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牵手也需放手
文|张爱敏
新学期,我校首次班主任研讨会完美落幕。近两个半小时,18位班主任轮流发言,有时说起来,是一把辛酸泪,但话锋一转,马上又破涕为笑,聊起幸福得要死的往事。这种真诚的吐露让在场的每一人无不产生共鸣,无不思绪万千。夜幕初上,浏览一篇篇情真意切的班主任随笔,特别是读了亲爱的老局长发的一篇文《教师成了保姆,教育成了服务行业》,再一次感慨:教育,需要牵手,也需适时放手。
教育,需要牵手。记得一次给特岗老师培训,我深情地说:教育,就是一场深切的爱恋。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请走开。选择了教育,就如同选择了一个恋人,选择了一场婚姻。于是,与之携手的班级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无怨无悔,不放弃,不抛弃,同甘苦,共患难。把学生当成自己的爱人一样来对待,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小家一样去经营和操持。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恋爱与婚姻又不同,“我爱你”与真正实现“我爱你”往往有一段距离。真爱需要资本,也就是说你要拥有爱的能力,才能与爱人牵手诗意与远方。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爱不是据为己有,也不是一味牺牲。距离产生美。学会适时放手,尊重对方的私人空间、时间,信任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
教育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当教师也需要拥有爱的能力。如果说教育是一场美丽的修行,那么爱是教育永恒的主旋律。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善于修心,修一颗慈悲与仁爱之心。这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与智慧的彰显。教育是引领,是唤醒,更是激发。面对问题学生,山不过来我过去,以尊重以智慧去善待去欣赏。如此牵手,快乐常伴,幸福相随。
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总是担心孩子犯错误,从寝室、教室,到卫生区、餐厅,从早到晚,四点一线,忙得不亦乐乎。可是,我们又会发现嘴皮子磨破了,腿跑断了,但收效甚微,得不偿失。若换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并勇于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去管理班级事务,去决定班级走向,去体验失败,体验挫折,体验逆境,使学生知耻而后勇,知难而后进。此时,老师是精神的导师,是生活的陪伴者,是人生路上的引领者。
连伟人都会犯错误,何况是孩子。如果过分追究某些错误,抓住学生的小辫子不放,往往适得其反。难得糊涂,适当容忍,给予适宜的土壤,温度,使其自由自在生长。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遇到脾气倔的学生,不要硬碰硬,强扭的瓜不甜。放手不等于放任。要学会不露声色的关注,甚至给他创造碰钉子的机遇。等到他碰到南墙,头破血流吃到苦头后,抓住契机,伸出援助之手,给予适当点拨,往往会正能量爆棚。
因此,学会“放手”,无为而治,对学生的小错误“视而不见”,不互相折磨,而是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向善的,往往会创造奇迹。有一个小故事也是讲的这个道理:
老人对他的孩子说:“攥紧你的拳头,告诉我什么感觉?”
孩子攥紧拳头:有些累。
老人:试着再用力些。
孩子:更累了!有些憋气。
老人:那你就放开它。
孩子常出一口气:轻松多了。
也就是说当你感到累的时候,你攥得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释然许多。放手才轻松。
但现实却不容乐观,每天老师的工作量都很大,哪有精力去反思和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疲惫,倦怠成为日常。于是,对教师和学生的检查督促,监管力度加强。点名册、指纹机、电脑监控设备等各种各样的先进的检查手段应有尽有。这样管的后果呢?越来越被动,越来越消极应付。
学会适时放手,学习的主动精神会逐渐被激发,学习的潜力会逐渐显现,学习成绩往往也会更上一层楼。更重要的是,师生彼此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当老师从大量机械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成长中,从而体验到教育的完整与幸福。
牵着学生的手走,也许走得很稳健,很安全,但是学生就不可能走得快,走得远。适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走,也许会暂时落后,甚至会摔跟头,但是只要学生站起来继续走,最后一定会走得又快又好。
教师,要学做学生的精神牧师,畅享教育的真谛。正如米斯特拉尔在《一个女教师的祈祷》中所言:我要把每个学生都陶冶成一首最美丽的诗歌,当我停止歌唱,我要让最动人的旋律留在他们心上。
教育,牵手也需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