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这种长篇历史类书籍,说实话是真的有点累人,用自己脑海储存的历史知识碎片为点,一点点从书籍中将历史知识补善,每每出现一个熟悉的名字,都会有一阵悸动,好像内心在打招呼在说,“你好,我们又见面了!”当然那些未曾见过听过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尤其是那些有魅力的,仿佛他就是生长在我看重的优秀品质之上,他在等我发现他,等我记住和喜爱上他,这一点来说,有些人成功了。
历时四个月,燕子衔泥般吃完,没有想象中的荡气回肠,看的都是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轮番登场,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朱元璋时期的大场面,简单粗暴,后面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虽然也很有味道,但奈何历史底蕴过于浅薄,有些许地方难以真正体会到真谛。
好像通读下来,除却大的主题发展,最令我个人动心弦就是彼时的气节,读书期间,因想法与书友有过探讨,什么叫气节?现在可以一并回复,我个人认为是从一而终,不能因为“一”不好,我们不想着去改变修正“一”,而是去找一个“二”来替换“一”。“一”是什么呢?我稍微考虑和斟酌了一下,我个人觉得是内心最初的信念与选择。对于不对,望自考量。
明朝应该算是大众所熟知的历史朝代之一,单拎出“明朝”二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好像就是“天子守国门”的傲骨,大体也确是如此,我们憧憬着的都是先人气节,为民为公为天下,真是应了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由此想起来小学时的语文老师,一个带着眼镜的小老头,蓄着古板的山羊胡,总是在我们晨读和自习的时候捧着一份报纸,偶尔会抬头瞪圆眼睛看我们偷懒与否,他说最喜欢我们晨读的声音,像一群青蛙在此起彼伏呱呱乱叫,但是……是在回应岁月以文明。
传承,就是这么一点一滴。
历史那么大,三两笔就是一个人璀璨的一生,在冷冰冰的文字之下总是隐藏着几条既定的历史规律,雄主安邦,能臣治世,奸佞乱政……几者你方唱罢我登场,攻守易势,于是便有了流芳百世和千古骂名。
美之,恶之。
为之动容,为之惋惜,
其实最让我动容的还是那些我们不知其名的,读时知晓、读过又忘记的小人物,我已经不记得读时燃起了多少次为之一颤的鸡皮疙瘩,多少次巧合都是有默默无名的小人物在暗地里推波助澜,我一直在找一个词来形容,那个词我印象中好熟悉、好亲切,只是一时想之不起,我找了好久,也等了好久,期间我甚至去书店翻了新华字典,也许有人能理解我的感受,那种感觉像是蒙着被子睡觉,梦里刚好又在溺水,憋着一口气难以吐出的窒息……一个蒙着面躲在脑海角落的词让我心烦气躁,直至今天翻书时听到了歌曲《赤伶》,是啊,不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吗?一瞬间,整个身心都通畅了。于是一首歌连夜听了百来遍。
如此读来,对某些人和事改变了些许看法,好像历史中不仅仅只有对和错,好像还有立场与坚持,于是我们看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抛开少数坏到根子的,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并且绝大部份的都愿意为之奋斗一生,就像当年明月从历史上看到的关于封建士大夫的另一个真相:“所谓封建士大夫,如王安石、如张居正、如杨涟、如林则徐。所谓封建士大夫精神,就是没落、守旧、不懂变通,不识时务,给脸不要脸,瞧不起劳动人民,自命清高,即使一穷二白,被误解、污蔑,依然坚持原则、坚持信念、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们坚信自己的一生与众不同,高高在上,无论对方反不反感。坚信自己生来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无论对方接不接受。坚信国家危亡之际,必须挺身而出,去捍卫那些自己不认识,或许永远也不会认识的芸芸众生,并为之奋斗一生,无论对方是否知道、是否理解。坚信无论经过多少黑暗与苦难,那传说了无数次,忽悠了无数回,却始终未见的太平盛世,终会到来。”
因为相信,所以坚持。
这一段话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记了一次又一次,最近我在读金一南将军的《为什么是中国》,或许这也可以回复,这也是我突然回头续写这三两字的契机,认真读过的书真的会融进血液骨髓,或许下次还会再出现。
大半年前看完,已经忘记了太多,闭眼回忆,像一部电影,一帧一帧闪过,脑海中还是会闪烁过一个又一个名字和脸庞,一一招呼,一一告别……这是我们的历史,我前前后后用了百余天才大概了解,至此,算是一个对自己的交代吧。
纵观全文,宏篇大幅,老实来讲,其实还没读完,我就已经模糊了前文的绝大部分人和事,由此产生强烈疑问,是啊,一个人能留下一笔,那是做出了多大的努力啊?
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看到最后,其实最让人触动的是当年明月的参考文献,大略数了一下,六十余本,绝大部分都是古文,在浩瀚的文字里,提炼总结自己想要的脉络,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文字体系,用略显幽默的语言表达出一群人和一段两百年的爱恨情仇,不能不说是大才,尤其是二十余岁开始提笔,落款依旧是二十余岁,少年白马、春风得意不过如此。
或许有人说这本书不够严谨,也或许有人说不过是新瓶陈酒,这些说法也不尽是没有道理,我也没有理由和必要为之辩解一二,而我个人觉得就这本书来说,内容并没有达到评价之地位,或许比之专业和严谨的书籍多如过江之鲫,但就从普及这一个角度来说,那确实是怎么称赞都不为过,很难想象,一段两百余年隐晦难诉的历史,在几百年后有人用一本百余万字的书大范围地将其再度展开在大众面前,不得不说是神奇,我甚至都暗搓搓地想,百年千年后会有人知道我们吗?
在这一点上,文字还是功不可没的。
当年明月的结尾很有韵味,不以帝王将相开创的千秋大业为终,也不以能人志士的萧条落寞离场为尾,只是单单拿出那个竹杖芒鞋潇洒独特的徐霞客,他不同于本书中任何一个出现了的人,没有国仇家恨,没有上阵杀敌,没有建功立业,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高山流水中的山间清风和江上明月,以及一颗愿意专取悦于自己的心。或许真的就像明月说的那样,成功只有一个——
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