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走来,跨过2019,我们晒福小屋研习社1.0版因为第6次活动的到来而即将拉上帷幕。以怎样的研习内容和研习方式来书写研习社第1版本的完结篇呢?为此,研习社的带领老师们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沈亮老师认真记下的就是今晚焦点研习的主题~形塑,张骏院长让已读过书的小伙伴们分享:书本上哪些关于“形塑”的内容读后是让你最有感触的,假如有些感悟的话那会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不认识“形塑”的人开始认识了ta,让原来有些认识ta的人加深了对ta的了解,让原本和ta亲密无间的人有了更新的解读和感悟,如此社员们各取所需,各有所获,在交流学习中让1+1=3。小伙伴们个个看似平静如水实则心流涌动~“澎湃的福流”!
“久久为功,道法自然”,这句话是张院在首次活动时说到的,他说焦点技术是需要刻意练习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习活动5次后的我们也是“磨刀霍霍”“蠢蠢欲动”啦!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候到了,究竟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呢?带领老师们为我们准备好了案例,3人成一小组分别开始了讨论。
小组讨论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有通过情景模式演绎的;有提出问句共同探讨的……大伙儿尽可能地将学到的焦点技术和理念用到案例演练中去,不断地提出不断地否定不断地更新……极具学哥范儿的张院时不时的给我们来一点现场指导,必须点赞!
各小组讨论结果出来了:有用到形塑里的一般化;有用到“我不确定……但我确定……”句式;有用到“我猜想……”;有用到了重新建构“看起来,你希望是……”……真是人多力量大,那么问题又来了:问完了第一句,要怎么接来访者的第二句话呢?
认真的书记员沈亮老师的红笔记录下来的正是第二轮的讨论结果,我们用到了技术中的“倾听和理解”、“形塑”和“代表性问句”。看似各小组用到的焦点技术各不相同,但能确定的是都围绕着技术背后的焦点理念和基本精神展开会话的!小伙伴们棒棒哒!
美好时光总是一晃而过,最后一点时间里张院用焦点的语言将伙伴们散落在星悦花园里的“焦点宝贝”串起来,串成了珠宝项链,太棒了!我心想以后的日子里,当心中再疑惑“焦点是什么”?“焦点去哪儿了”?时,闭上眼 ,那串“珠宝项链”犹如精灵般跳出来,渐渐地清晰,轻轻戴上ta,让自己变得如大地般平和,如天空般开阔……
带领人张院说,焦点解决是在人际互动中产生些改变的可能。我们把焦点的理念、要义和基本精神弄懂了再来练习技巧,那么晒福小屋研习社2.0版也就自然而来地来了!
他说:“焦点研习社第一期圆满结束,16个人,3个月,风雨无阻地6次活动,研读了90页书(有一部分还得回着再研究探询),采取了“不确定+共创”的学习方式,还真应了那句老古话“慢工出细活”!从我作为发起人来讲,满意度可以打到6.5分,自己收获也是蛮多的,不管是焦点知识再巩固、他人经验分享获得,还是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当然接下来还得在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等方面作进一步精心设计,以体现更大效用,但我想着研习节奏是不是要放得更慢一些?!
我也想问问研习的小伙伴们:
这3个月来收获到些什么?
自己做得好的方面有哪些?
过去没意识到的今后可以多做的是什么?
如果要对三个月来的自己说一点感谢的话,大概会说上点什么?
对下一期的焦点研习又有什么期待?”
待到春暖花开时,晒福小屋来相会。
2.0版我们不见不散!
线上分享——
朱世敏:很想学点能帮到自己的东西,“焦点解决”适时的出现了,并且吸引着我想要靠近,能在@张骏@田继红@沈亮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在所有伙伴的共同努力下,走进研习社、坚持学习,真心不错,感觉良好!
虽然有时没有看书预习,但是能紧跟每次上课主题、反思分享,有收获。尽管看起来对“SFBT”技巧还没掌握,但是生活中能保持觉察、聚焦“解决”,离所欲目标就近了。
感谢大伙的陪伴与支持,学习的氛围、练习的情景,特别是今天案例的分享,加深了“形塑”、甚至SFBT晤谈基本技巧理论框架的印象。
相信学习会让要生活变的更美好!
