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嫉妒之名:请问你的相机是什么牌子?
01
-----为什么看到好照片时,人们通常的反应是“真不错,你用的是什么相机”?
而当看到烂照片时,则往往笑话拍摄者水平很烂?
------因为人们习惯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身,把失败归因于环境;
而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环境,失败归因于其自身。
02
去年四月,一则美国的新闻刷爆了中国的网络:一位孟加拉裔美国小哥,在参加斯坦福大学的入学考试时,在考卷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我在乎黑人的命”(#Black Lives Matter#),而且反复写了100遍,最终竟被录取。
虽然官方给出的答复是:
“每个人都会被你的坚定信念所折服。你是斯坦福大学的绝配,你给斯坦福大学带来了无可匹配的价值。”
但是美国网友却是坐不住了:
“这是黑人特权!”
“他被录取的同时,是我女儿被拒绝。
她全科A,当体育队长,每周在社区义务工作20个小时,还做兼职....
就因为她是个白人女孩。”
“我希望所有斯坦福的校友们都能因为这个奇葩的入学委员会的入学标准感到难堪。”
我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天朝,网友们的普遍反映也大抵是这样的了。
在大家眼中,男孩的黝黑肤色就是那超级智能的“相机”,无需考虑光圈、景深、对焦、更无需考虑用光,只需轻触快门,随着‘咔嗒’一声响,大学offer瞬间到手。
无需深思,造成美国网友这种舆论导向的无非是其内心的不平衡:就因为黑人声援黑人,凭借这种简单无脑的paperwork就可以进入顶尖的学府,那对我品学兼优的白人女儿岂不是很不公平?
稍加思考,且不说世间有没有绝对的公平,单单对于大学来说,这种几乎“投机取巧”的把戏怎能蒙混过关,更不要说斯坦福这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学院排名为世界第三的超级院校。所以,“超级相机”真的有用吗?
再次考量,在内心不平衡的背后,充斥的是一股浓浓的,近似晒的发粘的奶酪一般的嫉妒。如果那个全科A的女孩被录取,她的父母会说,那是我女儿努力的结果,然而面对被录取的黑人孩子,仿佛天生的肤色替代了后天的努力,胶黏的名为嫉妒的奶酪封闭了女孩父母的双眼:凭什么他可以被录取?
我来告诉你凭什么…
男孩名叫齐亚德·艾哈迈德(Ziad Ahmed),除了拥有较好的成绩以外,他还曾登上过TED演讲;创建过一个致力于打破偏见和歧视的组织,并因此与奥巴马一起吃过晚饭;在美国大选期间,担任过希拉里的助理;他的父亲是金融大牛,母亲是拥有双学位的学者……
这样的成就加之如此显赫的身世,被斯坦福录取应该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吧。
嫉妒,可以说是人类最普遍的、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感。
嫉妒者并不是从自己的所有物中引出快乐,而是从别人的所有物中引出痛苦。只要能力允许,他们就会设法剥夺别人的优点与长处,仿佛这样就能使他们自己得到这些优点长处一样。
03
这种嫉妒的事例,在我们身边同样比比皆是。
我的大学毕设老师是我们系的副主任之一,副教授职称,五十岁左右,其资历在系内也称得上是元老了。(元老A);另一位副主任是特聘的一位青年学者,在美国某大牛院校本硕博连读,三十出头的年纪就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学者B)
两位老师共事多年,一直相安无事,直到系主任由于工作出色,科研成果丰富,升职为副院长,导致系主任之职空缺,故学院组织评估选拔。
元老A任职多年,从最早的助教一路升至副主任,学院中不乏其早年间的同事,好友;
反观学者B,虽年轻有为,但在教龄上确实相形见绌,人际网络亦不如元老A那么广阔。
在学院综合考察之后,本该“顺理成章”坐上系主任之位的元老A,却是输给了年纪轻轻的学者B。
当然,我相信这个结果早就在各位读者的意料之中,但,我想说的是升职之后的事情。
升职风波之后便是我们的毕业设计,元老A手下有四五个研究生,毕设伊始,A请我们大家吃饭,美其名曰相互认识交流。饭桌上,多喝了几杯酒,便多了一些牢骚和不满。大多是说凭什么自己没能评上主任…学者B一定是后台过硬,能“直达天听”云云……
我本以为A只是酒精麻痹大脑,说一些气话而已,没想到我还是低估了嫉妒的力量,在随后的毕设过程中,A公然推迟毕设进度,中期检查时对B的学生挑剔万般,最终导致B的一个学生推迟毕业。至于这个延迟毕业的学生未来何去何从暂且不提,单是这一缕嫉妒的火苗竟能烧尽元老A的理智与气量,也确实让我大跌眼镜。
其实,我是知道为什么A会落选的。
每次例会,他总是颐指气使的给研二研三的学长布置科研任务,然后让研一的学长指导我做实验,写论文,写好以后也只是草草的看了一遍,对文章的内容近乎不闻不问,只让我向学长讨教。听学长说,A自从评上副教授以后,就不再一心钻研学术了,各种应酬,会议,早就分散了大部分精力。
而学者B则要求手下的学生八点准时到实验室,手把手教导毕业设计,传授写作技巧,无论学生何时有疑惑,总能在办公室找到他。可以夸张点说,这几年B发表的论文大致可以和A的应酬次数持平了……
当然,这种情况下的嫉妒与竞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会对那些与我们遥不可及的幸运产生嫉妒,而往往对身边之人的一些升迁,奖赏而忿忿不平,总是以为他们的“相机”是背后一些不堪的难以启齿的阴谋,交易。
04
莎翁曾言: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谁就要受它的玩弄。
我发觉,嫉妒无疑是一颗心灵上的毒瘤,一颗微小而颇具毁灭性的定时炸弹,其导火索可能是心理上一时的不平衡,亦或是那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嫉妒诚然是广布于人世之间,虽然邪恶而可怕,但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它给我们带来的痛苦犹如跋涉在冰冷黑暗的漫漫长夜中,在嫉妒之泽迈出的每一步,都会发出诡异而忧闷的哀嚎。我们必须在这绝望中探寻一条正确的道路,身体可被污泥沾染,但必须时刻保持心灵的澄明,终究会在某一时刻,懂得了超越自我,获得普遍的自由。
所以再当我们看到别人晒出的精美照片时,请先不要“下意识”的询问:“你用的是什么牌子的相机?”试着发出一声源自内心的赞美吧,毕竟,即使你使用相同的设备,拍出来的效果也可能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