存活时间更长,而另一个却迅速衰竭、死亡。他们对生命有不同的期待,对疾病有不同的认识,一个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一个却只有灰心丧气的消极情绪。不同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同一疾病的不同转归。同时不同的个体差异也决定了两个人不同的命运。一个患者体内肿瘤对这种药物敏感,用上去后就有立竿见影的作用。而另一位患者的肿瘤对同样的药却没有任何反应,肿瘤仿佛穿上了防弹衣,根本不惧怕药物这把刀剑。这是冰冷的医学仪器无法侦测判断的、只属于人的特质。医生除了看病,更重要的是“看人”。
“医生的工作就像把两节铁轨连接到一起,让病人的旅途畅通无阻。”保罗形容得实在太贴切了。医生的工作确实和铁路工人没有什么区别,最终都只是把人们带到他们想要到达的地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