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
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
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旌:本义为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引申泛指旗帜,又引申为表彰。
旆:本意是古代旌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liú],旌旗上的梳齿样条带装饰物),引申泛指旌旗。
盖:车盖。
幢:幢是多音字,念此音时,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阵上倒戈辛纣战:辛纣,商纣王。《史记•周本纪》:周武王伐商,在牧野会战中,商纣王的兵士在阵前起义,掉转戈头,引领周军杀入城中。商纣王见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
道旁系剑子婴降:子婴,秦三世,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汉刘邦元年冬月,刘邦率大军兵临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派人劝子婴投降。子婴见大势已去,“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zhǐ]道(亭名)旁。”(《史记•秦始皇本纪》)
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三本国学启蒙读物,感觉《三字经》说教太多,《千字文》受“一千个不同的字”的限制,浅白顺达差强人意,还是《笠翁对韵》好,不但自带美感还真正寓教于乐,是我这个不小的朋友的最爱。
与《笠翁对韵》类似的还有一本《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进士车万育所编。进士,那是通过县考、省考、国考层层选拔,是可以参加殿试冲状元的,无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可巧,《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也是康熙年间人,只是他没有功名,是位民间戏剧家。
一位居庙堂高高在上,一位处江湖深浸地气,同样编纂儿童启蒙读物,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越想越期待了,我们赶紧来体察一番吧!
对音韵平仄不甚了解,只知道读着悦耳顺畅,是遵循古人演练定的格式,这次也不妨跟着学习一下。
相较于《笠翁对韵》每韵2-4段不等,《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晕了……同以前一样。把这格式丢一边,先学啥是“平”啥是“仄”。一番查证,原来……还是蛮简单的嘛!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中古汉语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四种声调,二元化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 á ǎ 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阴平或平调;第二声叫阳平或升调;第三声叫上声或上音;第四声叫去声或去音。这样一对照,我们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是不是很简单!(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交融,方言无数,口音更是千差万别,平仄的判别并不是那么容易。想起黛玉教香菱学诗: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我们初学者切记切记,不要被音韵平仄这些东东缚住了。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1)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2)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3)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1)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2)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3)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