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不可否认我们总会在不经意的消费中,活的越来越狼狈,活的越来越压力重重。
灯红酒绿的世界,车水马龙的街道,拎着大包小包的你,心里五味杂陈,可能是气愤自己刚才在大促销的时候没有下狠心买更多东西,也可能是因为一时感情用事消费了本不该买的物品。浪费了时间,心情也没有得到升华和解脱。
我有个异性朋友x,不高,有点瘦,一个典型的购物狂女孩,家境一般,人很直爽痛快,嘴里天天念叨一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每次她只要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要进行疯狂的购物,有次我问她,你买这么多没用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吗?既浪费了钱,又没有用处,我开心啊,我买的时候心情痛快,这就够了。果然不适合和女性讲道理,因为在女性世界的词典中,就没有道理这两个字。钦佩她的洒脱,又同情她的消费观。
后来,她谈恋爱了,学长,两人在外面租房子住,两人不得不考虑各种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管是哪路神仙,只要谈恋爱了,终究都会变成普通人。她开始要对她们生活的开支进行规划,对于花钱也越来越谨小慎微,不再那么大手大脚,但是她依然改变不了爱购物的习惯,这可能是女性的一种天性吧。走在路上,对促销打折,跳楼甩卖等字眼格外的敏感,即使不买也要看看摸摸。两人去超市购物,也经常为一件东西争执很久,大致意思就是女方觉得有必要,男方认为没必要,亦或是同样是促销枕头,同样的价格不同的尺寸,男方认为合适即好,女方却认为大的尺寸更优惠。女方越来越变的为蝇头小利而考虑甚久,也变的越来越患得患失。
你在消费物质的同时,物质也一点一点在消费着你。你变的越来越没有主见以及独立的精神,患得患失的标签贴满了一身,你以为那就是爱情,其实那只是互相粘附罢了。
终于在大四毕业的时候,她和我说,她们分手了,我没有惊讶,因为这和我预料的相差无几,一个人的消费观念,决定了她的消费水准以及生活方式。你们本就不是同类人,男方为了更舒适更简单而生活,而你,是那个宁可报着一个破西瓜,也不肯捡起黑芝麻的猴子。
《欢乐颂2》里安迪说过一句话:在那些没有信心靠自己的奋斗找到前途的人们当中,你很难找到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个性。这个独立,我暂且认为就是消费观念的一种,因为很多时候,消费物质只是表面,消费你的感觉才决定到你的生活质量。
我有个大姑,是个爱贪小便宜的人,毛病不好改,初中文凭,现在每天和凡间烟火市场硝烟为武。和她出外旅游,永远考虑的第一个因素,便是价格,即使现在条件好了,已经是不差钱的小康时代,我们努力赚钱,不就是希望能有机会好好孝敬孝敬他们吗。可是这种根深蒂固,让我五体投地,却又心疼不已。
入住的房间每天都会配两只水,我刚要拿起一只,她看到了就说:不是可以煮水吗?这个水要不要钱的啊,这么浪费。“大姑,免费的”
出外就餐,一直不让我点太贵的,好不容易妥协好了菜单,菜品上来,就开始数落,哎呀这鸡肉还没家里的好吃,这菜老了,你看看这汤,都是味精。当时就想给她颁发个诺贝尔最佳舌头奖。
购物,每拿起一样东西,就要问这个是否有打折,买了东西,还问别人有没有赠品。每次我和她说,打折的东西不一定好,是因为不好才需要打折销售,也可能是商家故意提价然后说是打折销售,东西实用就好,没必要的就别买了。
嘴上应承着,每次回程的时候大包小包,回去后又开始埋怨,哎呀,这个没必要,哎呀,那个应该买多点...
这种消费观念决定了她的生活方式,但也正是她的生活方式反作用她的消费观念。我想让她多看读书,但是她很多字都不会,我想让她多看电影,可是她也没有时间。她每天都只是在不断的消费自己,或许这些在她眼里就是寻常不过的事情,或许她认为人本来就应该贪图小利,就像朋友整天调侃的那句话:不吃白不吃。可是你已经吃饱了还要吃吗?
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而不自知。最怕一生斤斤计较,最终仍说认真难能可贵。
当然,我心疼x朋友,也心疼大姑,我不认可这种消费,但是很多成长是要经历后才能实现的,小时候,认为成长是慢慢的事情,其实,成长是一瞬间的事情。别再消费你自己了,正确理性的消费才能帮助你认清生活,获得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个性,记得答应我,一定要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荟。
小僧愚见,晨读有感