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爱丽丝》是贝多芬的一首最广为流传的一曲钢琴小品。《致爱丽丝》有个小故事,相传贝多芬四十岁的样子,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于是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巴加泰勒”意思是小玩意儿。贝多芬还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莎”这样几个字。以后,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蕾莎那里。贝多芬逝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也没有这支曲子。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特蕾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直到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曲名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听过不少录音版本的《致爱丽丝》,也听过很多身边人演奏过的《致爱丽丝》,甚至自己也会弹奏。在这么多演绎的版本中,也包括理查克莱德曼的轻音乐版。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布伦德尔版本的《致爱丽丝》。不知道为何,布伦德尔的贝多芬总是那么传神。这曲《致爱丽丝》虽然技法简单,但是如此恰到好处的情感让我第一次听到,就认准了他的诠释。
钢琴在高音部奏出一支极具歌唱性的旋律,左手伴奏的分解和旋恰到好处得衬托着柔情的主题。经过温柔的反复,迎来了一段小高潮,那是对特蕾莎浓烈的爱意,不一会回到了最先的温柔主题,经过一段温情的蜜语之后,一段紧张的旋律袭来,是谁打破了我们的平静?最后一段下行的半音结束了紧张情绪,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温情中来。全曲沐浴在爱意中结束。
布伦德尔轻巧的钢琴触键,把《致爱丽丝》的爱意,演奏的浓郁又不热烈,反而有一种淡雅之感。让人觉得这种爱的深沉,爱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