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上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战国•屈原《天问》
我们从何而来,将往何处去?谁人在江畔第一眼仰望明月,又是谁创造了文字,又如何考证?先人们的疑问似乎我们同样无法回答,不过我们现在有考古学科,通过各种实物,我们能够一窥先民的的智慧。即便这样,我们仍有许许多多的困惑无法解答。
楔子:
我在初中的时候把县志来来回回读了几遍,哪里的山,哪里的河有什么特点和矿产、传说基本都了如指掌,那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附近的河边捡“石头”,与其说是石头,其实是“石器”,从那时起逐渐培养起来的“见石辨器”的眼力,在乱石堆利,能非常准确迅速的辨别出什么是天然的石头,什么是人工加工的石器。
前两天在工地溜达,整片的回填土和新生的杂草,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行走。不经意的网泥土砾石堆里瞥了一眼,一块裹着黄泥的“灰石片”引起了我的主意,由于裹着泥巴,只能辨别出是一片陶片,并没有更多的信息,由于陶片太小,甚至想扔掉,同事好奇又不解“要它干嘛”,我拿在手上仔细端详了一下,是一个有沿口的陶片,用手搓掉黄泥的同时搓掉了陶片本身的沙粒,脑袋里立马蹦出一个词——夹砂陶。如果我没猜错,这是一件时期至少在周以前的陶器残片。
带回去用水清洗掉黄泥,露出了它本来的样子——非常细腻的黄色夹砂陶。圜底直腹颈部收线,口微撇。也就是说这是一片具备它原有所有特点的残片,这是可以复原全貌的。
晚上跟学考古的朋友视频交流了一下,确定是夹砂陶,最晚不会晚于公元前2000年,不会早于公元前4000年。主要依据首先位置在山东,夹砂陶特征的陶器属于大汶口文化或者龙山文化,时间跨度在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陶质或有轻微石化倾向。其次砂质均匀细腻,这符合新石器晚期陶器的特点。早期夹砂陶较为粗糙,常混有粗质颗粒。主要不能确定的是有没有耳,有没有盖。
不过这都已经不重要了,我们不知道它的主人是谁,它又是用作什么用途,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确实来自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曾经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耕耘劳作,并且创造了我们绚丽璀璨的中华文明。
莒县博物馆现藏有中国最早的刻有文字符号的陶尊,关于文字的解读郭沫若、许进雄、李学勤等众多学者做出不同的解释,有“天再旦”、“日月同出”、“炅”、历法符号、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