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实小 潘琼
因为工作坊的备课,我又一次拿起《数字时代的学与教》这本书,在经过一番实践和反思后,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深一步的感悟。
第四讲的内容是围绕《没有信息技术就难以达成的教学效果》进行阐述的,题目非常的清晰,课堂是要重信息?还是重技术?我的感受是采集“信息”,而不是秀一秀“技术”。
技术是用来获取课堂所需的信息,可以是数据,可以是学生创作的作品,而这些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采集的。
听过很多的英语课,多是展示学生的作品,作品的类别多为学生的表演、书写的内容,创作表演在班上挑选几个优秀的孩子上台代表性表演,然后教师点评给予表扬;如果是写作内容,也是挑两三个“学霸”展示或者朗读下,学生check自己的答案,草草结束。
现在细细想想,在课堂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了?除了展示的“学霸”,其他学生是否有完成任务呢?教师在收集学生作品的时候关注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课堂是属于学霸的舞台,那么对于其他的还是来说,那就是不公平的,久而久之,学生的两级分化就越来越明显了。
试想,教师是否可以通过随机挑人的方式选取3—4位学生,利用技术将学生的作品同时进行收集、传送和展示,并进行比较分析,展示后还可以让学生运用反馈器对作品进行投票,并说明投票的理由,那么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就高了。这里技术手段的运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并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课堂有了数据,那么教师对数据的解读和决策能力就很重要了。如何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在之前的课上,我养成了利用反馈器收集学情的习惯,但是在对待数据还是非常的随意,缺乏学生同侪学习的过程,经常看到数据就着急地将答案抛给学生,那么这样的数据只能让我快速地学情,虽然对教学的指导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了吗?对数据的敏感性不是一、两节课就有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形成正确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课堂教学不是为了技术来设计,而是利用技术更好地为课堂而服务,从而达到传统课堂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