胡笑薇:被前两次读书遗漏了的宝贝“形塑”,在张院的带领下捡回来了。在焦点解决晤谈基本元素与代表性技巧(P16)这一章节中提到元素与技巧有:1.倾听与理解;2.形塑;3.代表性问句;4.其他。
其中倾听与理解与代表性问句经常被反复提到和具体学习。而“形塑”这词总是被轻轻带过,搁置一边。虽然形塑的四种具体咨询技巧经常会用到,可也是不太会与”形塑”联系在一起,比如”一般化”的影响力甚至超出了“形塑”。因此,昨晚读书会替形塑正了正位。他是与倾听理解和代表性问句并列重要的一种元素和技巧。形塑其实贯穿于咨询全过程,尤其在澄清目标的时候作用更为明显。
在倾听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形塑,而代表性问句最终目的之一就是形塑目标。比如以成果问句为起点,针对当事人的话中关键字加以突显及具象化,可以探讨和确认咨询目标。
形塑的具体技巧有“摘要”、“简述语意”、“一般化”、“重新建构”,很考验咨询师的倾听、梳理、记忆、概括、运用原词、选择、提炼、转念能力哦。这次学习正如利青讲的,伙伴们的分享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被张院串了串,捋了捋,形塑了“形塑”。有收获。
邹展平:昨晚的课因为私事耽误了很长时间,有些可惜!看得出来前面的内容很精彩,以至于我到的时候看到的是大家聚精会神得在聆听,似乎是满怀期待要听下一个的分享 。
对于“形塑”,我第一感受就是“重新帮助来访者塑形”,有些来访者需求很多,有些来访者可能迷茫,有些来访者可能只想找个愿意倾听他的地方等等,需求、目标不同,那就需要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重新建构和形塑”。“形塑”让咨访之间有一个逐渐探寻目标的过程,这里面就需要咨询师掌握一些技巧、一些贴合来访者原词的问话以及转化来访者所表达的意思含义,才能逐渐达到目标一致并解决问题。真好比我们对自己要求“身体、心理重新塑形”一样,需要耐力、能力和技巧。
李杨:型塑………一般化、重新建构、摘要等等,其实这些一直在用,也会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对它们的描述,所以一直觉得他们是不同的东西。学习才让我知道,它们通通都属于形塑的一种,所以什么是形塑呢?一句话理解,可能就是帮助来访者跳出原有的框架,用多元的、解决倾向的视角重新看待问题……
张晶:书到用时方恨少,话到说时方觉难。焦点的问句看看简单,在实际操练中却总不够自然与流畅,所以书上也说,第二年才算是焦点的入门期。形塑的用意是引导来访者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从而走出知觉死胡同,更积极正向看待事物。通过这次研习,对焦点解决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我想要把这些框架和理念刻画于脑,形塑于心,才能达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境界。
俞晓玲:跑步是对身体的形塑,读书就是对心灵的形塑,刚开始跑时会很难,跑几百米就感觉肺都要爆炸了,很痛苦,慢慢坚持着,跑步却变成了享受,会爱上它;读书亦如此,刚学习时,专业的词语,抽象的理论,深奥难懂,慢慢坚持着,却不知不觉可以把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可以更加关注自己的情绪,学习与情绪对话,学习适时疏导情绪,缓解焦虑与不安,虽然只才学了点皮毛,但我相信坚持的力量。
沈群利:周三的研读中,张院以“听、说、问”三个字概括了一个焦点对话的关键字,林校长又把“听”分解成了“倾听和观察”的结合,“倾听”有声的语言和语调,观察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无声的语言,从而来夯实“形塑”的基础,“形塑”就应该是”说”了,怎么说会给对方被“看见”、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通过“说”找到对方描述中的积极方面并予以反馈,帮对方转换视角和位置看问题,然后再自然地“问”下去,一次对话应该就比较完美了吧?
在案例演练中,我们小组以一般化引导对方放下对自己的绝对化负面评价入手,再用“我不确定……但我确定……”这个句式进行重新建构,自我感觉问句还是有效的。各组分享中,我们发现不同的问句,不同的来访者,建构出了不同的结果,这大概就是焦点好奇和不确定的体现吧。包括大家对价值观的探讨,集体智慧的碰撞会产生火花。
沈亮:我对形塑一直很好奇:TA长什么样子呢?TA一般在哪些方面可以存在呢?如果我和伙伴聊点什么就能代表我与TA在一起?假如有人让我来讲讲“形塑”,我该怎么来介绍?思考一下,学了两年多的焦点,好像对这个形塑还不能很好地描述。研习班里的七嘴八舌,让形塑变得有意思了:原来TA很低调,平时就会存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里,只是没被注意;原来TA很亲民,不轻易加以妄论,会说“所以,你的意思是”“你刚讲的意思是”“换句话说”~~;原来TA不是绝对化,会说“目前”“暂时”“看起来”“感觉上”~~;原来TA暗藏着强大的能量,带领着当事人看到自己真正看重与在乎的地方,“虽然~但是~”“我不确定~但我确定~”“至少”“起码”“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对话中多一点形塑的技巧,也许会变得不一样。
田继红:“形塑”是焦点咨询师有效的回应方式之一,不是一般的沟通反应,而是一个想要去推动或促发改变的选择……在参加这次研习前,正好有时间把这部分内容认真地翻了一下。那天因为管理晚托到五点半,所以迟到了。那天晚上又由于接到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因为和父亲发生矛盾的求助电话,所以错过了小组对话练习。不过,张院的梳理稍稍弥补了我的断层。形塑之后如何发问?要贴着当事人的价值观和感受去探询当事人想要的目标。对于咨询师来说,需要放空自己的想法,全然地倾听,原词回应,形塑地发问。书23~30页,有好些在形塑时可以模仿的例句和转折用词。焦点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晒福小屋1.0版研习,特别感恩张院的引领让《建构解决之道》这本书的第三遍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也感谢15位伙伴的陪伴期待2.0版研习的再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