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做决策的事情。小到吃饭穿衣购物,大到升学择校、职业规划、公司管理等等。
在面临决策,尤其是重大决定时,有的人举棋不定,生怕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结果错失良机。有的人迷信神灵,求神问卜。有的人选择咨询专家,认为专家的建议有权威性。有的人则过于自信,坚信自己的决定。
现实不是游戏,不能无限次的失败重来。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况且有些事情不容试错。那么决策到底有什么奥妙?我们应该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对选择?
美国作家克里斯·布莱克的《决策,好与坏》认为:决策没有对错,只有好坏。而且再好的决策也有时济不遇的时候,我们永远无法消除决策中的运气成分。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管理不确定性。
1、决策没有对错,只有好坏
1995年1月10日,罗伯特·E.鲁宾就任克林顿总统的财政部长。刚上任就面临一个极其艰难的抉择:是否将美国纳税人的350亿美元,借给墨西哥政府?
如果借,无法确保能归还,那是拿美国纳税人的钱去冒险,还存在其他潜在弊端——私人投资者会从中得到鼓励,进而做出错误决策,局面可能重蹈覆辙;如果袖手旁观,坐视墨西哥政府因拖欠外债而招致墨西哥比索崩盘,间接后果则更加深远且难以估量——非法移民增长、跨境非法交易活动攀升、美国就业岗位岌岌可危,这些将导致美国GDP下降0.5%~1%,还可能导致其他发现经济体拖欠贷款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
两种结果都很糟糕,唯有两害相权取其轻。国会中很多人本能地反对帮助墨西哥摆脱困境,鲁宾和其他同事评估了这笔金融支援成功稳定墨西哥经济、阻止资本外逃的可能性。这里没有科学,只有对概率的大致衡量,成功的概率极小。最终还是把这笔钱借给了墨西哥。
虽然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持续波动,但在1996年年初,墨西哥经济再次增长。并且在1997年1月还清了所有贷款,与350亿美元借款时间,时隔2年。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决策没有对错。鲁宾是否借这笔贷款,没有人可以说对或错。我们只能选择更少损失、更有利的方案,进而做出决定。
2、没有完美决策,及时叫停。
我们总是追崇“理性”决策,追求完美决策。如果能做到以下4个步骤,或许能实现完美决策。
①确定你的目标;
②确定所有可替换的行动方案;
③收集有用的信息,推断出每个行动方案的所有后果;
④筛选出最符合目标的行动方案。
逻辑清晰、直白,预设合理。这一基本模型的各种变体已经成为商业决策的公认智慧,并且有大量的文献教你如何扩大搜索选项,如何对结果和多属性评分系统的描述做出评估,以平衡目标。
但这看似一种简单的常识,却很难执行。首先,因为人脑不是计算机,无法确定所有可替换的行动方案,只能在经验之上,对列出的几个备选选项进行详细考虑。
其次,我们无法收集一切相关信息。就像应试考试,如果整本书都是重点的话,就是没重点了。我们也无法兼顾所有知识点,只能划定范围,多分配精力在重点内容的学习上。做决策也一样,我们应该为对象圈定一个范围。
最后,由于备选选项极其有限,逻辑分析是不可能的。信息不完整,并且存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在现实中,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所有的后果。
实际情况太过复杂,备选方案太多,信息太难获取,时间又有限,因此我们往往无法给出合理的优化方案。我们只能把眼光放低一些,尽力而为即可。
什么时候停止对替代方案和信息的无休止地搜索呢?决策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在于,知道何时该停止搜索。这就需要利用我们的直觉判断了。
3、直觉,是决策的艺术
决定停止搜索的诀窍在于:“我喜欢它”、“我认识它”、“这已经足够好了”。
“我喜欢它”原则,就像与爱的人结婚。我们一定要找到自己最爱的、最合适的那个人,才会选择结婚。但如果秉着“下一个更好”,可能永远都遇不到可以结婚的,也许前面那个是最好的,而你已经错过了。所以这种无休止的选择是不可能的。一般我们在遇到了自己爱的人,对方在自己心里就是最好的,也会选择跟对方结婚。
“我认识它”原则,就像品牌效应。如果我们认可一个品牌,或者我们没接触过这个品牌,但到处有它的宣传广告或者门店,我们都会下意识去选择这个知名度高的品牌,而放弃其他没印象的品牌。识别虽然不是完美的决策方法,但却具备一个极大的优势,要求的信息量少,因而非常快捷。犹豫不决反而会妨碍决策。
直觉帮我们叫停这场搜寻,在我们“喜欢”其中一个备选方案或“认出”它的时候,让我们停止搜寻。虽然理性分析很重要,但直觉推理也是良好决策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接受“足够好”,而不是没完没了地寻找“最优化”。
当然直觉也不是万能的。它只能适用于“家附近”的决策,也就是我们对熟悉环境的“经验之谈。比如:经常要做的、能得到迅速且明确反馈的、熟悉环境中的、风险资金小的事件,这些运用直觉决策,会更简单快捷有效。
如何提高“直觉”的决策能力呢?我们要保持勤奋;坚持学习,与商业环境保持联系;记录真实决策并复盘检查;关注异常情况;谨记成功令人自信膨胀的风险。
对于偶然发生的、罕见的、环境陌生的、无法得到反馈的、风险资金大的决策,作者称之为“背井离乡”的决策。就需要我们追随赢家,复制别人的成功,聘行业专家指导,绘制属于自己新的经验地图。
写在最后,面对不确定性的决策时,我们或是担忧,或是冒险,或是痴迷于尽在掌握的事物,但现实从来不存在尽善尽美。想了解更多关于“决策”的技巧,就看看《决策,好与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