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写作十讲》凝聚了一个从业十年、仍笔耕不辍的评论员曹林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成果。与传统的评论教材不同,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而又通俗易懂,没有太多专业的难懂词汇,曹林老师就像在授课一样,循序渐进地传授给我们写时评的许多重点。
看了曹林老师时评写作十讲的前两讲后,我感到获益良多。作为校报的一名实习文字记者,我接触时评的时间还很短,自己写下的几篇评论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曹老师的时评写作指导就如同一场“及时雨”,及时纠正了我对时评的一些不恰当的认知。
时评每个人都能写,但要写得高质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了曹老师作品的前两部分,他提到的“增加评论的附加值”观点使我印象深刻。为了写好一篇时评,我们必须阅读相关的作品来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写评论一定要比读者知道得多,这是写时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对读者与自己负责任的一种体现。所以,为了使自己写的时评更加有价值,有内涵,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我们必须多读书。读书,不是娱乐和休闲,而是一种需要全身心投入从文字中去解读思想的费力过程。我们应端正对读书的态度,明白它对我们的重要性,并不断努力读书,争取让自己写的时评更有内涵。
看完第三、第四讲后,我对时评写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刚开始接触时评写作的我们,要认真学习文字的简练和浓缩,时事评论要将有限的文字用在与紧扣论点相关的说理上,一篇时评的字数的有限,该一笔带过的地方我们不要消耗太多的笔墨。在写作时要少用修辞和铺陈,观点要明确,核心要突出,我们要努力让时评中出现的每一个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便是要减少对抽象概念的依赖性,一开始,我们为了让自己的时评看起来更加“高大上”,常会不由自主地引用很多的抽象概念。这样的概念很难说清楚,如果解释也会占用很大的空间。我们应尽可能多使用具体的事物作为论据,让我们写的评论文章能够通俗易懂,被大众所接受。试想,如果我们的文章充斥了各种难以理解的概念,那么又会有谁愿意去看呢?
我们平时能够做的,就是要密切关注时事,多思考,多训练自己的时评写作,让自己的文章能够更加深刻有内涵。我们要努力做到紧贴时代脉搏,紧跟时事节奏。
读完第五、第六讲后,我对时评写作的认识又到达了一个新的层次。也许是一次次的累积让我对曹林老师的作品有了亲切感,相比起前面的四讲,这次阅读时我明显感觉没那么吃力了。读完这两讲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词语——角度,观点。正如曹林老师所讲,写时评需要有作者切入这个新闻的角度,角度非常重要,特别是要善于寻找新鲜的切入点。当事件本身缺乏足够的新鲜性,缺乏引人注目的新闻价值时,就需要新的角度来进行弥补。我们还应该跳出思维局限,对于旧话题,如果实在“乏新可陈”,绞尽脑汁也找不到新元素时,直接表明“无话可说”,这也是一种角度。
还有观点,观点是一篇评论中最核心的元素,是评论的灵魂与核心。新闻往往是提供事实,而评论则是提供判断。一篇千余字的评论,可以缩减成百字以内内容,一言以概括之,这种能概括文章意思的精粹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观点。
如果说一开始曹林老师的《时评写作十讲》给我带来的感觉是老师在对学生谆谆教导,那么现在它给我带来的感觉就像是朋友之间的互相交谈,是对方经验的分享。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我对时评写作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曹老师的一些思想也能感同身受了。
读完第七讲和第八讲后,我感到十分激动愉悦。因为我发现,曹林老师的思想我几乎都能接受并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只一次地赞叹:“没错,就是这样,说的太好了!”
之前我对时评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因为对它的接触比较少,也没有太多机会去深入了解。而曹林老师的《时评写作十讲》就像是一支神奇的画笔,在我头脑中将时评的形象渐渐变得清晰明朗。
在第七讲和第八讲中,曹林老师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特别是在第八讲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点明了许多人在写时评中常犯的错误类型。我发现其中的许多问题也是我曾碰到过的,许多错误也是我犯过的。我认为这对我个人的时评写作非常有益,因为我从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知道了要怎么有效地去改正,并且由于是我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会印象深刻,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我再犯类似错误的概率。
在第九讲和第十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评论的理性问题。理性,对一位时评写作者来说非常重要。正如曹林老师所说,我们最应该警惕的就是符合你愿望的谎言,符合你想象的假消息。在时评写作中,如果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忽略了理性的重要性,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个人情感太浓,可以借鉴欣赏的地方就会少之又少。
还有一个让我十分触动的就是数据引用的问题,有时候为了增强自己文章的权威性以及可读性我们会采用一些数据来说明问题,但我们一定要注意所引用数据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时评作者引用数据作为论据时,一定要学会细细咀嚼,考察数据的来源,考察统计是否科学,样本是否足够有代表性。
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我会努力作用自己学会的知识,争取让自己写的时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